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林

作品数:574 被引量:1,695H指数:17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3篇期刊文章
  • 106篇会议论文
  • 24篇专利
  • 6篇学位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09篇医药卫生
  • 21篇生物学
  • 9篇农业科学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25篇心脏
  • 102篇细胞
  • 97篇手术
  • 82篇外科
  • 68篇外循环
  • 67篇体外循环
  • 65篇小鼠
  • 62篇动脉
  • 53篇外科治疗
  • 51篇心肌
  • 44篇瓣膜
  • 42篇心脏病
  • 41篇直视
  • 39篇心内直视
  • 38篇基因
  • 37篇软骨
  • 35篇外科手术
  • 34篇受体
  • 33篇置换术
  • 32篇心内直视手术

机构

  • 314篇第三军医大学...
  • 210篇第三军医大学...
  • 61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四川大学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福建省立医院
  • 2篇成都军区昆明...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南京大学医学...
  • 2篇北京积水潭医...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苏州大学附属...
  • 2篇兰州军区兰州...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重庆工学院
  • 2篇重庆理工大学

作者

  • 573篇陈林
  • 276篇肖颖彬
  • 162篇钟前进
  • 156篇王学锋
  • 105篇陈柏成
  • 70篇苏楠
  • 64篇杜晓兰
  • 59篇陈劲进
  • 49篇郝嘉
  • 45篇谢杨丽
  • 45篇刘梅
  • 45篇王咏
  • 44篇王学峰
  • 43篇赵玲
  • 42篇马瑞彦
  • 35篇金旻
  • 31篇杨京
  • 31篇曾祥君
  • 26篇戚华兵
  • 24篇罗凤涛

