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卫昌

作品数:530 被引量:1,670H指数:17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135”工程重点医学人才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62篇期刊文章
  • 59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15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 6篇文化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44篇细胞
  • 106篇胰腺
  • 98篇胰腺炎
  • 98篇腺炎
  • 92篇胃癌
  • 88篇肿瘤
  • 73篇急性胰腺炎
  • 64篇肠癌
  • 54篇内镜
  • 51篇基因
  • 50篇结肠
  • 37篇免疫
  • 37篇结肠癌
  • 36篇血管
  • 32篇蛋白
  • 32篇重症
  • 32篇癌组织
  • 30篇坏死
  • 27篇坏死性
  • 24篇急性坏死

机构

  • 516篇苏州大学
  • 18篇国家工程研究...
  • 12篇苏州医学院
  • 11篇泰州市人民医...
  • 10篇南京医科大学
  • 7篇南通大学
  • 6篇复旦大学
  • 6篇江阴市人民医...
  • 5篇常熟市第二人...
  • 5篇青海省人民医...
  • 5篇苏州市立医院
  • 4篇海南医学院附...
  • 4篇苏州卫生职业...
  • 4篇常州市第一人...
  • 4篇浙江中医药大...
  • 3篇东南大学
  • 3篇绍兴第二医院
  • 3篇无锡市第三人...
  • 3篇无锡市第二人...
  • 3篇宜兴市人民医...

作者

  • 529篇陈卫昌
  • 71篇李锐
  • 37篇史冬涛
  • 34篇严苏
  • 29篇张德庆
  • 26篇刘强
  • 23篇高楠
  • 23篇朱兰香
  • 22篇叶建新
  • 20篇许春芳
  • 18篇张光波
  • 18篇郜恒骏
  • 17篇蔡笃雄
  • 16篇栾富娟
  • 16篇蔡衍郎
  • 15篇林茂松
  • 14篇康苏娅
  • 14篇朱树养
  • 14篇杨吉成
  • 13篇徐小明

传媒

  • 54篇苏州大学学报...
  • 51篇江苏医药
  • 48篇中华消化杂志
  • 46篇胃肠病学
  • 31篇苏州医学
  • 24篇中华消化内镜...
  • 13篇中华胰腺病杂...
  • 12篇世界华人消化...
  • 11篇中国血液流变...
  • 9篇苏州医学院学...
  • 9篇苏州医学杂志
  • 9篇中华医学会第...
  • 7篇国际消化病杂...
  • 6篇医学综述
  • 6篇山东医药
  • 6篇胰腺病学
  • 5篇肿瘤防治研究
  • 4篇浙江临床医学
  • 4篇重庆医学
  • 4篇中国实用内科...

