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思环

作品数:37 被引量:149H指数:8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3篇烧伤
  • 9篇脱细胞
  • 8篇脱细胞真皮
  • 8篇细胞
  • 7篇小儿
  • 7篇创面
  • 6篇电烧伤
  • 6篇真皮
  • 6篇皮瓣
  • 5篇异体
  • 5篇真皮基质
  • 5篇自体
  • 5篇小儿烧伤
  • 5篇基质
  • 4篇脱细胞真皮基...
  • 3篇血管
  • 3篇血管细胞
  • 3篇伤创
  • 3篇烧伤创面
  • 3篇皮瓣修复

机构

  • 37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海南省中医院

作者

  • 37篇陈思环
  • 34篇潘云川
  • 34篇徐家钦
  • 23篇梁尊鸿
  • 19篇陈彦堃
  • 7篇吴多能
  • 6篇钟琼梅
  • 5篇粱尊鸿
  • 4篇曾德斌
  • 3篇李松龄
  • 3篇马心赤
  • 3篇张蔚桐
  • 2篇袁素
  • 2篇陈茹妹
  • 1篇陈彦
  • 1篇王君
  • 1篇王快胜
  • 1篇宋文娟
  • 1篇林思燕
  • 1篇卢传新

传媒

  • 8篇海南医学
  • 6篇中华烧伤杂志
  • 3篇中华损伤与修...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组织工程与重...
  • 2篇第八届全国烧...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全国烧伤创面...
  • 1篇全国危重烧伤...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3
  • 1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10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异种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微粒皮复合移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探讨异体、异种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与自体复合移植的可行性。方法  5例大面积Ⅲ度烧伤创面早期切痂 ,2例 3个部位采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移植 ,3例 3个部位采用同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移植 ,将基质缝合固定。微粒皮均匀涂布在异体皮的真皮面上 ,覆盖于创面上 ,缝合包扎固定。未移植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创面作对照观察 ,微粒皮与创面比例为 1:5。结果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移植部位表皮覆盖率 75 %。采用同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移植部位表面覆盖率 94%。随访时间最长 2年复合移植皮肤弹性好、无水胞和溃疡 ,愈合质量优于对照部位创面。结论 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与自体微粒皮复合移植是可行性的 。
潘云川陈彦堃徐家钦陈思环吴多能曾德斌
关键词:异种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自体微粒皮烧伤
复方斑蝥胶囊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被引量:21
2020年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胶囊对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住院治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共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斑蝥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效果、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etoprotein,AFP)、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含量,免疫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水平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AFP、CA199含量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值虽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中AFP、CEA、CA199含量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AFP、CEA、CA199含量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VEGF、HIF-1α含量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血清中VEGF、HIF-1α含量降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KPS评分升高患者24例(48%),ZPS评分升高患者25例(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斑蝥胶囊联合TACE能显著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
洪桂花陈思环黄珊
关键词:复方斑蝥胶囊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原发性肝癌
肋间皮穿支带蒂腹部皮瓣修复上肢创面
2006年
目的探讨肋间血管带蒂皮瓣覆盖上肢电烧伤深度创面的临床应用效果和操作要点。方法2003年-2005年应用以第7-10肋间穿支血管供养的腹部皮瓣,修复肘部、前臂、腕部、手掌部深度烧伤创面6例,皮瓣面积(16cm×12cm)-(9cm×7cm)。18天-21天断蒂。结果5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切取超过脐旁线,致远端边缘2cm×3.5cm面积坏死。术后外观满意。结论肋间血管外侧皮穿支带蒂皮瓣血供可靠,操作简便,适用于上肢手部、前臂、肘部的修复,与其他带蒂腹部皮瓣相比,具有优势。
潘云川陈思环徐家钦粱尊鸿陈彦堃钟琼梅
关键词:皮穿支腹部皮瓣深度烧伤创面深度创面穿支血管
热带地区小儿烧伤院前并发脓毒症危险因素及救治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徐家钦梁尊鸿潘云川陈思环张蔚桐