传媒

  • 109篇第三军医大学...
  • 42篇重庆医学
  • 23篇中国胸心血管...
  • 17篇心肺血管病杂...
  • 15篇局解手术学杂...
  • 9篇中国急救医学
  • 9篇第七届国际骨...
  • 9篇中华医学会第...
  • 8篇中国危重病急...
  • 8篇中华创伤杂志
  • 8篇中华骨质疏松...
  • 7篇中华医学会第...
  • 6篇解放军医学杂...
  • 6篇创伤外科杂志
  • 6篇中华胸心血管...
  • 6篇中国体外循环...
  • 6篇西部医学
  • 5篇中国骨质疏松...
  • 5篇心血管康复医...
  • 5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6篇2018
  • 13篇2017
  • 10篇2016
  • 28篇2015
  • 49篇2014
  • 20篇2013
  • 17篇2012
  • 45篇2011
  • 21篇2010
  • 31篇2009
  • 30篇2008
  • 40篇2007
  • 39篇2006
  • 48篇2005
  • 35篇2004
  • 35篇2003
  • 16篇2002
5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低温体外循环不停跳瓣膜置换术80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总结浅低温体外循环不停跳瓣膜置换术800例的临床经验,提高瓣膜疾病的外科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1月至2003年5月期间,我科采用不停跳技术完成的800例瓣膜置换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二尖瓣置换术(MVR)517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88例,双瓣膜置换术(DVR)195例。全组平均转流时间为109.38±40.64分钟,平均主动脉或上下腔静脉阻断时间77.87±27.99分钟,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17.78±12.21小时。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5l例(6.38%)。术后早期死亡17例,手术早期死亡率2.13%。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不停跳技术应用于瓣膜置换术安全可靠,效果满意。综合序贯排气方法是浅低温不停跳技术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
陈柏成肖颖彬陈林钟前进王学锋周骐易广兵
关键词:浅低温体外循环不停跳瓣膜置换术瓣膜疾病心内直视手术
214例重症心脏瓣膜病合并巨大左室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2014年
心脏瓣膜病合并左室舒张末期内径〉70mm的巨大左心室患者,是瓣膜病手术的高危病例。随着近年心肌保护及围手术期处理技术的发展,此类病例的治疗效果已明显提高,但此类患者死亡率相对较高、并发症较多,目前仍是临床上治疗的难点。现总结我院2001-01-2013-08外科治疗214例合并巨大左心室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围术期管理经验,报道如下。
郝嘉陈林王学锋肖颖彬
关键词:心脏瓣膜疾病巨大左心室外科治疗
基因芯片研究结合FGFR3的核心短肽对小鼠前软骨细胞的作用
目的结合FGFR3的核心多肽处理小鼠前软骨细胞系ATDC5细胞24h基因表达谱的改变。方法在前期工作中,我们以具有天然活性的FGFR3蛋白为靶标,利用噬菌体生物筛选技术从噬菌体随机12肽文库中经过三轮"亲和-洗脱-扩增"...
金旻戚华兵黄炜王小凤陈林
文献传递
改良盲肠结扎穿孔术模型对生存率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对原有盲肠结扎穿孔术(CLP)模型进行改良,使其操作更简便,重复性和一致性更好.方法 用小鼠盲肠分支血管位置作为盲肠结扎位置的标准,将CLP模型分为轻、中、重3组,对比观察不同严重程度组别小鼠生存率.增加液体复苏和广谱抗生素处理因素,观察对重度CLP模型生存率影响.结果 对照组和轻度组72 h生存率为100%,中度组72 h生存率为70%,重度组40h生存率为0.复苏组和抗生素组的全部死亡时间分别为44h和46h,与重度CL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方法改良CLP模型,可获得不同严重程度表现,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和一致性好.液体复苏和广谱抗生素不能明显改变重度CLP模型小鼠生存率.
唐玉彬井丽君苏楠杜晓兰陈林
关键词:盲肠结扎穿孔术生存率
高速投射物压力波致大鼠肝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1995年
本实验旨在通过压力波作用于大鼠,观察压力波能否引起肝脏的功能改变,为临床上高速投射物伤的诊治提供参考。结果发现:压力波致伤后,大鼠肺脏、肝脏表面有出血点片,可见肠穿孔及肝脏表面裂口等改变。血浆ALT在0.5h时显著升高,以后逐渐回落。血浆白蛋白含量、肝脏组织白蛋白mRNA水平于伤后逐渐减低,到伤后24h时明显低于对照组。腹腔巨噬细胞IL-1分泌能力于伤后0,5h减弱,但以后逐渐恢复,到24h时明显高于对照值。本研究在没有失血、组织坏死等在体实验干扰因素的条件下,发现高速投射物压力波本身可致肝脏等器官损伤,使肝脏合成白蛋白的能力下降。肝脏损伤的机理与压力波的直接作用、空腔形成作用以及激活巨噬细胞释放的IL-1等因子有关。该实验提示压力波对机体组织器官有间接影响。
陈林王正国刘荫秋王大田
关键词:投射物压力波肝损伤白细胞介素
静脉窦房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2005年