年份

  • 12篇2023
  • 6篇2022
  • 9篇2021
  • 11篇2020
  • 9篇2019
  • 19篇2018
  • 26篇2017
  • 19篇2016
  • 35篇2015
  • 20篇2014
  • 25篇2013
  • 9篇2012
  • 36篇2011
  • 38篇2010
  • 34篇2009
  • 37篇2008
  • 40篇2007
  • 34篇2006
  • 29篇2005
  • 21篇2004
5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人胃肠道间质细胞瘤的临床和免疫组化分析
2004年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胃肠道间质细胞瘤 (GISTs)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分析。 方法 对外科手术切除的胃肠肿瘤标本采用光镜作初步观察 ,拟诊为间叶性肿瘤者再进一步检查CD117、CD34、波形蛋白、结蛋白等抗原标记物在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复习术前胃镜资料 ,了解胃间质细胞瘤的内镜特征。 结果  17例老年间叶性肿瘤患者中GISTs 15例 ,其中良性 3例 ,交界性 5例 ,恶性 7例。 5例有黑便和呕血 ,8例腹痛、腹胀 ,5例以腹部肿块为首发症状。胃镜下多呈黏膜下显著隆起性病变 ,胃底 8例 ,胃体 4例 ,胃窦 2例 ,十二指肠 1例 ;6例病变表面存在深凹陷性溃疡。光镜下肿瘤细胞主要呈梭形和上皮细胞形 ,细胞排列呈栅栏状、旋涡状。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组织中抗原表达阳性率 :CD117、CD34、波形蛋白均为 10 0 % ,结蛋白无表达 ,S 10 0蛋白阳性表达率仅为 7 1%。 结论 GISTs是老年人常见的间叶性肿瘤。CD117、CD34可作为诊断GISTs的免疫标记物。
许春芳蔡珊菁徐小明陈卫昌
关键词:老年人胃肠道间质细胞瘤免疫组化GISTS胃肠肿瘤
5-aza-dC和丁酸钠对人胃癌细胞株MKN28细胞周期、凋亡以及抑癌基因表达的影响
2009年
背景:表遗传修饰的主要方式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是胃癌发生机制研究中的热点内容。目的:探讨表遗传学调控对人胃癌细胞株MKN28细胞周期、凋亡以及抑癌基因Runx3、p21^(WAF1)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胃癌细胞株MKN28,并分为5-氮-2'-脱氧胞苷(5-aza-dC)组、丁酸钠组、5-aza-dC+丁酸钠组和对照组。以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Runx3、p21^(WAF1)mRNA表达,以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Runx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5-aza-dC对细胞周期无明显影响,丁酸钠可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P<0.05);5-aza-dC组和丁酸钠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增高(8.3%±1.3%、20.8%±2.4%对2.0%±0.5%,P<0.05)。5-aza-dC可诱导Runx3 mRNA重新表达(P<0.05),但对p21^(WAF1)mRNA表达无影响。丁酸钠可增强p21^(WAF1)mRNA表达(P<0.05),但不能诱导Runx3 mRNA表达。联合5-aza-dC和丁酸钠可显著诱导细胞凋亡和增强抑癌基因Runx3、p21^(WAF1)mRNA表达(P<0.05)。5-aza-dC干预后,Runx3基因启动子区呈去甲基化状态。结论:去甲基化制剂5-aza-dC或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丁酸钠通过重新表达Runx3或增强p21^(WAF1)表达而诱导胃癌MKN28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
沈玉玲陈卫昌高楠
关键词:丁酸钠
LY294002对胃癌细胞株生长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LY294002(PI3K/Akt信号通路特异性阻断剂)对胃癌细胞生长增殖、凋亡和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LY294002处理胃癌AGS细胞,MTT法检测胃癌AGS细胞经LY294002作用后生存率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分析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改变。结果 MTT检测结果显示,一定浓度的LY294002可抑制AGS细胞的生长,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其抑制作用明显增强(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AGS细胞经LY294002作用48h后,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G1期细胞比例上升,S期细胞比例下降,细胞有明显凋亡,并呈现浓度依赖性(P<0.05)。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显示,AGS细胞经LY29400作用后,其侵袭和转移能力受到抑制。结论 LY294002可抑制胃癌AGS细胞的生长增殖,且呈时间和剂量的依赖性。其机制可能是阻滞细胞周期及诱导细胞凋亡。LY294002也可抑制胃癌AGS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汤美陈卫昌李锐叶建新岑建农
关键词:LY294002胃癌AGS细胞凋亡
CD40在溃疡性结肠炎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CD40分子在溃疡性结肠炎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溃疡性结肠炎严重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8-01/2011-10本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6例,同时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1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溃疡性结肠炎组织和正常结肠组织中CD40分子的表达.结果:CD40分子在溃疡性结肠炎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2.50%vs20.00%,χ2=6.2217,P<0.05).与轻度溃疡性结肠炎相比,CD40阳性表达率在中度溃疡性结肠炎中明显升高(90.00%vs39.28%,P<0.05).结论:CD40在溃疡性结肠炎组织中存在异常表达.
赵毅陆志平曹建凡陈卫昌
关键词:CD40溃疡性结肠炎
