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国雄

作品数:14 被引量:4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岩体
  • 3篇重力场
  • 3篇布格重力
  • 3篇布格重力异常
  • 3篇成矿
  • 2篇多尺度
  • 2篇深部构造
  • 2篇深部构造特征
  • 2篇奇异性
  • 2篇奇异性理论
  • 2篇网络
  • 2篇小波
  • 2篇南岭成矿带
  • 2篇矿带
  • 2篇反演
  • 2篇成矿带
  • 1篇地层
  • 1篇地磁
  • 1篇地磁日变
  • 1篇地球

机构

  • 14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湖北省地质局...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14篇陈国雄
  • 6篇刘天佑
  • 3篇孙劲松
  • 2篇刘双
  • 1篇冯杰
  • 1篇杨坤光
  • 1篇刘江平
  • 1篇成秋明
  • 1篇欧洋
  • 1篇刘鹏飞

传媒

  • 2篇地质科技情报
  • 2篇地球科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物探与化探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工程地球物理...
  • 1篇第一届全国青...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小波与分形奇异性理论的物化探弱缓异常识别方法
对地观测目标的多尺度特征和尺度不变性广泛地被认为是地球内部或地表等级组织和复杂过程的最终产物。研究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场的(时空)多尺度特征可以用来揭示地质现象的等级组织,同时这些多尺度特征之间所存在的循环规律或共性(如尺...
陈国雄成秋明
文献传递
南岭花岗岩重力场特征与找矿意义被引量:4
2013年
南岭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稀有金属矿产资源产地,是世界上研究燕山期花岗岩成岩成矿理论最典型的地区之一。该地区多金属矿床与花岗岩侵入关系密切,因此,研究花岗岩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于成矿规律以及成矿远景预测有重要意义。南岭花岗岩密度较围岩低,呈明显重力负异常特征,本文首先建立直立柱体花岗岩的重力正演模型,通过改变模型参数来分析南岭花岗岩局部重力异常的特征;然后对南岭地区实测布格重力异常采用滑动平均法分离出局部重力异常和区域重力场,并对其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选择过骑田岭、香花岭等地区典型剖面,通过二度半人机交互反演方法得出花岗岩体的形态与侵位特征,得知大型花岗岩体下底延深不超过25km,其侵位机制大多受深大断裂控制,说明南岭花岗岩侵入体属浅源型。
刘鹏飞刘天佑陈国雄
关键词:南岭成矿带布格重力异常
基于改进Morlet小波的MP算法在地震频谱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1年
对地震信号的时频分析,Morlet小波是在时频联合域内具有最好分辨率的解析小波。介绍了基于Morlet小波的匹配追踪算法的原理,在此基础上改进了时频原子库,并增加了参数k来调节Morlet小波的带宽。对比了基于Morlet小波的匹配追踪(MP)算法与传统STFT时频分析方法,理论模型表明,该算法具有更高的时频分辨率;对某油田实际碳酸盐岩地震资料进行处理的结果表明,改进的Morlet小波匹配追踪时频算法对储层的刻画明显优于传统STFT方法。
孙劲松陈国雄刘天佑
关键词:匹配追踪算法MORLET小波
基于BiX-NAS的地震层序智能识别--以荷兰近海地区F3数据为例
2023年
近些年来,深度学习方法在地震数据处理和解释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其中大多数深度学习算法采用了端到端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以实现地质体特征的提取与识别(如地层、断裂以及盐丘等).然而,这些算法往往含有数十万甚至百万的可训练参数,导致模型存在参数冗余、训练效率低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构建了一个轻量化的双向多尺度网络结构模型用于地震层序智能识别.该模型通过两阶段神经网络体系结构搜索算法(neural architecture search,NAS)剔除了双向多尺度网络结构的冗余连接,使得网络结构大幅简化,从而减少参数冗余,进而提高训练效率.采用荷兰近海地区的F3地震数据集对基于NAS算法简化的双向多尺度网络结构地层识别模型进行训练、验证和预测.结果表明:在实际的地层识别任务中,该轻量化模型的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5.52%,并对远离训练工区的预测集具有良好的泛化性.此外,该模型的参数量仅为U形卷积神经网络(U-Net)模型的4.4%,在训练效率、模型参数量等方面优于前人的相关研究工作;并对地震振幅中的噪声干扰具有鲁棒性.因此,这些结果展现了BiX-NAS网络模型在实际地震地层自动识别中良好的应用前景.
陈建玮陈国雄王德涛徐富文
基于时间卷积网络的地震波阻抗反演被引量:6
2022年
