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明哲

作品数:75 被引量:830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9篇动脉
  • 32篇冠状
  • 31篇冠状动脉
  • 22篇心肌
  • 16篇心病
  • 16篇冠心病
  • 13篇再狭窄
  • 12篇梗死
  • 11篇心肌梗死
  • 11篇造影
  • 11篇成形术
  • 10篇动脉造影
  • 10篇血管
  • 10篇后再狭窄
  • 10篇冠状动脉造影
  • 8篇基因
  • 7篇动脉内
  • 7篇介入
  • 6篇血压
  • 5篇心肌梗塞

机构

  • 39篇北京大学第三...
  • 2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2篇北京医科大学
  • 8篇中国中医科学...
  • 7篇北京大学
  • 2篇承德医学院附...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昆明医学院
  • 1篇泰山医学院附...
  • 1篇日本筑波大学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石河子医学院
  • 1篇太原市中心医...
  • 1篇中国中医研究...
  • 1篇柳州铁路局中...

作者

  • 74篇陈明哲
  • 51篇毛节明
  • 37篇郭静萱
  • 13篇张永珍
  • 13篇李海燕
  • 9篇史大卓
  • 9篇牛杰
  • 8篇陈凤荣
  • 8篇葛堪忆
  • 8篇马晓昌
  • 8篇郭丽君
  • 7篇郭丽君
  • 7篇张福春
  • 6篇郭丽君
  • 6篇张媛
  • 5篇王宪
  • 5篇孙威
  • 5篇陈可冀
  • 4篇谢道银
  • 4篇高炜

传媒

  • 8篇中国心血管杂...
  • 6篇中国介入心脏...
  • 5篇中华内科杂志
  • 5篇中华医学杂志
  • 5篇临床心血管病...
  • 4篇中华心血管病...
  • 4篇中国循环杂志
  • 3篇中国激光医学...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中医杂志
  • 2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年份

