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韦巧珍

作品数:13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玉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早产
  • 3篇早产儿
  • 3篇核因子
  • 3篇产儿
  • 2篇毒素血症
  • 2篇新生儿
  • 2篇重症
  • 2篇活化
  • 2篇谷氨酰胺
  • 2篇白细胞介素
  • 2篇白细胞介素-...
  • 2篇肠道
  • 1篇导管
  • 1篇导管未闭
  • 1篇凋亡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导管
  • 1篇动脉导管未闭
  • 1篇动物

机构

  • 11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玉林市第一人...

作者

  • 13篇韦巧珍
  • 6篇陈玉君
  • 2篇陈民
  • 2篇林宝利
  • 1篇陈萍
  • 1篇李琦
  • 1篇范歆
  • 1篇王岩
  • 1篇唐清
  • 1篇段玉会
  • 1篇王琳林
  • 1篇王琳琳
  • 1篇曾嫚妮
  • 1篇覃家敏
  • 1篇何一军
  • 1篇吴雪松
  • 1篇韩玉兰
  • 1篇连淑君
  • 1篇张艳明
  • 1篇黎会

传媒

  • 4篇广西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广西科学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心血管外科杂...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0
  • 2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面二孩政策下二孩晚期早产儿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全面二孩政策下二孩晚期早产儿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96例二孩,其中148例晚期早产儿为观察组,148例足月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围生期不良因素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二孩发生晚期早产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孕母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羊水异常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新生儿低体重、低血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是二孩晚期早产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全面二孩政策下二孩晚期早产儿危险因素与政策实施前相同,围生期不良因素可增加二孩晚期早产的风险。但全面二孩政策下,高龄孕母比例较高,应设法改善高龄相关不良结局。
韦冰梅杨密韦巧珍陈玉君
关键词:晚期早产儿并发症高龄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细胞死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2023年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由多因素作用导致的肠道急性炎症性疾病,是早产儿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以往的研究认为,细胞凋亡是NEC中肠上皮细胞最主要的死亡形式。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细胞焦亡(Pyroptosis)及铁死亡(Ferroptosis)等非凋亡形式的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也可能参与到NEC的发病机制中,不同形式的细胞死亡的信号调节通路不同,可能会相互影响或存在共同的调节机制如细胞广泛凋亡小体(PANoptosome)等。本文综述了非凋亡形式的不同类型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及其信号调节通路,以及其在NEC中的作用机制,并提出NEC诊断生物标志物或防治的新靶点,以期为临床NEC的预防和管理提供思路。
韦巧珍韦冰梅黄清梅陈玉君
关键词: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程序性坏死
感染与胃肠功能障碍被引量:12
2008年
各种因素如创伤应激、重症感染及休克等均可导致胃肠功能障碍,严重感染则是临床中常见的因素之一。细菌、内毒素通过增加肠上皮细胞凋亡、坏死,抑制肠道免疫功能,破坏肠屏障及其修复功能等使肠道通透性增加,肠源性细菌、毒素入血并转移至远隔器官,而最终出现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韦巧珍王琳林
关键词:胃肠功能障碍核因子ΚB细胞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
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常见病原菌跨膜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1年
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是对新生儿伤害较大的感染性疾病,常并发于新生儿败血症。虽然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所下降,但其病死率和致残率仍较高。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的常见病原菌有所不同。了解病原菌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机制,针对常见病原菌进行早期有效的干预至关重要。目前,有关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常见病原菌,如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机制的研究已取得一些进展,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韦冰梅韦巧珍陈玉君
关键词:细菌性脑膜炎病原菌血脑屏障发病机制
谷氨酰胺对内毒素血症幼鼠肠道核因子-κB活化及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检测内毒素血症幼鼠肠道核因子-κB(NF-κB)的活化水平及肠组织TNF-α和IL-6水平,探讨NF-κB活化与肠屏障损伤的关系,并给予谷氨酰胺(Gln)干预,探讨Gln保护肠黏膜屏障的作用机制。方法 18日龄Wistar幼鼠随机分正常对照组(NS组)、内毒素组(LPS组)和Gln干预组(Gln组)。LPS组和Gln组腹腔注射内毒素(5mg.kg-1)建立幼鼠内毒素血症模型,Gln组同时予Gln(2g.kg-1)灌胃,NS组腹腔注射等量9g.L-1盐水。LPS组和Gln组根据建模后处死时间的不同分为2h、6h、12h、24h4个亚组。观察各组动物的肠道标本光镜、电镜下的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肠道NF-κB的表达,ELISA法测定其肠组织匀浆TNF-α和IL-6水平。结果 LPS组幼鼠肠道NF-κB活化水平及肠组织TNF-α、IL-6水平显著高于NS组,各亚组中以2h组为最高(Pa<0.01);与LPS组相同时间点比较,Gln组幼鼠NF-κB活化水平均显著降低(Pa<0.01),肠组织TNF-α和IL-6水平也均显著下降(Pa<0.01),肠道的病理损害亦有所减轻。结论 NF-κB的活化参与LPS介导的肠黏膜损害,而Gln对LPS肠道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活化,减少TNF-α和IL-6所致炎性损伤。
