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祥国

作品数:71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8篇理学
  • 17篇核科学技术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4篇高自旋
  • 13篇自旋态
  • 13篇高自旋态
  • 9篇探测器
  • 8篇衰变
  • 7篇双奇核
  • 7篇能级
  • 7篇子核
  • 6篇在束Γ谱学
  • 6篇转动带
  • 6篇核结构
  • 6篇Γ谱
  • 6篇Γ谱学
  • 4篇形变双奇核
  • 4篇英文
  • 4篇原子
  • 4篇原子核
  • 4篇同质异能态
  • 4篇能级纲图
  • 4篇能态

机构

  • 64篇中国科学院近...
  • 16篇中国原子能科...
  • 6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北京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东莞深圳清华...

作者

  • 65篇雷祥国
  • 52篇郭应祥
  • 42篇周小红
  • 32篇张玉虎
  • 25篇孙相富
  • 25篇罗亦孝
  • 25篇刘忠
  • 17篇郑勇
  • 15篇柳敏良
  • 15篇温书贤
  • 13篇郭俊盛
  • 12篇陈新峰
  • 12篇何建军
  • 11篇刘洪业
  • 11篇杨春祥
  • 10篇袁观俊
  • 10篇谢成营
  • 10篇范红梅
  • 10篇宋立涛
  • 9篇秦芝

