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媛媛

作品数:11 被引量:10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植物
  • 2篇稻田
  • 2篇油松
  • 2篇施肥
  • 2篇土壤
  • 2篇群落
  • 2篇群落结构
  • 2篇微生物
  • 2篇白蜡
  • 1篇氮肥
  • 1篇氮肥施用
  • 1篇点源
  • 1篇点源污染
  • 1篇氧化亚氮
  • 1篇油葵
  • 1篇增温
  • 1篇植物群
  • 1篇植物群落
  • 1篇植物群落结构
  • 1篇植物生长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生...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宁夏职业技术...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宁夏农林科学...

作者

  • 11篇陈媛媛
  • 5篇杨正礼
  • 4篇王效科
  • 3篇王永生
  • 3篇张惠
  • 3篇易军
  • 2篇张晴雯
  • 2篇王春荣
  • 2篇魏源送
  • 2篇王明
  • 2篇罗良国
  • 2篇杨世琦
  • 2篇王亚炜
  • 2篇杨宁
  • 1篇陈哲
  • 1篇刘汝亮
  • 1篇李丽
  • 1篇郑飞翔
  • 1篇郑飞翔
  • 1篇张红星

传媒

  • 3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硬化地表对不同树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城市硬化地表可减少土壤有机物输入,并改变土壤理化性质,由此可能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但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较少。为研究不同树种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硬化地表的响应,设置透水硬化地表(Pervious pavement, P)、不透水硬化地表(Impervious pavement, IP)和自然地表(Control, C)3个处理水平的地表类型,并栽种北方常见的常绿针叶树油松(pine, Pinus tabulaeformis)和落叶阔叶树白蜡(ash,Fraxinus chinensis)。采用氯仿熏蒸浸提法、磷脂脂肪酸法(PLFA)及BIOLOG培养法分别测定了土壤微生物量、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1)与自然地表(C)相比,硬化地表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群落功能多样性发生了改变。透水和不透水硬化地表下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数量降低,真菌/细菌(fungi/bacteria, F/B)、cy/pre(环丙基脂肪酸/前体结构 cyclopropyl fatty acid/monoenoic precursors)和sat/mono(一般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normal saturated fatty acid/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等环境压力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且土壤微生物cy/pre值在不透水硬化地表下显著高于透水硬化地表下,表明不透水硬化地表下土壤环境压力更大;不透水硬化地表下土壤微生物对糖类、氨基酸类、羧酸类、胺类和聚合物的利用显著降低(P<0.05),微生物群落功能丰富度及多样性指数显著降低(P<0.05)。(2)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在不同树种间存在一定差异。油松树下土壤微生物真菌、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和F/B值在透水和不透水硬化地表下均显著降低(P<0.05),而白蜡树下只在透水硬化地表下显著降低(P<0.05);硬化地表使土壤微生物对糖类、氨基酸类和聚合物的利用强度在油松和白蜡树下表现出显著差异。硬化地表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将进一步影响城市绿地的养�
于伟伟陈媛媛汪旭明王效科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群落油松白蜡
黄河上游灌区稻田N_2O排放特征被引量:20
2011年
黄河上游灌区稻田高产区过量施肥现象十分突出,氮肥过量施用引起土壤氮素盈余,导致N2O排放量增大,由此引起的温室效应引起广泛关注。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黄河上游灌区稻田不同施肥处理下N2O排放特征。试验设置5个施肥处理,包括常规氮肥300 kg/hm2下单施尿素和有机肥配施2个处理,分别用N300和N300-OM代表;优化氮肥240 kg/hm2下单施尿素和有机肥配施2个处理,分别用N240和N240-OM代表;对照不施氮肥用N0代表。试验结果得出,灌区水稻生长季稻田土壤N2O排放主要集中在水稻分蘖前及水稻生长的中后期,稻田氮肥施用、灌水及土壤温度的变化对N2O排放通量影响较大,不同处理水稻各生育阶段N2O累积排放量与稻田土壤耕层NO-3-N含量动态变化显著相关。稻田N2O排放不是黄河上游灌区稻田氮素损失的主要途径,但灌区稻田N2O排放的增温潜势较大;稻田氮肥过量施用会显著增加N2O排放量,在相同氮素水平下,有机肥配施会显著增加稻田土壤N2O的排放量(P<0.01)。优化施氮能有效减少灌区稻田水稻生长季N2O排放量。稻田不同处理的水稻整个生长季土壤N2 O排放总量为2.69—3.87 kg/hm2,肥料氮通过N2 O排放损失的百分率仅为0.43%—0.64%。在灌区习惯灌水和高氮肥300 kg/hm2时,N300-OM处理的稻田N2 O排放量达3.87 kg/hm2,在100 a时间尺度上的全球增温潜势(GWPs)为20.76×107 kg CO2/hm2;优化施氮240 kg/hm2水平下,N240和N240-OM处理的N2O累计排放量较N300-OM处理,分别降低了1.18 kg/hm2和0.57 kg/hm2,在100 a尺度上每年由稻田N2 O排放引起的GWPs分别降低了6.33×107 kgCO2/hm2和3.06×107 kg CO2/hm2。
