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劲平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培养基优化
  • 2篇菌素
  • 2篇抗肿瘤化合物
  • 2篇海洋真菌
  • 2篇发酵
  • 1篇药物
  • 1篇内生真菌
  • 1篇拟茎点霉
  • 1篇去乙酰真菌环...
  • 1篇肿瘤
  • 1篇肿瘤药
  • 1篇肿瘤药物
  • 1篇流加
  • 1篇茎点霉
  • 1篇抗肿瘤
  • 1篇抗肿瘤药
  • 1篇抗肿瘤药物
  • 1篇化合物
  • 1篇活性
  • 1篇活性化合物

机构

  • 3篇厦门大学

作者

  • 3篇陈劲平
  • 2篇黄耀坚
  • 2篇敬科举
  • 2篇卢英华
  • 1篇沈月毛
  • 1篇陈志鸿
  • 1篇凌雪萍
  • 1篇林逸君

传媒

  • 1篇现代化工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2008年生...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海洋真菌Phomopsis sp.产抗肿瘤药物南强菌素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从海洋真菌Phomopsis sp.分离得到的南强菌素是新发现的高抗肿瘸活性化合物,为新颖罕见的去乙酰真菌环氧二烯类化合物.以Phomopsis sp.A123经诱变后获得的818菌株为出发菌株,对其进行液体发酵培养.考...
陈劲平黄耀坚沈月毛敬科举卢英华
关键词:海洋真菌抗肿瘤化合物培养基优化发酵培养活性化合物
文献传递
海洋真菌Phomopsis sp.产抗肿瘤药物南强菌素发酵培养基的优化被引量:3
2008年
从海洋真菌Phomopsis sp.分离得到的南强菌素是新发现的高抗肿瘤活性化合物,为新颖罕见的去乙酰真菌环氧二烯类化合物(Deacety Mycoepoxydiene)。以Phomopsis sp.A123经诱变后获得的818菌株为出发菌株,对其进行液体发酵培养。考察了几种常见培养基对南强菌素发酵生产的影响,确定出较适的培养基。同时以该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探讨了碳源、氮源以及几种维生素对南强菌素积累的影响。培养条件的初步优化结果表明:最佳的培养基为PD培养基;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麦芽糖及马铃薯煮汁;生物素的添加有利于南强菌素的积累,产量提高了25%。
陈劲平黄耀坚沈月毛敬科举卢英华
关键词:海洋真菌抗肿瘤化合物培养基优化
不同流加策略对内生真菌拟茎点霉生产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是红树林内生真菌拟茎点霉(Phomopsissp.)的次级代谢产物,为罕见的去乙酰真菌环氧二烯类化合物,结构十分新颖,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本实验以诱变后获得的拟茎点霉A818为出发菌株,采用发酵罐对拟茎点霉A818进行培养,考察了不同发酵策略对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积累的影响,获得了适合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发酵生产的流加策略.与间歇培养相比,分别流加麦芽糖和马铃薯煮汁均能显著提高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的积累量,而且将糖质量浓度控制在30~40 g/L利于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的积累.实验最终确定的发酵策略为:前期恒速流加马铃薯煮汁同时变速流加麦芽糖,并控制糖质量浓度在30~40 g/L的联合流加方式.采用该发酵策略对拟茎点霉A818进行发酵,最终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质量浓度达到184.0 mg/L,为间歇发酵的4.64倍.
陈劲平林逸君敬科举陈志鸿凌雪萍卢英华
关键词: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拟茎点霉发酵流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