传媒

  • 17篇高能物理与核...
  • 9篇核电子学与探...
  • 9篇原子核物理评...
  • 5篇核技术
  • 3篇中国科学:物...
  • 2篇第7届全国核...
  • 1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中国基础科学
  • 1篇中国科学(G...
  • 1篇中国物理学会...
  • 1篇第七届全国核...
  • 1篇第十次全国核...
  • 1篇第十次全国核...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第七届全国核...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6篇2001
  • 5篇2000
  • 7篇1997
  • 4篇1996
  • 2篇1995
  • 4篇1994
  • 2篇1992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87Pt的高自旋态能级结构被引量:1
2008年
利用在束γ谱学技术和173Yb(18O,4n)熔合蒸发反应研究了187Pt的高自旋态能级结构.实验观测到基于νi13/2,ν7/2-[503],νi213/2νj,ν3/2-[512]和ν1/2-[521]组态的转动带,并且利用推转壳模型对这些转动带的性质进行了解释.总Routhian面计算表明:νi13/2转动带具有显著的负γ形变;负宇称带具有近似长椭球的形变.通过比较带内B(M1)/B(E2)比率的实验值和由Dnau和Frauendorf半经典公式得到的理论值,发现ν7/2-[503]转动带在低转动频率下的带交叉是由一对h9/2质子顺排引起的.
邢烨炳周小红张玉虎郭应祥马龙雷祥国郭文涛OSHIMA MTOH YKOIZUMI MOSA AHATSUKAWA Y许甫荣SUGAWARA M
关键词:转动带组态
HIRFL在束γ实验终端BGO反康谱仪性能被引量:3
1990年
引言随着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的建成出束,将有八个实验终端随之投入使用。其中在束γ终端是一台主要用于核谱学研究的大型设备。它由置于水平面内的六套带BGO反康普顿屏蔽的高纯Ge探测器和一个由十四块BGO六棱柱探测元构成的小型晶体球组成。增加这种六棱柱形状的BGO元个数,便能使小型晶体球很容易地扩建成中型和大型晶体球。
雷祥国郭应祥罗亦孝孙相富赵之正孙锡军刘洪业郭俊盛
关键词:BGO康普顿谱仪
使用BGO-HPGe阵列的在束γ实验技术被引量:1
1991年
对使用多个带BGO康普顿抑制器的HPGe探测器进行的在束γ多参数测量的实验要求及相应的电子学线路做了详细讨论。所使用的电子学线路具有逻辑合理、工作可靠、灵活方便的特点,可适用于γ单谱、γ-γ符合、γ多重性以及康普顿抑制性能等多种测量。
郭应祥孙相富罗亦孝雷祥国徐晓冀温书贤李生岗翁培堃杨春祥
关键词:探测器
超重核素Db-259的合成
甘再国郭俊盛秦芝范红梅雷祥国吴晓蕾刘洪业徐岩冰何建军周小红靳根明
该项研究借助重核经α-衰变的母子体遗传关系分析和鉴别了新的超重核259Db。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提供的22Ne束流轰击241Am靶,融合蒸发4n产生了105号元素的新核素259Db;反应产物经过收集、转移后进行α衰变测量...
关键词:
关键词:半衰期
双奇核^(170)Re高自旋转动带分析(英文)
2010年
通过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142Nd(32S,1p3nγ)170Re布居了缺中子双奇核170Re的高自旋激发态,识别出了该核的一条转动带并建议了其组态为πh1/2 νi13/2。基于对同中子素能级系统性、旋称反转系统性、带内B(M1)/B(E2)、准粒子Routhians、动力学转动惯量和Total Routhian Surface(TRS)等带结构特征的详细分析和讨论,进一步确认了对A=170核区目前最缺中子双奇核高自旋转动带组态、宇称和自旋值的指定。
王华磊宋立涛赵维娟刘忠侠张玉虎周小红郭应祥雷祥国柳敏良郑勇温淑贤竺礼华吴晓光许甫荣
关键词:转动带双奇核在束Γ谱学
^(176,178)Os新低位激发态的识别
2006年
利用在束实验产生具有β+/EC衰变性质核素176,178Ir,分析了在束实验条件下获得的γ-γ符合数据,识别出了176Os的4条新能级和13条新γ跃迁、178Os的5条新能级和14条新γ跃迁。籍助氦喷嘴快速带传输系统,进一步对176Ir的β+/EC衰变进行了测量,在确认在束测量新γ射线的同时建议了176Ir的一个低自旋同核异能态。通过两准粒子耦合的半经验计算,建议了176,178Ir基态及同核异能态的组态。
王华磊张玉虎周小红郭应祥雷祥国徐树威谢元祥郑勇柳敏良邢烨炳谢成营宋立涛郭文涛T.HayakawaM.OshimaY.TohJ.KatakuraY.HatssukawaM.MatsudaN.ShinoharaT.IshiiH.KusakariM.SugawaraT.Komatsubara
关键词:半衰期
MG转轮收集探测系统的检验实验被引量:4
2003年
利用SFC提供的束流对新建的转轮系统进行了检验实验,得到了相关的实验结果.实验证明了该装置的可靠性,为进一步开展超重核的研究完成了预实验.
甘再国郭俊盛秦芝范红梅吴晓蕾雷祥国郭斌刘洪业李文飞李剑锋徐瑚珊靳根明
关键词:超重核合成衰变链
^(206)At的[лh_(1/2)vi_(13/2)^(-1)]10^-同质异能态研究(英文)
2000年
利用能量为60-80MeV的^(12)C束流,通过~197An(^(12)C,3n)~206At反应研究了~206At核的高自旋能级结构.用7台BGO(AC)HPGe探测器和一台用于探测低能γ射线的平面型HPGe探测器进行了γ射线的激发函数、γ-γ-t符合及γ射线的角分布测量.基于这些测量,首次建立了包括25条γ跃迁的~206At高自旋能级纲图.确定了一个半寿命为(908±400)ns、自旋和宇称为10的同质异能态.基于较重的双奇核^(208,210 )At能级结构的系统性,对^(206)At的10~-同质异能态进行了讨论.
冯希臣郭应祥周小红雷祥国黄文学何建军朱少飞刘忠张玉虎罗亦孝温书贤袁观俊吴晓光
关键词:同质异能态
联合在束γ装置的发展和实验被引量:1
2000年
简要介绍了联合在束 γ装置 ,经过十多年实验和发展的基本概况 ,以及最近使用 10套 BGO(AC)HPGe探测器在北京 HI- 13串列加速器上进行了 12 8Te+19F、NZr+19F、115In+3
雷祥国郭应祥黄文学徐啸冯希臣何建军张双全刘明义周小红张玉虎刘忠孙相富罗亦孝温书贤吴晓光袁观俊李广生韩广兵彭朝华杨春祥
^(117)Xe核激发态的实验识别
1995年
用92Mo(28Si,2Pn)反应,束流能量为115MeV,布居了117Xe核的激发态。用在束γ谱实验技术探测了117Xe核瞬发的退激γ射线。已鉴别出了117Xe核的五个集体带,其中两个为首次发现,三个已知的带均被延伸到了更高的自旋态.
刘忠孙相富周小红雷祥国金寒涓郭应祥潘强岩张玉虎陈新峰罗亦孝温书贤袁观俊李广生杨春祥
关键词:在束Γ谱学激发态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