关键词:小儿烧伤热带地区并发脓毒症
热带海岛地区某医院烧伤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调查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 了解热带海岛地区烧伤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00-2005年笔者单位烧伤病区392例住院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特点。结果 (1)共检出671株病原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不动杆菌是主要菌种。最常见的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为27.7%,较20世纪90年代(33.6%)有下降趋势。(2)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及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分别为32.2%和36.7%,对其余10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在80.0%以上。(3)14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共检出89株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63.1%;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不动杆菌等是热带海岛地区烧伤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前两者的抗生素耐药率较高。
梁尊鸿潘云川陈思环徐家钦陈彦堃
关键词:烧伤热带气候抗药性
脱细胞真皮移植部位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VCAM-1)在脱细胞真皮移植部位的表达变化和意义。方法取近交系小型香猪15只建立猪实验模型,分别于每只猪脊背两侧制作6cm×6cm各3处6个创面。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只。A组为对照组,猪刃厚自体皮移植;B组异体脱细胞真皮与猪刃厚自体皮复合移植;C组J-1型(人)脱细胞真皮与猪刃厚皮复合移植。分别于移植术后3、9、21及30d观察移植皮片成活情况和面积,于移植后3、6、9、12、21及30d各时间点取移植组织标本,流式细胞仪检测VCAM-1的表达变化。结果移植术后3d各组移植皮片基底分离;9dA组皮片转红润基底粘连较紧密,揭开皮片可见渗血,B、C组皮片颜色次之,基底粘连不紧密;21d,A、B、C组移植皮片成活面积分别为94%±12%、92%±9%和91%±11%;术后30d各组移植皮片均愈合良好。各组VCAM-1表达,移植术后3d无明显差别;6dA组表达明显高于B、C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9、12dB、C组明显高于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30d,各组VCAM-1表达均低于3d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同种和异种真皮基质移植部位VCAM-1表达高峰迟滞于自体皮移植;提示VCAM-1表达可能与脱细胞真皮活化、血管再生有关。同种和异种真皮移植物VCAM-1表达无差别。
潘云川徐家钦陈思环粱尊鸿吴多能陈彦堃钟琼梅
关键词: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乌司他丁在危重烧伤病人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危重烧伤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同时期严重程度相当的烧伤住院患者分为UTI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UTI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UTI20万U每天静脉滴注3次,连续14d。测定两组患者烧伤后1d,3d、7d、14d白细胞(WBC)、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水平。结果UTI试验组各项指标下降较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TI能有效保护严重烧伤患者的脏器功能,能够有效提高危重烧伤患者的救治率。
陈思环潘云川徐家钦梁尊鸿
关键词:乌司他丁危重烧伤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烧伤创面植皮存活的影响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观察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rh -bFGF)对烧伤创面植皮存活的影响。方法 对 2 2例深度 (深II度、III度 )烧伤病人手术治疗 ,行切痂或削痂后喷用rh -bFGF后立即移植自体皮片 ,选择 2 0例对照组深度 (深II度、III度 )烧伤病人手术治疗 ,行切痂或削痂后立即移植自体皮片。结果 rh -bFGF治疗组植皮成活率明显提高 ,组织学检查发现bFGF治疗组植皮下有大量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增生 ;其成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成活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结论 深度烧伤病人采取削痂或切痂植皮术中应用rh -bFGF可提高植皮成活率 。
徐家钦潘云川陈彦堃陈思环
关键词:烧伤植皮
儿童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治疗体会
儿童手部烧伤后的畸形很常见,其不仅影响美观,造成心理障碍,更重要的是影响到发育,形成继发畸形,而进一步影响到手的功能,甚至造成难以修复的功能丧失。因此,对于儿童烧伤后手部畸形的整复与康复治疗应予以高度重视。我科自2002...
梁尊鸿潘云川徐家钦陈思环
文献传递
海南省人民医院烧伤患儿流行病学特点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小儿烧伤临床上较常见。海口市为我国南部的热带旅游城市,由于气候、生活习惯、经济条件等有别于其他城市或地区,该地区小儿烧伤的流行病学资料具有一定特殊性。笔者对本单位近5年收治的烧伤患儿流行病学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旨在帮助本地区烧伤临床建立有效的防治措施。
梁尊鸿潘云川徐家钦陈思环张蔚桐
关键词:流行病学特点烧伤患儿流行病学资料小儿烧伤旅游城市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