张惠杨正礼罗良国张晴雯易军杨世琦陈媛媛王明
关键词:稻田氮肥施用N2O排放
温榆河水环境质量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被引量:25
2020年
温榆河是北京市重要的生态廊道.本研究基于历史文献资料和现场调查,比较分析了2006、2011和2018年温榆河水环境质量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探讨了浮游植物群落变化与水温T、溶解氧DO、pH和营养盐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温榆河水环境质量总体好转,经历了重度污染 →污染遏制 →水质改善过程,水污染物已从NH4+-N为主转向TN为主.NH4+-N、TN的平均浓度和平均超标倍数从2011年的15.52~19.16 mg·L^-1、9.34~8.58倍和20.21~19.58 mg·L^-1、12.47~8.79倍降低到2018年的1.93~2.66 mg·L^-1、0.29~0.33倍和5.66~6.79 mg·L^-1、2.77~2.39倍,并且温榆河和支流清河的DO和NH4^+-N浓度已基本达到水功能区划目标.与水质改善过程相对应,浮游植物群落的物种种类大幅增加,经历了绿藻门(Chlorophyta) →蓝藻门(Cyanophyta) →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物种为主的变化过程,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Pielou指数(J)有所改善,但依然存在高耐污绝对优势物种小环藻(Cyclotella)和直链藻(Melosira)等,且2018年温榆河依旧处于中富营养化状态.统计分析结果表明,DO、pH、NH4^+-N、TN和TP是影响温榆河流域浮游植物多样性和蓝藻、硅藻及其他藻类密度的主要因素.
朱利英陈媛媛刘静刘静王亚炜王春荣魏源送
关键词:水环境质量浮游植物
生态修复工程对天津清净湖生态服务价值影响评估被引量:1
2022年
以天津中新生态城污水库为研究对象,通过市场价值法、替代工程法、碳税法和工业制氧法等研究方法建立生态服务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估产品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文化服务的生态价值,分析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前(2009年)后(2017年)清净湖的生态服务价值变化,评估修复工程投入与工程实施后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污水库生态服务价值估算为2 546.76万元/a,其中调节服务是主要生态服务类型,占总价值量的99.46%;生态修复工程(总投资1.5亿元)实施后,清净湖生态服务价值估算为15 099.54万元/a,文化服务成为其主要服务类型,占总价值量的87.93%。对比分析发现,生态修复工程带来的生态效益明显增加,生态服务总价值量增加了5.9倍;其中生物多样性、游憩和景观美学等服务增值明显,均由0分别增加至12.20万元/a、21.02万元/a和13 255.28万元/a。通过探究清净湖生态修复工程对污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可为类似城市水体开展生态修复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借鉴参考。
朱利英陈媛媛王亚炜王亚炜王春荣魏源送楚天成
关键词:生态修复生态服务价值
不同施肥措施对黄河上游灌区油葵田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被引量:18
2015年
农田土壤已成为大气氧化亚氮(N2O)最大的人为释放源,为了解长期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后茬作物土壤N2O排放的影响,本研究基于宁夏河套地区典型冬小麦-油葵复种农田生态系统,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后茬作物(油葵)种植期内土壤N2O通量特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前茬施肥对后茬油葵土壤N2O排放具有显著的刺激效应,N300-OM(210kg N·hm^-2无机肥、90 kg N·hm^-2有机肥)、N240-OM1/2(195 kg N·hm^-2无机肥、45 kg N·hm^-2有机肥)、N300(300 kg N·hm-2无机肥)和N240(240 kg N·hm^-2无机肥)处理下土壤N2O生长季平均通量为(34.16±9.72)、(39.69±10.70)、(27.75±9.57)和(26.31±8.52)μg·m-2·h^-1,分别是对照样地的4.09、4.75、3.32、3.15倍.