  • 2篇2008
  • 3篇2006
  • 3篇2005
  • 8篇2004
  • 9篇2003
  • 4篇2002
  • 7篇2001
  • 7篇2000
  • 2篇1999
  • 7篇1998
  • 6篇1997
  • 7篇1996
  • 3篇1995
  • 4篇1994
  • 2篇1992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颈动脉窦按压试验阳性原因不明的晕厥患者的病因探讨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颈动脉窦按压试验阳性原因不明的晕厥患者的病因。方法 对近年以晕厥原因待查入院的 2 8例患者行颈动脉窦按压试验 ,4例患者颈动脉窦按压试验阳性。对这 4例患者的病例特点、病因进行了探讨和随访。结果  4例患者在按压左或右侧颈动脉窦时心电图显示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或II度房室传导阻滞。最长的RR间期从 2 4s至 11 0s,血压下降 4 0~ 6 0mmHg(1mmHg =0 133kPa)。进一步临床检查并长期随访显示最终病因为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 1例 ,颈动脉窦过敏合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1例 ,颈动脉体瘤 1例 ,脑血管烟雾病(moyamoya综合征 ) 1例。结论 对于颈动脉窦按压试验阳性原因未明的晕厥患者 ,不能立即将其病因归咎于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 ,而应进一步探讨其病因 。
张媛陈凤荣葛堪忆郭静宣毛节明陈明哲
关键词:晕厥病因
冠状动脉支架术术后再狭窄与临床因素的关系
1998年
目的通过对再狭窄和临床易患因素关系的分析希望找出再狭窄的独立预测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60例(共67支血管)在我院成功进行了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并于术后6个月有完整冠状动脉造影随访资料的病人,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方法分析再狭窄与临床因素的关系。结果总再狭窄率为31.3%(21/67)。单因素分析中发现冠状动脉内支架≥3.5mm组的再狭窄率较低,和再狭窄的关系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吸烟、有到病变远端侧支循环、最大球囊充气压和术后最小管腔开放直径较小组的再狭窄率较高,以上4因素和再狭窄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应用直径≥3.5mm冠状动脉内支架可降低再狭窄率,最大球囊充气压较大和吸烟可使再狭窄率增高。结论冠状动脉内支架直径大小、球囊最大充气压和吸烟为再狭窄的独立预测因素。
温尚煜毛节明郭丽君赵一鸣张福春牛杰郭静萱陈明哲
关键词:冠状动脉成形术再狭窄
全文增补中
症状对不同性别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2004年
目的 :前瞻性研究症状对不同性别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的诊断是否有预测价值。方法 :2 0 0 0年 1月 1日~ 2 0 0 3年 3月 31日 ,我们对连续拟诊ACS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的 74 0例患者进行了观察 ,男 5 2 8例 ,女 2 12例 ,对比分析男女患者的预测症状。结果 :根据心电图、心脏标志物和冠状动脉造影 ,最后诊断为ACS女性 184例 ( 86 .8% ) ,男性 4 80例 ( 90 .9% )。女性有典型症状 (胸痛或不适、呼吸困难、出汗、臂或肩痛 )者诊断为ACS明显多 ,男性则不 ;相反 ,女性有不典型症状者诊断ACS不多 ,而在男性 ,一些不典型症状 (头晕或头昏 )与ACS的诊断呈反相关系 (P <0 .0 5 )。多因素分析表明 ,出汗 (P <0 .0 5 )和胸痛 (P >0 .0 5 )与女性ACS的诊断呈显著或边缘相关 ;而胸痛等典型症状与男性ACS无明显相关 ( P >0 .0 5 )。与男性相比 ,有典型症状的女性诊断ACS的调整相对危险性接近 1.0 ,提示无性别差异。结论 :典型症状是诊断女性ACS的最强症状预测因素 。
张永珍李海燕毛节明陈明哲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性别
急性心肌梗死后不同时期心房颤动发生的临床机制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不同时间发生心房颤动(Af)的临床意义及机制。方法 按AMI后12h内和大于12h发生Af者,将106例有Af的AMI患者分为早期组(48例)和后期组(58例),回顾性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后不同时期心房颤动发生者的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CAG),急诊经皮腔内冠动脉成形术(PTCA)和静脉溶栓的临床资料。结果 统计学显示两组的年龄(65.7±12.6岁vs 68.1±10.2岁)、左心房内径(38.1±3.26mm vs 39.O±4.35mm)无显著性差别(P>O.05)。早期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O.58±O.12 vs O.40±O.10,P
张萍郭静萱毛节明陈凤荣葛堪忆张媛张福春李海燕牛杰陈明哲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房颤动AMIAF发病机制
缬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的影响
2004年
靳文英孙威张永珍李海燕陈明哲郭静萱
关键词:高血压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府逐瘀浓缩丸防治家兔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被引量:36
1997年
本实验采用家兔髂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研究血府逐瘀浓缩丸(简称浓缩丸)对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后再狭窄的影响,结果显示:PTA后4周家兔髂动脉管腔直径,浓缩丸大剂量组明显大于空白对照组和美降脂组(P
史大卓徐风芹马晓昌李立志汪小芳陈可冀李平毛节明陈明哲韩启德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血管成形术血管再狭窄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特征及死亡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的临床特征及死亡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合并Ⅲ度AVB患者51例(Ⅲ度AVB组),选择与Ⅲ度AVB组每例患者前后相继入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例,共102例构成对照组,比较2组临床特征及治疗的差异。Ⅲ度AVB组排除合并全身疾患病例2例,根据住院期间转归分为死亡组(14例)和存活组(35例),比较2组基线临床特征、并发症及治疗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Ⅲ度AVB组发病年龄较大,下壁、右心室梗死比例高,前壁梗死较少,住院期间死亡、心室颤动、低血压、心源性休克、心功能KillipⅣ级发生率高,起搏治疗比例较高,差异有显著性。与Ⅲ度AVB存活组比较,死亡组前壁梗死、低血压、心源性休克、心功能KillipⅣ级较多,12h内再灌注治疗病例较少,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Ⅲ度AVB预后差,住院期间病死率高。前壁梗死、低血压、心源性休克、KillipⅣ级心功能、12h内有无再灌注治疗是Ⅲ度AVB死亡相关因素。采取更为积极的血运重建措施可能改善Ⅲ度AVB预后。
孙超葛堪忆郭静萱毛节明陈明哲高炜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房室传导阻滞
他汀类药物对肌肉副作用的预防和处理被引量:9
2003年
张永珍毛节明陈明哲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肌病副作用肌酐发病机制
球囊漂浮电极导管床旁紧急心脏临时起搏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被引量:18
2006年
孙超葛堪忆张媛陈明哲
关键词:床旁紧急心脏临时起搏球囊漂浮电极导管急性心肌梗死床旁心脏临时起搏缓慢心律失常漂浮导管
冠状动脉内支架再狭窄的多因素回归分析被引量:34
1998年
目的分析与冠状动脉内支架再狭窄有关的临床和血管造影及其处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在我院成功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和6个月后有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的74例病人的临床和血管造影及处理资料。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病人年龄、冠心病易患因素、靶病变形态学、及术后最小管腔开放直径(MLD)等32个变量与再狭窄的关系。结果在单因素分析中发现:术前血管参照直径和术后MLD在再狭窄组明显低于非再狭窄组(3.1±0.3mmvs3.3±0.4mm和2.9±0.4vs3.2±0.4mm(P<0.05和0.01)。支架直径小于3.5mm组的再狭窄率明显高于支架直径大于3.5mm组的再狭窄率(41.7%vs10.8%,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后支架管腔MLD、支架直径<3.5mm、吸烟和高龄是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后支架管腔MLD、支架直径<3.5mm。
郭静萱毛节明郭丽君张福春李海燕温尚煜赵一鸣陈明哲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再狭窄内支架置入术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