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
- 作品数:10 被引量:96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旱地不同降水年型小麦施肥的产量效应及吸肥特性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降水、施肥与旱地小麦产量和吸肥特性的关系,为不同降水年型小麦的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以"长武134"为供试材料,通过定位试验,以不施肥为对照,研究不同降水年型(干旱年、常态年、丰水年)下长期不同施肥处理(氮磷有机肥配施(NPM)、氮磷肥配施(NP)、单施有机肥(M)、单施氮肥(N)、单施磷肥(P))对小麦产量和养分吸收特性的影响。【结果】在不同降水年型下,NPM处理的增产效果显著,增产幅度为258.9%~300.0%;M处理在干旱年、常态年、丰水年分别增产172.4%,211.1%和262.2%;NPM处理氮、磷、钾的平均吸收量最高,在丰水年M处理小麦籽粒吸氮量、吸磷量、吸钾量分别较NP处理提高了85.0%,84.8%,40.6%。【结论】在不同降水年型下,合理施肥均能使小麦产量大幅度增加;有机肥在促进作物养分吸收方面作用显著。
- 史培郝明德何晓雁蔡志风陈旭
- 关键词:不同降水年型施肥小麦产量吸肥特性
- 干旱对关中地区不同年代小麦品种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2年
- 以陕西关中地区70年间大面积推广的冬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对冬小麦花后旗叶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小麦品种的更替,抗旱性逐步增强,干旱胁迫下20世纪50年代以前品种五指麦、碧蚂1号比适宜水分条件下分别减产18.2%、38.3%,而90年代后品种小偃22仅减产2.3%。不同品种小麦收获前期旗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受干旱影响均有所下降,但旗叶胞间CO2浓度则表现为增加趋势,碧蚂1号、小偃22号花后各阶段旗叶气孔导度平均降低了5%、18%,旗叶胞间CO2浓度则提高了9%、8%,说明干旱胁迫下花后旗叶净光合速率的降低并非是由气孔导度降低引起的。
- 陈旭郝明德许晶晶朱亚莉
- 关键词:品种更替干旱光合特性
- 非洲猪瘟病毒NP419L蛋白纳米抗体的筛选与制备
- 引言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猪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传播性强,死亡率高。1921年,非洲猪瘟首次发生于肯尼亚[1],此后在世界多地暴发流行。2018年,ASF传入我国,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严...
- 王映朱家宏刘思雨赵加凯陈旭孙亚妮赵钦
- 黄土旱塬区小麦品种生产力演变研究
- 本研究利用黄土旱塬区1972年到2008年间品种区域试验和气象资料,从长时间尺度分析旱作农田冬小麦产量和水分的协同效应,同时选择上世纪40年代至今在该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冬小麦品种作为研究材料,于2007年开始进行田间试验,...
- 陈旭
- 关键词:性状演变干物质积累养分运移
- 文献传递
- 基层法官职业保障研究——以A县为例
- 法官是国家审判权的行使者,是司法体制改革中最核心的主体。随着法官员额制、立案登记制、司法责任制等一系列司法改革措施至上而下逐渐落地,对于核心主体的法官相关的职业保障虽在改革文件中多次提及,但其对应的制度机制和配套措施在实...
- 陈旭
- 关键词:基层法官薪酬体系权责划分人身安全
- 文献传递
- 渭北旱塬70年来冬小麦品种更替中光合特性的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不同小麦品种整个生育期光合特性以及灌浆期光合特性的日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渭北旱塬小麦品种的改良,不同品种生育后期旗叶净光合速率(Pn)呈递增趋势,现主推品种长旱58灌浆期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都处于较高水平,日均Pn达11.58μmol.m-2.s-1,较40年代品种五指麦提高了3.75μmol.m-2.s-1,增幅47.79%,日均Tr及Gs较五指麦增加了25.37%和42.84%。
- 陈旭郝明德许晶晶朱亚莉
- 关键词:渭北旱塬冬小麦品种更替光合特性
- 黄土塬区长期不同耕作、覆盖措施对表层土壤理化性状和玉米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5
- 2016年
- 【目的】研究不同耕作、覆盖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对作物农艺性状的影响,为选择适合黄土高原沟壑区最佳耕作、覆盖措施提供参考。【方法】田间定位试验设置12个处理,分别为传统耕作、传统耕作+膜上种植、传统耕作+秸秆覆盖、传统耕作+膜侧种植、传统耕作+全膜覆盖、传统耕作+秸秆覆盖+地膜覆盖、隔年耕作、免耕、免耕+地膜覆盖、免耕+秸秆覆盖、免耕+生草覆盖、免耕+秸秆覆盖+地膜覆盖,每个处理3个重复。于2014年对已持续12年的不同耕作、覆盖措施土壤理化性质与农艺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免耕处理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饱和导水率和4月下旬至10月上旬表层土壤含水量,降低了作物出苗期温度,降低了成熟期土壤全磷与速效磷含量,降低了株高、叶面积指数和产量。相反,地膜覆盖极显著增加了土壤容重(P<0.01),显著降低了土壤饱和导水率(P<0.05),降低了成熟期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有较为明显的保持和调节温度的作用,不同类型的地膜覆盖均能极显著提高玉米株高和叶面积指数进而提高产量(P<0.01)。秸秆覆盖对土壤容重和含水量的影响与耕作方式有关,翻耕条件下,秸秆覆盖增加了土壤容重;免耕条件下,降低了土壤容重且均不显著。翻耕+秸秆覆盖土壤表层含水量最高;免耕+秸秆覆盖处理的土壤含水量最低。但秸秆覆盖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作物株高、叶面积指数和产量与未覆盖时相比均有增加,影响皆达到显著水平(P<0.05),且均有降低地表温度的作用。【结论】免耕虽有利于改良土壤物理性状,却较传统耕作降低了作物产量。免耕条件下秸秆+地膜处理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和土壤全氮、有机质含量(P<0.05),是免耕处理组中最优选择。不同类型的地膜覆盖均可显著提高作物产量(P<0.05),而且秸秆+地膜双覆盖增产效果最显�
- 潘雅文樊军郝明德陈旭
- 关键词:免耕玉米产量
- 黄土旱塬小麦品种更替过程中光合特性和营养特性的研究
- 冬小麦作为黄土旱塬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一直低而不稳。随着小麦生产和育种工作的不断发展,品种更替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本文选取自上世纪40年代至今黄土旱塬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栽培品种为研究材料,采用田间试验和实验室分析相结...
- 陈旭
- 关键词:农艺性状营养特性光合特性
- 文献传递
- 长武县生态农业建设效益评价被引量:2
- 2010年
- 基于中尺度生态农业建设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了长武县生态农业建设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依据长武县1980—2008年间农业生态经济演变过程的资料和研究成果,对长武县29a来的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生态农业效益由1980年的"差"上升到2008年"良";经济效益发展变化最明显;生态效益总体上处于平稳发展期;近几年来,综合效益增长势头明显。为此,需要进一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效益,使系统整体功能得到增加。
- 普琼郝明德史培陈旭
- 关键词:生态农业层次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