施肥处理下油葵生长季内N2O总累积排放量高达1242.5-796.7 g·hm^-2,是对照组的4.67-2.99倍;在整个生长季,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处理N2O排放速率都维持在较高水平,各月累积排放量间无显著差异;而单施化肥处理N2O排放速率逐渐下降,生长季初期为主要排放阶段,7月累积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41.3%-41.8%;不同施肥方式下,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处理N2O总累积排放量显著高于单施化肥,但相同施肥方式下高氮量处理与减氮优化处理(N300-OM与N240-OM1/2,N300与N240)间差异不显著.受干旱影响,土壤水分是控制油葵田土壤N2O排放的主要环境因素.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处理下N2O排放速率与NH4+-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所有处理下N2O排放速率与土壤NO3--N含量均不相关,表明添加有机肥会持续改善土壤NH4+-N供给进而增加N2O排放.
陈哲陈媛媛高霁刘汝亮杨正礼张爱平
关键词:氧化亚氮铵态氮
城市硬化地表对城市树木生长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王效科陈媛媛张红星李丽
关键词:植物物候植物生长水分利用
黄河上游灌区稻田氨挥发损失研究被引量:20
2011年
采用密闭气室间歇式抽气法研究了黄河上游灌区不同施肥处理下稻田氨挥发损失特征。结果表明,在水稻全生育期不同施肥处理下稻田氨挥发量为N 27.6~94.1 kg/hm2,肥料氮损失率为16.4%~22.2%;不同施肥阶段氨挥发损失持续时间为10 d左右,氨挥发最大峰值均发生在施肥后2~3 d;分蘖肥后氨挥发损失量最大,损失量占全生育期损失总量的27.1%~37.0%。温度、光照、pH值是黄河上游灌区氨挥发的主要影响因素,稻田田面水铵浓度与氨挥发呈显著线性正相关。稻田氨挥发损失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与习惯施肥(N300)相比,减氮20%(N240)及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N240-1/2OM)均能有效减少稻田氨挥发损失,且这两个处理的水稻产量最高,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最佳模式。
张惠杨正礼罗良国张晴雯易军王永生陈媛媛王明
关键词:稻田施肥氨挥发
3S技术在农业清洁生产中的应用前景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农业清洁生产是解决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有效手段,能够提高农田质量和安全,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但农业清洁生产因可利用的手段和技术的缺乏而受到阻碍。GIS、RS、GPS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逐渐增多,对合理评价农业资源,减少农业物资投入量,防治农业病虫害以及改善农产品质量具有显著作用。从产地环境选择、清洁生产过程以及产品清洁产出3个方面中3S技术的应用进行讨论,旨在为农业清洁生产提供更多的实用性手段,同时提出了适合我国农业清洁生产的3S利用模式。
王永生杨世琦黄剑陈媛媛杨正礼
关键词:农业清洁生产农产品质量
黄河下游灌区河南段农业非点源污染现状及原因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探明黄河下游大型灌区农业非点源污染状况,对区域环境质量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笔者分析了近年来黄河下游灌区河南段农业非点源污染相关数据,概述了该地区农业非点源污染形成的主要原因,指出了农用化学物质的不合理使用、生活与养殖废弃物随意排放等均不同程度地产生了农业污染,对地下水水质造成了影响。地下水硝态氮平均含量达9.31mg/L,接近世界卫生组织地下水硝态氮含量的最大允许浓度。畜禽排泄物中COD和氨氮量分别为458.15万t和44.86万t,是河南省工业及生活污水产生COD和氨氮量的7.03倍和5.89倍。
陈媛媛王永生易军张惠杨正礼
关键词:污染
不同植物叶片臭氧伤害症状及其生理响应机制的差异被引量:4
2017年
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引起近地层臭氧浓度不断升高,对城市绿化植物具有很大的毒性伤害。选择城市常见的景观植物万寿菊、矮牵牛及圆叶牵牛为供试植物,利用开顶式气室,研究了不同植物臭氧伤害症状及其生理响应机制的差异。结果表明:1)臭氧暴露后,供试植物叶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臭氧伤害,或叶脉间黄化(万寿菊和矮牵牛),或出现白色斑点(圆叶牵牛),且随臭氧浓度升高其黄化程度加剧,白色斑点亦扩张形成白色斑块,最终叶片从症状形成的地方开始干枯。2)臭氧暴露加剧了供试植物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但对可溶性蛋白含量没有显著影响,说明植物生长后期臭氧暴露并没有造成蛋白质退化进而引起植物抗臭氧胁迫能力的下降。3)臭氧暴露后万寿菊叶片茉莉酸含量降低,矮牵牛叶片水杨酸含量显著升高,而圆叶牵牛既有水杨酸含量的升高又有茉莉酸含量的降低,说明不同植物对臭氧伤害的激素响应是不一致的,茉莉酸保护能力减弱引起了臭氧对万寿菊叶片伤害,水杨酸过度累积造成了矮牵牛叶片的臭氧直接伤害,而圆叶牵牛的臭氧伤害则是2种原因都可能存在。因此,在大气臭氧浓度尚不能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明确不同植物臭氧伤害形成的激素响应,以采取针对性保护措施维持其最大生态效益。
杨宁王效科王效科郑飞翔郑飞翔
关键词:臭氧万寿菊矮牵牛膜脂过氧化可溶性蛋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