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新生儿
  • 3篇性细胞
  • 3篇血清
  • 3篇粘附分子
  • 3篇嗜酸
  • 3篇细胞间
  • 3篇细胞间粘附分...
  • 3篇细胞趋化
  • 3篇可溶性细胞
  • 3篇可溶性细胞间...
  • 2篇血培养
  • 2篇粘附
  • 2篇支气管
  • 2篇嗜酸性
  • 2篇嗜酸性粒细胞
  • 2篇嗜酸性粒细胞...
  • 2篇气管
  • 2篇哮喘
  • 2篇粒细胞

机构

  • 6篇南华大学

作者

  • 6篇陈叶
  • 4篇肖启亮
  • 3篇胡晓燕
  • 2篇冯伟
  • 2篇石宏云
  • 1篇邓莉莉
  • 1篇肖勇健

传媒

  • 4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年份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患儿血清嗜酸细胞趋化因子、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检测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血清嗜酸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哮喘患儿3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SELISA)测定其血清Eotaxin、SIcAm-1质量浓度。结果哮喘患儿急性期血清中Eotaxin高于对照组(P<0.01)及间歇组(P<0.01),间歇期也高于对照组(P<0.05)。哮喘患儿急性期血清中SIcAm-1高于对照组(P<0.01)及间歇组(P<0.01),间歇期也高于对照组(P<0.05)。Eotaxin、SIcAm-1血清水平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Eotaxin、SIcAm-1参与小儿哮喘病理过程,可作为哮喘病气道炎症诊断的重要指标。
肖启亮冯伟陈叶
关键词:嗜酸细胞趋化因子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哮喘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血清sICAM-1和Eotaxin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嗜酸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水平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毛细支气管炎患儿3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其血清sICAM-1、Eotaxin水平,并比较其与高危因素的关系。结果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急性期血清sICAM-1、Eotaxin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也高于恢复期(P<0.01);恢复期血清sICAM-1、Eotaxin与对照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中sICAM-1与Eotaxin含量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具有家族和/或个人过敏史者恢复期sICAM-1、Eotaxin血清水平高于无家族史和/或个人过敏史者(P<0.05)。肥胖患儿恢复期Eotaxin血清水平高于正常体重儿(P<0.05),市区及被动吸烟患儿恢复期sICAM-1血清水平高于农村及无被动吸烟者(P<0.05)。结论sICAM-1、Eotaxin参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病理过程。家族史、个人过敏史、肥胖、环境影响等相关因素可能导致毛细支气管炎反复发作。
陈叶肖启亮胡晓燕邓莉莉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毛细支气管炎儿童
新生儿血培养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药物敏感率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以合理地选择抗生素。方法无菌抽取临床怀疑为败血症的新生儿血液进行培养、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820份血培养分离出病原菌174株,其中G+球菌135株,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G-杆菌38株。G+球菌对青霉素、苯唑青霉素、红霉素等敏感率较低,G-菌对哌拉西林、氨苄西林及第二、三代头孢等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葡萄球菌、克雷伯菌属、大肠埃希菌及肠杆菌属是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所有细菌对常用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
石宏云冯伟肖勇健陈叶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细菌培养药物敏感率
病毒相关性喘息患儿血清Eotaxin和sICAM-1浓度变化的意义
目的:  检测支气管哮喘与病毒相关性喘息患儿血清Eotaxin和sICAM-1浓度,研究其与喘息反复发作高危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支气管哮喘早期诊断的可能指标,为哮喘及反复喘息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随机选择南...
陈叶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早期干预
文献传递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体液sICAM-1水平与神经行为评分的关系
2007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脑脊液(CSF)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表达水平与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22例HIE患儿极期血清和CSF中sICAM-1表达水平,并在极期、恢复期进行NBNA评分,比较两者的相关性。结果HIE组患儿极期血清sICAM-1显著升高,经治疗后下降,sI-CAM-1表达水平与NBNA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HIE极期,CSF中sICAM-1浓度高于血清(P<0.05)。结论sICAM-1在HIE中表达水平增高,可作为HIE早期诊断和评价脑损伤程度及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胡晓燕陈叶肖启亮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脑脊液神经行为评分
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检出菌10年变迁及耐药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了解湖南省湘南地区近10年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的变迁及药敏变化。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本院收治的新生儿血培养检出菌、药敏试验结果及临床用药进行回顾性调查,并与1991年1月至1995年12月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14种,292株。10年前与10年后比较,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为金萄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检出率构成比下降,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革兰阴性菌检出率构成比明显增加(P<0.10)。各检出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率均呈下降趋势。金萄菌对青霉素族和头孢唑啉、头孢他定,CNS对阿米卡星、头孢呋新敏感率均显著下降(P<0.05),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也在下降。结论金葡菌、CN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几种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10年来显著下降。
胡晓燕石宏云陈叶肖启亮
关键词:败血症血培养药敏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