王琳琳韦巧珍连淑君唐清陈萍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谷氨酰胺肠屏障
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病人的治疗体会
2022年
目的总结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病人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8例重症CVST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保守治疗好转;1例保守治疗无改善,行去骨瓣减压术,但术中急性脑膨出合并严重静脉性出血,术后脑干功能迅速衰竭而死亡;6例抗凝治疗未见明显缓解,行介入治疗,术后1例病情仍无改善、GCS评分3分、家属放弃治疗而要求出院,5例症状明显改善,闭塞静脉窦再通,出院时GCS评分15分。术后随访1年,存活6例无血栓再形成及新发神经系统症状。结论重症CVST病人常存在严重静脉窦堵塞或多个静脉窦血栓及脑实质损害,若应用抗凝治疗效果不理想,应及时实施血管介入取栓、接触性溶栓治疗,以更好地改善病人预后。
林宝利韦巧珍陈民
关键词: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血管介入治疗接触性溶栓治疗抗凝治疗
核因子-κB与内毒素血症幼鼠肠黏膜损伤关系及谷氨酰胺干预的研究
目的:通过建立幼鼠内毒素血症肠黏膜损伤的动物模型,检测肠道核因子-κB(NF-κ B)的活化水平及肠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探讨NF-κB活化与肠黏膜损伤的关系,并给予谷氨酰...
韦巧珍
关键词:内毒素血症核因子-ΚB白细胞介素-6谷氨酰胺
文献传递
应用血清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和D-乳酸评估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肠道损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血清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与D-乳酸(D-LA)在评估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肠道损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0例重症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合并肠道损伤,将38例合并肠道损伤的患者设置为肠伤组,将42例单纯性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设置为无肠伤组。对比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第3天时的白蛋白(PA)、铜蓝蛋白(CP)、运铁蛋白(TF)、I-FABP、D-LA、总蛋白(TP)、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并分析I-FABP、D-LA水平与PA、CP、TF、TP、D-D、CRP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入院后第1天的PA、CP、TF、TP、D-D、CRP、I-FABP、D-LA水平及APACHE-Ⅱ评分以及入院第3天的D-D、CRP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3天肠伤组PA、CP、TF、TP低于无肠伤组(t=7.630、2.712、5.701、5.574,P<0.05),I-FABP、D-LA、APACHE-Ⅱ高于无肠伤组(t=18.481、26.924、5.037,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FABP、D-LA水平与D-D、CRP间无显著相关性(r=0.143、0.182,P>0.05),而与APACHE-Ⅱ呈正相关(r=0.386,P<0.05),与PA、CP、TF、TP呈负相关(r=-0.531、-0.742、-0.673、-0.802,P<0.05)。结论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出现肠道损伤时血清中I-FABP、D-LA的表达水平会显著升高,且I-FABP、D-LA水平与患者危重程度存在关联。
林宝利刘燕萍曾嫚妮韦巧珍陈民黎会覃家敏梁远志何一军吴雪松
关键词:神经外科重症D-乳酸肠道损伤肠脂肪酸结合蛋白
新生乳鼠肠道铁过载模型的建立
2023年
目的通过灌喂硫酸亚铁·七水化合物(FeSO_(4)·7H_(2)O)建立新生乳鼠肠道铁过载模型,并探讨适宜的建模铁浓度。方法将30只新生的乳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B组、C组、D组(每组6只),于乳鼠出生后第2~7天分别给予灌喂0 mg/kg、10 mg/kg、50 mg/kg、100 mg/kg、300 mg/kg的FeSO_(4)·7H_(2)O溶液,记录干预期间乳鼠的体重变化。于出生后第8天处死各组乳鼠,取回肠组织,进行HE染色、普鲁士蓝染色观察各组乳鼠回肠组织的病理变化及铁沉积情况,检测各组乳鼠回肠组织的总铁含量及铁蛋白重链1(FTH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各组乳鼠的体重均呈增长的趋势(均P<0.05);出生后第3天,B组和D组乳鼠体重低于对照组,且D组乳鼠体重低于A组和C组(均P<0.05);出生后第7天,D组乳鼠的体重仍低于对照组、A组、C组(均P<0.05),而A组、B组和C组的乳鼠体重与对照组乳鼠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与对照组相比,各模型组乳鼠回肠组织均出现Gruenhagen's间隙,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病理损害及铁沉积,且C组和D组乳鼠回肠组织的总铁含量均增加(均P<0.05),其中C组乳鼠上述现象最为明显。(3)B组、C组和D组回肠组织的FTH1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灌喂FeSO_(4)·7H_(2)O溶液可以建立新生乳鼠肠道铁过载模型。每天灌喂100 mg/kg的FeSO_(4)·7H_(2)O溶液(铁浓度为20 mg/kg)可在短时间内造成新生乳鼠肠道出现较为明显的铁沉积,但不会明显影响乳鼠的肠道吸收功能及体重增长。
黄桂连韦冰梅黄清梅韦巧珍曾晓铧陈玉君
关键词:铁过载肠道新生儿硫酸亚铁动物模型
1例先天重度型杆状体肌病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总结先天重度型杆状体肌病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先天重度型杆状体肌病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该病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特点。结果本例患儿为新生儿期起病,主要表现为四肢肌力、肌张力低下,血清肌酸激酶轻度升高;基因检测提示患儿存在KLHL40基因c.98T>C(P.Leu33Pro)纯合突变,来源于父母;生后66 d死亡,死亡原因推测为呼吸衰竭。复习文献发现,该病患儿出生即出现严重的肌无力,常累及呼吸系统,无自主呼吸、自主运动,需要机械通气,可伴有特殊外貌(高腭弓、脸狭长等),因病情重而多在1岁内死亡;目前已发现24个与杆状体肌病相关的KLHL40基因致病突变位点。结论对于新生儿期即出现肌无力、肌张力低下、呼吸机撤机困难的患儿,应考虑先天重度型杆状体肌病的可能,临床上结合基因检测可协助诊断。
李琦范歆韦巧珍韦冰梅赵彩哈谢波波陈玉君
关键词:杆状体肌病病例报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