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洪

作品数:106 被引量:450H指数:12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材料与治金学院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金属学及工艺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0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7篇冶金工程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 7篇理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电气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4篇连铸
  • 28篇数值模拟
  • 28篇值模拟
  • 24篇结晶器
  • 19篇钢液
  • 16篇中间包
  • 16篇精炼
  • 14篇水模
  • 14篇水模型
  • 14篇连铸结晶器
  • 10篇真空精炼
  • 10篇物理模拟
  • 8篇流场
  • 8篇RH
  • 7篇凝固
  • 7篇RH真空
  • 6篇数学模型
  • 6篇湍流
  • 6篇卷渣
  • 6篇板坯

机构

  • 103篇东北大学
  • 4篇鞍钢股份有限...
  • 3篇东北师范大学
  • 3篇内蒙古科技大...
  • 3篇北满特殊钢有...
  • 3篇本溪钢铁(集...
  • 2篇辽宁科技大学
  • 2篇教育部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俄亥俄州立大...
  • 1篇宝山钢铁股份...
  • 1篇钢铁研究总院
  • 1篇宝钢集团有限...
  • 1篇武汉钢铁股份...
  • 1篇上海梅山钢铁...
  • 1篇包头钢铁(集...
  • 1篇沈阳交通征稽...
  • 1篇日照钢铁控股...
  • 1篇联合工程公司
  • 1篇建龙北满特殊...

作者

  • 106篇雷洪
  • 53篇赫冀成
  • 33篇耿佃桥
  • 17篇赵岩
  • 17篇张红伟
  • 9篇朱苗勇
  • 6篇邢国成
  • 6篇陈海耿
  • 6篇孙中强
  • 5篇陈洪民
  • 5篇陈芝会
  • 5篇代传民
  • 5篇王天龙
  • 4篇乔娜
  • 4篇周骏
  • 4篇王恩刚
  • 4篇陈健
  • 4篇王强
  • 3篇金永丽
  • 3篇张宁

