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伟
- 作品数:141 被引量:494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兵器科学与技术建筑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一种格栅网靶炮弹侵深测试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格栅网靶炮弹侵深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包括格栅线、触发电路、触发电缆、高速像机、信号处理电路、通用PC机,格栅线设置在目标靶内,格栅线与信号处理电路连接,触发电缆设置在目标靶上,触发电缆的输出端与触发电路的...
- 张荣徐伟芳黄海莹李会敏何丽灵陈小伟
- 文献传递
- 刚性弹的深侵彻阻力分析
- 本文根据刚性弹侵彻动力学的无量纲侵彻深度公式,理论分析刚性弹侵彻过程中弹丸所受的靶板阻力,并从冲量角度讨论常阻力假设适用的撞击速度阈值Vc,得出其统一的表达式,并求出针对不同弹靶系统的相应值Vc。根据相关数值模拟结果,进...
- 陈小伟李继承
- 关键词:数值模拟
- 文献传递
- 动能弹质量磨蚀的若干研究
- 钻地弹是用来攻击混凝土和岩石类加固与深埋防护目标的有效武器。弹体在侵彻过程中尽可能少变形以保持结构完整性,因而其理论模型常假设为刚性体。但真实弹体随侵彻速度增加,因弹材磨蚀而质量损失不断加剧,不再能看作刚性体。弹体质量磨...
- 陈小伟赵军何丽灵杨世全
- 关键词:动能弹高速侵彻侵彻深度
- 文献传递
- 钨纤维增强Zr基复合材料长杆弹侵彻实验研究
- <正>利用H100滑膛炮开展了体积分数为80%的钨纤维增强Zr基复合材料长杆弹高速撞击Q235钢靶穿甲实验,同时利用金相分析对穿甲过程中弹芯材料宏细观形貌进行了观察。
- 韦利明陈小伟李继承
- 文献传递
- 尖头刚性弹对金属靶板延性扩孔的理论模型分析
- 考虑延性扩孔模式,本文提出一个尖头刚性弹穿甲均质金属靶板的理论模型,并给出简单显式的终点弹道性能公式。利用相关的尖头弹穿甲AA5083-H116铝靶和Weldox E系列钢靶的实验数据,分析并讨论了不同靶材、靶板厚度和强...
- 梁冠军陈小伟姚勇陶俊林王汝恒
- 关键词:金属靶穿甲
- 文献传递
- 高速非稳定弹体次口径发射试验技术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为满足高速非稳定试验弹体的次口径发射需要,设计了适于100 mm滑膛火炮发射的卡瓣式次口径弹托,通过试验研究了弹托分离过程及分离后弹体的飞行姿态;实验结果表明,次口径弹托在8.5 m内即可彻底分离,对弹体飞行姿态影响较小;非稳定弹体在弹托分离后仍然存在姿态稳定的着靶区间,该次口径弹托结构可用于非稳定弹体的高速侵彻试验。
- 姬永强陈小伟黄含军彭芸王星刚
- 关键词:高速侵彻
- 刚性弹侵彻动力学中的第三无量纲数被引量:11
- 2007年
- 采用侵彻阻力的一般表达式,计及速度一次项和减速度效应导致的附加虚拟质量项,利用量纲分析方法,明确定义控制刚性弹侵彻过程的第三无量纲物理量,即阻尼函数ξ.针对一般凸形弹头的侵彻问题开展分析,得到一般化的无量纲侵彻深度的计算公式;同时给出多个常用弹形的形状参数.针对已公开发表的不同弹形、靶材和撞击速度的侵彻实验数据,考察有无阻尼函数的理论预期,分析结果与实验数据一致.
- 陈小伟李小笠陈裕泽武海军黄风雷
- 关键词:金属混凝土
- 穿甲/侵彻问题的若干工程研究进展被引量:49
- 2009年
- 作为爆炸力学的一个分支,穿甲/侵彻力学是研究高速/超高速弹体撞击靶体后,钻入或穿透靶体的力学,又称终点弹道学.综述作者及其合作者最近几年在穿甲及侵彻力学领域的若干工程研究工作,包括混凝土靶的侵彻和穿甲、控制刚性弹侵彻动力学的无量纲数、金属靶穿甲的理论模型、钻地弹的相关力学问题、穿甲弹体的破坏与失效等.同时也给出该领域的国外最新研究工作进展.
- 陈小伟
- 关键词:穿甲侵彻混凝土
- 线加速度计高次项系数校准不确定度仿真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惯性导航和惯性制导用线加速度计常结合重力场翻滚法与精密离心机法进行校准。重力场校准的线性项及精密离心机输出加速度均影响到加速度计非线性系数的校准精度。理论推导了加速度计二次系数、三次系数表达式,采用蒙特卡罗仿真获得精密离心机校准高次系数分布,进而统计获得系数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仿真结果表明,提高输出加速度的精度对加速度计校准具有重要的意义,且若重力场校准的线性系数不确定度值比精密离心机输出加速度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小1个量级以上时,可忽略重力场校准对精密离心机校准的影响,对线加速度计校准精度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宁菲李明海陈小伟王珏
- 关键词:校准不确定度精密离心机线加速度计蒙特卡罗
- 核爆聚变电站──人类未来能源的希望被引量:4
- 2008年
- 详细介绍了核爆聚变电站的基本概念、组成、发展简史;提出了解决核爆炸实施安全、烧氘型核装置设计、核燃料生产回收等一系列问题的技术途径;对电站的技术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论证,并比较了各种作为人类未来能源核能方案的前景。
- 彭先觉刘成安陈银亮郭勤尹文华白云陈小伟屈明
- 关键词:核燃料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