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慢性
  • 2篇急性
  • 1篇蛋白
  • 1篇心功能
  • 1篇心力衰竭
  • 1篇血功能
  • 1篇血尿酸
  • 1篇血液
  • 1篇血液透析
  • 1篇血液透析患者
  • 1篇药物
  • 1篇应激
  • 1篇营养不良
  • 1篇有机磷
  • 1篇有机磷农药
  • 1篇治疗慢性阻塞...
  • 1篇中毒
  • 1篇中毒后
  • 1篇中间综合征
  • 1篇神经元

机构

  • 4篇皖南医学院
  • 3篇皖南医学院弋...
  • 1篇太原市中心医...

作者

  • 7篇霍永生
  • 4篇章辉
  • 4篇蒋静涵
  • 4篇王伟华
  • 3篇汪利宗
  • 2篇许守明
  • 1篇邢雪琴
  • 1篇杨沿浪
  • 1篇张卫东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承德医学院学...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贫血的疗效观察及年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并按年龄因素对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238例血液透析贫血患者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3000U支/皮下注射,剂量每周100~150U/kg,分2~3次给药。分析其疗效并与年龄的关系。结果 238例患者中有效224例(94.12%),无效14例(5.88%)。治疗后238例患者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尿素氮(BUN)及肌酐(Cr)水平明显改善(P〈0.01),贫血改善情况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P〈0.05或P〈0.01)。对Hb上升值及年龄因素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Hb上升值及年龄因素呈负相关(r=-0.682)。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贫血安全有效,但疗效随年龄增加而下降。
霍永生蒋静涵章辉杨沿浪张卫东
关键词:血液透析贫血促红细胞生成素
2型糖尿病在急性应激反应时血尿酸与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2006年
目的探讨血尿酸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在2型糖尿病急性应激反应时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对86例2型糖尿病人(男49例,女37例)合并急性应激病变时的临床资料进行回归分析。结果糖尿病无应激反应组(G3组)CRP为(1.25±0.42)m g/L,而在合并应激反应(G1组)及应激3~5d后(G2组),CRP分别为(3.69±1.92)m g/L和(3.72±1.85)mg/L,两者与G3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者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G3组血尿酸水平为(380.78±120.60)μm ol/L,G1组为(385.62±110.70)μmol/L,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G2组血尿酸水平为(430.00±112.50)μmol/L,与G 1、G 3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G 3组和G 2组CR P与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r=0.589,P<0.05;r=0.526,P<0.05),G1组未观察到两者有相关性。结论CRP和血尿酸是2型糖尿病急性应激反应的危险性敏感指标,而以CRP更为敏感。
霍永生邢雪琴章辉蒋静涵
关键词:血尿酸C反应蛋白
严重性营养不良42例临床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严重性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指标。方法选择42例严重营养不良患者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无营养不良患者40例为对照组。行人体检查指标:体质量(BW),计算体质量指数(BMI),三头肌皮肤折褶厚度(TSF),计算上臂中点肌肉周径(AMC);检测血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前白蛋白(PA)、肾功能、血糖、血脂以及电解质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P、ALB、Hb、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有显著改变,但血糖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电解质的改变则并无明显规律。结论严重性营养不良患者应仔细分析其特点是正确治疗的基础。
霍永生许守明王伟华汪利宗
IMSAOPP患者血清NSE和S-100β蛋白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后中间综合征(IMSAOPP)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脑特异性蛋白(S-100β)的变化及意义。方法:15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15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后不伴有中间综合征患者为病例对照组,15例IMSAOPP患者为病例组,检测各组血清NSE和S-100β水平。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NSE和S-100β水平明显高于病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NSE和S-100β含量与IMSAOPP病情相关,可作为判断病情、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霍永生王伟华蒋静涵汪利宗
关键词: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Β蛋白
老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与GCS、GOS评分的关系被引量:14
2013年
大面积脑梗死发生后可引起短暂的血液高凝状态以及进展的纤溶亢进状态,当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时常有血液黏稠、血流减缓的情况,此阶段易引发血栓,导致脑组织微循环障碍,而纤溶亢进则可能导致继发性出血。
霍永生许守明
关键词:大面积脑梗死凝血功能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作用观察
2007年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强心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10 mg/日,每月门诊随访,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月和6月进行心功能分级、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LVESVI),同时观察再入院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6个月心功能、LVEF、LVEDVI、LVESVI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再住院率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减少再住院率及病死率。
霍永生章辉蒋静涵王伟华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他汀类药物心功能
美罗培南与哌拉西林舒巴坦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中的临床对比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美罗培南与哌拉西林舒巴坦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时的疗效对比及副反应。方法对16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其细菌情况及临床情况进行分析,幷对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峁?两组均有较高的有效率,但在治疗时间及副作用上有一定差别。结论对不同的抗生素除应了解其身性能特点外,还应尽可能总结其临床应用特点,而不应该片面追求所谓高档抗生素。
霍永生章辉王伟华汪利宗
关键词:美罗培南哌拉西林舒巴坦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