急性胰腺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基因表达谱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可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MAP病程多呈自限性,预后多良好.SAP临床经过凶险,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病理生理过程,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1].本研究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与健康人和MAP患者相比SA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的差异表达基因.
刘央央叶建新陈卫昌
关键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轻症急性胰腺炎基因表达谱基因芯片技术分析病理生理过程
血清微RNA-6503—5p和微RNA-25—3p的水平变化与胃癌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7年
近年来,微RNA的表达与胃癌的关系成为研究热点。相关研究大多局限于胃癌组织中的微RNA表达,而少见关于胃癌患者血清中微RNA表达水平变化的报道。研究表明,胃癌患者血清微RNA表达谱存在明显差异。
刘忆赵光耀陶丽华吴佳茗包文霞钱夷婷陈卫昌
关键词:胃癌组织血清RNA表达微RNA胃癌患者表达谱
曲古菌素A联合5-氮基-2-脱氧胞苷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及其TESTIN基因表达的影响
2010年
目的探讨曲古菌素A(TSA)联合5-氮基-2-脱氧胞苷(5-aza-dC)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及其TESTIN(TE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处理)、TSA(150ng/ml)、5-aza-dC(5μmo1/L)、TSA(150ng/ml)+5-aza-dC(5μmo1/L)共4组,用MTT法测定各组药物作用对SGC-7901细胞生长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AnnexinV/PI检测细胞凋亡,RT-PCR分析SGC-7901细胞TESmRNA表达。结果曲古菌素A和(或)5-aza-dC分别作用24h、48h、72h后均能抑制细胞生长,联合组较单药组抑制率显著增强,且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率增强更明显;流式细胞仪分析及AnnexinV/PI凋亡检测发现干预胃癌细胞48h后,联合组G0/G1期比率为(85.23±2.17)%,较单药组显著增多(P<0.05);同时诱导细胞凋亡,联合组细胞凋亡率达到(32±3.25)%,比单药组明显增加(P<0.05);TSA和(或)5-aza-dC干预胃癌细胞48h后,联合组较单药组显著增强TESmRNA的表达(P<0.05)。结论曲古菌素A联合5-aza-dC干预可抑制SGC-7901细胞生长,阻止细胞周期于G0/G1期并促进细胞凋亡,抑癌基因TESmRNA表达增多均较单药组明显。
程海燕陈卫昌严苏
关键词:曲古菌素A5-AZA-DCSGC-7901细胞
沙利度胺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SNP)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5%牛磺胆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射方法建立SNP动物模型,54只SD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S)、治疗组(T)和对照组(C),每组各18个大鼠。各组分术后3h、6h、12h三个时间点,处死大鼠,观察腹水量,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8+T细胞水平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的TNF-α,IL-6,IL-18。RT—PCR法检测胰腺组织TNF-α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胰腺组织ICAM-1的表达,并对胰腺行常规病理检查。结果T组和S组相比,CD4+T细胞在6h降低(P〈0.05),在12h增高(P〈0.05);CD8叮细胞在12h增高(p〈0.05)。T组的腹水量较S组明显减少(P〈0.05)。T组的IL-6水平较S组明显降低(p〈0.05),T组的IL-18水平较S组显著降低(p〈0.05)。T组的血清TNF-α水平及胰腺TNF-αmRNA表达均较S组显著降低(p〈0.05)。T组的胰腺组织ANPICAM-1的表达较S组显著降低(P〈0.05),T组的胰腺病理评分较S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沙利度胺能通过抑制TNF-α活性,减少炎症递质的释放,从而减轻SNP病理损害。
祝建红陈卫昌叶建新
关键词: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沙利度胺
曲古菌素A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2011年
目的观察曲古菌素A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曲古菌素A(75、150、300、600ng/ml)分别处理人结肠癌HCT-116细胞,CCK8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yclinD1和DTMF1的表达。结果曲古菌素A75、150、300、600ng/ml组的细胞抑制率在24h、48h、72h分别为11.88±17.0%、24.1±1.40%、37.32±1.85%;21.00±1.45%、31.22±2.10%、54.94±1.71%;37.69±2.67%、43.86±3.20%、71.93±5.79%和51.90±2.60%、61.80±4.90%、87.93±5.39%,不同浓度的曲古菌素A组细胞抑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浓度的曲古菌素A的组间细胞抑制率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浓度的曲古菌素A作用48h后细胞以G0期居多,细胞阻滞在G0/G1→S期。不同浓度的曲古菌素A作用细胞48h后,凋亡率分别为4.6±0.55%、37.06±7.89%、65.53±5.55%、75.93±3.2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蛋白免疫印迹法显示曲古菌素A可下调CyclinDl表达、上调DMTF1表达。结论曲古菌素A可明显抑制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yclinD1和DMTF1的表达、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等有关。
张玲陈卫昌
关键词:曲古菌素A结肠癌分子机制
肝硬化患者血浆IL-8变化初步报告
1998年
应用ELISA法测定31例肝硬化患者血浆IL-8含量。结果:IL-8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而乙肝后肝硬化较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更高(P<0.01)。表明IL-8在肝硬化病理生理中具重要作用。
陈卫昌郑黎蔡衍郎
关键词:肝硬化血浆白细胞介素8
共5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