近些年来,深度学习网络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地震数据处理、反演以及解译等领域的应用.地震波阻抗反演是石油地震勘探领域的一项关键技术,其反演精度在圈定油气储层构造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时间卷积网络(temporal convolution network,TCN)模型的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旨在无需建立初始反演模型,直接利用工区的少量测井标签数据,以地震振幅数据为输入,将波阻抗反演转化为时间序列建模任务,最终输出地下模型的阻抗信息.采用Marmousi2数据集对基于TCN的波阻抗反演模型进行训练、验证和测试,结果显示,在测试集上该模型预测结果的皮尔逊系数和决定系数分别达到97.92%和95.95%,并对远离训练区域的波阻抗信息预测有着良好的泛化性,且在预测时间和预测精度等方面都要明显优于前人的相关研究工作.上述结果表明,TCN时间序列深度学习模型在复杂地层波阻抗反演中具有一定优越性和应用前景,为地震波阻抗反演提供了新思路.
王德涛陈国雄
关键词:波阻抗反演数据驱动地球物理
考虑日变影响的小尺度地磁无源导航方法被引量:2
2010年
地磁无源导航是利用地磁场信息来限制惯性导航系统的误差增长,满足潜艇自主性、隐蔽性和高精度的要求。笔者介绍了地磁无源导航的发展,分析了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指出:①潜艇无源导航必须利用小尺度的、实测的地磁图,而不能直接用国际地磁参考场IGRF;②利用地磁场导航必须考虑地磁日变的影响。阐述了利用卡尔曼滤波进行地磁无源导航的原理和算法,同时作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达到了用地磁场辅助惯性导航的效果,并叙述了地磁日变特征,讨论了消除日变影响的方法,在无连续磁暴日出现的前提下,提出了解决方案,通过均值日变校正,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日变干扰,最后以小尺度的东海某区海洋地质调查中的地磁异常数据库资料对潜艇无源导航过程进行了仿真试验,修正了潜艇的导航定位。
陈国雄刘天佑冯杰
关键词:卡尔曼滤波地磁日变
布格重力异常揭示的贵州深部构造特征被引量:10
2016年
贵州地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扬子板块西南部,区内自元古宙以来经历了多期次构造变形,构造变形具有分区分块特征。基于贵州地区布格重力异常数据,利用小波多尺度分解方法提取出不同深源层地质构造的重力异常信息。并结合地质资料和人工反射地震剖面对贵州地区深大断裂分布、各构造单元变形特征、燕山运动影响深度及莫霍面埋深等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贵州地区断裂构造发育,其中垭都-紫云断裂、贵阳-镇远断裂、三都断裂、遵义断裂、赫章-遵义断裂5条深大断裂将全区分割成6个主要构造变形单元,这些边界断裂控制了各构造单元的变形及贵州重力场分布特征;对这5条断裂展布特征、切割深度、倾向等进行的详细研究表明,贵州地区现今构造格局定型于燕山运动,由于深部滑脱层的调节作用,燕山运动主要造成了埋深小于6~7km地层的褶皱变形,埋深大干6~7km的地层未受燕山运动的影n自,仍保留东西向构造变形特征。此外,利用Parker密度界面反演法得到贵州地区莫霍面起伏为38~48.5km,由东部印江-荔波一带的38km逐渐降低到六盘水附近的48.5km,总体上向西倾斜。
吴开彬曾广乾陈国雄杨坤光
关键词:燕山运动
GRACE卫星时变重力场的小波多尺度分解——以2008年汶川Ms8.0大地震为例被引量:8
2012年
根据UTCSR发布的GRACE卫星资料,计算了汶川及其周边地区的卫星时变重力场,并利用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对卫星重力场进行分解,得到了反映不同深度的重力场细节和逼近。通过研究各个细节和逼近成分的重力场变化,结合区域构造运动的特点,对GRACE观测的时变重力场及汶川地震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初步解释和讨论。结果表明,4阶细节和4阶逼近较好地揭示了汶川地区构造形变和深部物质流动引起的重力变化,而且这种震前重力变化特征满足地震孕育发生的条件。
陈国雄孙劲松刘天佑
关键词:GRACE卫星小波多尺度分解时变重力场
基于编解码卷积神经网络的地震地层智能分割
地震地层解释是油气储层表征的重要步骤之一,其识别精度及效率往往依赖于计算机的运算效率、解释软件的开发以及地震解释人员的经验.为了提高地层解译的准确性和效率,发挥基于数据驱动深度学习方法的优势,本文采用U形全卷积神经网络(...
王德涛陈国雄
关键词:地震解释
超短时线性台阵背景噪声成像技术在浅层地质结构探测中的应用
2024年
背景噪声地震成像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探测壳幔深部结构;近些年来,该方法在浅地表结构成像中的应用研究也在蓬勃发展,然而近地表场源不均匀等因素导致高频面波信号往往难以准确恢复,以牺牲时间来提高信噪比的观测方式会极大限制其在工程勘查中的应用.本文尝试讨论超短时背景噪声成像技术在浅层地质结构探测中的应用效果.笔者利用湖北应城地区超短时(1 h)线性台阵地震背景噪声记录,使用被动源面波多道分析法从虚拟炮集中提取相速度频散曲线,通过反演获取了浅地表二维横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方案可以恢复高信噪比面波信号、获取高信噪比的频散能量以及拾取高精度相速度;反演速度结构与实际测井数据吻合度好,成像结果有效揭示了测区150 m以浅的地层结构,证明了超短时背景噪声成像技术在浅层地质结构调查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敬嘉良陈国雄程飞丹阳刘江平徐富文王德涛
关键词:背景噪声频散曲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