传媒

  • 15篇东北大学学报...
  • 14篇工业加热
  • 8篇钢铁
  • 6篇金属学报
  • 6篇材料与冶金学...
  • 5篇钢铁研究学报
  • 5篇过程工程学报
  • 4篇炼钢
  • 3篇辽宁科技大学...
  • 2篇冶金能源
  • 2篇鞍钢技术
  • 2篇沈阳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冶金教育
  • 2篇冶金工程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冶金信息导刊
  • 1篇中国冶金
  • 1篇物理学报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铸造技术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13篇2011
  • 15篇2010
  • 9篇2009
  • 8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1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侧底复吹RH真空精炼脱碳过程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基于RH内流场,结合冶金反应热力学及动力学,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研究了侧底复吹RH真空脱碳过程.数值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在总吹气量相同条件下,侧底复吹RH前20 min的脱碳速率高于传统RH的脱碳速率.对于传统RH脱碳,前3 s以熔池内CO本体脱碳为主,3~1 000 s以氩气泡表面脱碳为主;对于侧底复吹RH脱碳,前1 000s以氩气泡表面脱碳为主,并且氩气泡表面脱碳速率约为熔池内CO本体脱碳速率的两倍;提高RH处理后期的脱碳速率可提高超低碳钢生产效率.
耿佃桥雷洪赫冀成
关键词:RH真空精炼钢包底吹脱碳
大连特钢炼钢厂三流中间包流场优化理论与实践
2017年
采用水模型分析了原型和三种不同挡墙下中间包内流体流动特征,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中间包铜液流动行为,并将优化结果应用于生产实际。研究结果表明,采用u形挡墙和湍流控制器的中间包的平均停留时间最长,三流之间的最大平均停留时间的差异最小;采用u形挡墙和湍流控制器的中间包后,结晶器液面波动可由±3.5 mm缩小到±2.5 mm以内;三流出口之间的最大温差由12℃缩小到5℃以内:采用u形挡墙和湍流控制器的中间包后生产的S335铸坯内夹杂物10μm以上夹杂物数量减小了 1/2 ; GCrl5轧材中B细与B粗和DS夹杂物平均级别比原型中间包降低0.09级、0.12级和0.038级。
李圣海刘子平胡永才雷洪
关键词:中间包RTD曲线水模型
钢液内气泡尾涡去除夹杂物的物理模拟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物理模拟方法,基于莫顿数相等及夹杂物运动行为相似准则,采用聚乙烯粒子模拟钢液中夹杂物,并采用高速摄像技术记录气泡及夹杂物颗粒的运动行为,分析了气泡尾涡对夹杂物去除的影响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气泡尾涡作用下,夹杂物运动轨迹表现为两种方式:一是夹杂物从气泡下端两侧向气泡尾涡靠近,随气泡上浮一段距离后上升速度变快,然后脱离气泡尾涡区;二是位于气泡上方的夹杂物,在不与气泡发生碰撞黏附的条件下,以回旋方式运动至气泡下方,然后在尾涡区内随气泡上浮,从而沿竖直方向以回旋方式上升.在相同上浮距离条件下,与小气泡相比,大气泡的尾涡去除夹杂物颗粒的效果更好.
耿佃桥包金峰雷洪赫冀成
关键词:气泡尾涡钢液物理模拟
连铸结晶器内簇状夹杂物分形生长的Monte-Carlo模拟被引量:5
2008年
建立夹杂物分形长大数学模型来描述连铸结晶器内夹杂物的动态长大过程,采用Euler方法给出了连铸结晶器内钢液流动和夹杂物的三维分布,采用Lagrange方法跟踪单个夹杂物颗粒在夹杂物浓度场中的运动来研究其碰撞、长大过程,计算结果表明:钢液的夹带作用是影响夹杂物分布的关键因素,钢液流动和夹杂物分布在连铸机内均具有上、下两个循环区,在出口处具有"W"分布特征,对于单个夹杂物,由于种子夹杂物不断吸附其它夹杂物,因此较大粒径的夹杂物具有多个突起和触手,呈簇状形态。
雷洪赫冀成
关键词:湍流分形
两流非对称中间包不同湍流控制器流场的物理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通过水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控流装置下两流非对称中间包内流体流动特性。结果表明:圆形湍流控制器与单挡墙组成的控流装置中间包液面波动大,容易发生卷渣现象;非对称长方形湍流控制器和高低挡墙组成控流装置的中间包,两流之间的平均停留时间差异是圆形湍流控制器和单挡墙组成控流装置中间包的1/3,且近长水口侧出口的平均停留时间延长8%。优化后控流装置有效缩小两流之间流体流动的差异且增强了中间包去除夹杂物能力。
赵岩雷洪周骏陈海耿赫冀成孙中强邢国成
关键词:控制装置水模型流动特性
湍流控制器对异型中间包夹杂物去除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控制中间包内钢液的合理流动对夹杂物的去除十分重要,因此采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四流连铸中间包内钢液流动情况,考察了圆型湍流控制器高度,半径及顶缘厚度对中间包钢液流动和夹杂物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在四流中间包内设置高度300mm,半径170mm,顶缘厚度20mm的圆型湍流控制器时,粒径小于80μm夹杂物的上浮去除率提高近20%。
陈国军雷洪耿佃桥韩代陈健赫冀成
关键词:连铸中间包流场数值模拟
连铸结晶器内液面波动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根据相似理论,建立物理模型来测量结晶器内液面波动及渣金界面发生卷渣时的临界拉速。通过傅立叶变换和谱分析理论,分析结晶器液面波动对卷渣的影响,确定对卷渣产生主要影响的波动频率范围。
张宁雷洪
关键词:卷渣结晶器物理模拟液面波动连铸
连铸结晶器内卷渣过程的数学模型被引量:20
2000年
基于功能原理和速度边界层理论,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来研究结晶器内渣金卷混机理,提出了引起界面卷渣的钢液临界流速和渣滴直径计算公式,并利用物理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钢液临界流速取决于渣钢密度、粘度和它们之间的界面张力.在实际生产中,钢液临界流速为 0.5-0.8 m/s,产生的渣滴直径约为 3 mm。
雷洪朱苗勇赫冀成
关键词:连铸结晶器卷渣数学模型边界层
钢液中夹杂物动力学行为的数学模型
作为衡量钢产品质量的指标,冶金反应器内夹杂物大小、数量,形态和分布越来越受到冶金工作者关注。作为研究钢液中夹杂物行为的重要手段,数值模拟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冶金工艺的优化。本文综合论述了夹杂物行为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分析了...
雷洪赫冀成
关键词:钢液数学模型形貌
文献传递
两流非对称中间包流场准对称化的数学物理模拟被引量:2
2011年
通过水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湍流控制器下两流非对称中间包内流体流动特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湍流控制器几何结构对两流非对称中间包流体流动特性有明显影响。圆形湍流控制器内流场涡心靠近底部,出口处流体流速垂直向上;中间包流场涡心靠近长水口,涡心高度与挡墙高度基本相同,中间包表面波动大,容易发生卷渣现象。非对称长方形湍流控制器底部为不对称波浪形,流场涡心靠近出口,流体以一定角度从湍流控制器出口流出;其右侧出口面积大于左侧,水口右侧流体流量大于左侧;由于增大了出口面积,出口处流体速度减小,中间包表面平稳。水模型结果表明采用非对称湍流控制器中间包两流之间的平均停留时间差比圆形湍流控制器中间包减少1/4,算术平均值增加5.3%,说明非对称湍流控制器增强了中间包去除夹杂物能力且能有效缩小两流之间流体流动的差异。
赵岩雷洪陈海耿赫冀成孙中强邢国成
关键词:流动特性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