目的:总结我科1999年7月至2004年4月26例静脉窦房间隔缺损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静脉窦房间隔缺损的外科手术方式和经验。方法:采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技术行静脉窦房间隔缺损及合并畸形的手术治疗。其中男性11例,女性15例,年龄6个月~27岁,平均(12.1±5.7)岁。合并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19例,其中引流入上腔静脉8例,引流入右心房11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例、左上腔静脉引流入冠状静脉窦2例。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三尖瓣返流3例,二尖瓣重度返流1例。体外循环转流时间25~98min,平均(56.4±6.2)min,全组均用自体心包补片修补,术中8例用右心房外侧切口避开窦房结延长至上腔静脉,3例用另外心包加宽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结合部;5例术中扩大房间隔缺损利于异位引流的肺静脉回流,1例同期行二尖瓣置换。结果:术后平均重症监护时间(4.2±2.1)d,平均住院时间(15±6.5)d。全组无死亡病例。1例术后早期窦房结功能失调,经使用临时起搏器辅助3d后恢复,术后1例转为心房颤动心律,余均为窦性心律。1例出现上腔静脉梗阻,二次手术加宽上腔静脉后好转。结论:运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较易诊断静脉窦房间隔缺损和确定有无肺静脉异位引流,外科手术治疗静脉窦房间隔缺损的效果满意,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可以降低上腔静脉梗阻、窦房结功能失调等并发症。
马瑞彦肖颖彬钟前进陈林王学锋陈劲进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心脏外科手术方法体外循环冠状静脉窦外科治疗肺静脉异位引流浅低温体外循环
心血管外科专业网站的建设和教学应用初探被引量:1
2006年
国际互联网对医学教育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同时也给各专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概念和机遇.本着深化医学教学改革和实现远程会诊、咨询的目的,精心构建了心血管外科的专业网站,应用于不同层次的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郝嘉陈林钟前进肖颖彬
关键词:心血管外科教学改革教学网站
快速心房起搏对家兔L-型钙通道和Kv4.3钾通道基因表达的影响
2006年
目的观察快速心房起搏对家兔心房L型钙通道亚单位和Kv4.3钾通道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家兔36只,随机分成6组,经右颈外静脉穿刺置入电极于右房,分别给予0、3、6、12、24或48h快速心房起搏,停止起搏后取右房组织,应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各时相点L型钙通道α1c,β1,α2亚单位,钾通道Kv4.3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L型钙通道α1c、β1亚单位在快速起搏6h后表达水平下调,并随着起搏时间的延长进一步下调。α2亚单位的mRNA表达在各时相点无显著差异。Kv4.3的mRNA的表达在快速起搏的24h和48h下降分别达55.50%(P<0.01)和59.12%(P<0.01)。48h后下降达到一个平台期。结论快速心房起搏可导致L型钙通道亚单位和Kv4.3钾通道mRNA表达下调。
马瑞彦肖颖彬钟前进陈林王学锋陈劲进
关键词:快速心房起搏L-型钙通道钾通道MRNA表达
St.Thomas液中加入N-乙酰半胱氨酸可减轻幼兔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观察附加 0 .4mmol/LN 乙酰半胱氨酸 (NAC)心脏停搏液 (NAC组 )和St .Thomas液 (ST组 )对低温缺血再灌注幼兔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Langendorff Neeley离体左心做功模型 ,离体心脏缺血液 12 0min ,再灌注 6 0min ;分离出缺血再灌注幼兔左室心肌肌浆网 ,测定其总巯基 (TSH)、非蛋白巯基(NPSH)、丙二醛 (MDA)及Ca2 + ATP酶活性。结果 NAC组 ,再灌注后心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ST组 ;TSH ,NPSH含量明显高于ST组 ,同时MDA含量明显低于ST组 ;NAC组缺血再灌注对肌浆网Ca2 + ATP酶活性的抑制较ST组轻。结论 附加NAC可显著改善St .Thomas液对低温缺血再灌注幼兔心肌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NAC提高缺血再灌注幼兔心肌的还原型巯基水平 ,增强心肌抗氧化损伤能力 。
陈柏成肖颖彬陈林钟前进王学锋刘欲团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NAG心肌缺血
成年小鼠骨细胞的分离鉴定及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
2015年
目的建立稳定的成年小鼠骨细胞分离和鉴定方法,检测其标志性基因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FGFR)表达。方法将3月龄C57小鼠的胫骨和股骨分离后剪除干骺端,冲去骨髓,切割成约1 mm碎片,用Ⅰ型胶原酶和EDTA溶液交替消化以获取骨细胞。分别通过形态观察、ALP染色、OC染色和E11/gp38染色鉴定骨细胞。qRT-PCR检测骨细胞标志性基因表达,并与骨细胞系IDG-SW3和MLO-Y4比较。检测FGFRs在骨细胞的表达。结果分离出的骨细胞呈多树突状或星状,并借突触彼此连接。ALP染色可见成骨细胞染色阳性,骨细胞染色阴性。OC染色成骨细胞和骨细胞均阳性,成纤维细胞阴性,而E11/gp38染色仅见骨细胞染色阳性。实验所得细胞表达骨细胞特异基因DMP1、SOST、FGF23,表明骨细胞成功分离,且此原代骨细胞与IDG-SW3和MLOY4细胞系表达有差异。FGFR1-3在骨细胞中均有表达。结论成功分离成年小鼠原代骨细胞,发现FGFR1-3在原代骨细胞中均有表达。
唐玉彬苏楠温轩陈思宇杜晓兰陈林
关键词:骨细胞细胞分离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共5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