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轩茂 作品数:64 被引量:104 H指数:6 供职机构: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DLL4、HES1、VEGF—C及VEGFR-2在白血病患者骨髓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骨髓中DLL4、HES1、VEGF-C及VEGFR-2的mRNA表达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为白血病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自血病患者59例作为病例组,均根据临床表现、血象、骨髓象、细胞化学染色、细胞遗传学及流式细胞术检查确诊;对照组20例为营养性贫血患者。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DLL4、HES1、VEGF-C、VEGFR-2mRNA的含量。结果各组初发急性和慢性白血病患者骨髓中DLL4、HES1、VEGF-C、VEGFR-2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急性白血病缓解后DLL4、HES1、VEGFR.2的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P=0.041、0.016、0.047)。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组DLL4与VEGFR-2、HES1与VEGF-C表达呈正相关(r=0.424、0.472;P=0.030、0.014);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组HES1与VEGF-C表达呈正相关(r=0.997,P=0.042)。急性白血病伴髓外浸润者VEGF-CmRNA的表达高于不伴髓外浸润者(P=0.022)。AML组VEGF-CmRNA的表达与原始细胞数呈正相关(r=0.315,P=0.024)。结论DLL4、HES1、VEGF-C及VEGFR-2在白血病发病中相互作用,促进白血病发展、转移及浸润,且这些因子在不同类型白血病及髓外浸润中的作用存在差异。 袁晓俊 贺其图 白学琴 李喆 卢燕 刘学文 韩轩茂 马宏杰 张冬霞关键词:白血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HES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乙酰肝素酶与白细胞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乙酰肝素酶(HPSE)、白细胞计数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探讨两者在ACS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12-2017-11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冠脉造影。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UA组,30例)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组(AMI组,26例)。采用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HPSE的表达水平,采用血细胞仪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以冠脉造影与SYNTAX评分评估冠脉病变程度。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ACS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外周血单核细胞与HPSE表达水平在ACS患者中存在增高趋势。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单核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与ACS发生独立相关。结论:HPSE可能参与ACS发病,白细胞计数可能为ACS的高危因素。 包海梅 王蒙琴 韩轩茂 蔺雪峰 周丽芹 宋俊铤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乙酰肝素酶 白细胞计数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11年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是一种造血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为血小板增多,ET患者血栓形成、进展为骨髓纤维化和转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危险性增加。尽管ET作为一种独特的临床综合征被人们认识已超过60年, 张冬霞 云雁 韩轩茂关键词: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急性白血病治疗前后骨髓中VEGF、CTGF mRNA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 RNA在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表达及治疗前后变化情况,研究其在白血病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的相互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 71例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对照组3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收集研究对象骨髓液单个核细胞,应用Real-time PCR方法对VEGF-C及CTGF m 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中VEGF-C、CTGF m 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呈正相关(r=0.709,P<0.05)。经1周期化疗后,达完全缓解患者及部分缓解患者与未治疗时比较,VEGF-C、CTGF m 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未缓解患者与初发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C、CTGF m RNA的表达在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不同程度各组及是否伴髓外浸润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C、CTGF在急性白血病发生发展中具有协同作用,共同参与了白血病的发生、浸润及转移,并且与白血病预后相关。 刘学文 白学琴 韩轩茂 贺其图 马宏杰 李静 李喆关键词:白血病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血管新生 膜联蛋白Ⅱ(Annexin Ⅱ)在白血病细胞中表达的研究 2012年 目的观察膜联蛋白Ⅱ(Annexin Ⅱ)在不同类型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方法研究组白血病40例,对照组20例。流式细胞仪检测白血病细胞表面膜联蛋白Ⅱ(Annexin Ⅱ)的表达。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semi-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测定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Annexin ⅡmRNA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白血病患者骨髓中白血病细胞表面Annexin Ⅱ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白血病患者骨髓中单个核细胞Annexin Ⅱ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均<0.05)。初发白血病中AML组细胞表面Annexin Ⅱ的表达及骨髓中单个核细胞Annexin ⅡmRNA的含量高于CML、CLL、ALL组(P均<0.05)。结论白血病细胞中Annexin Ⅱ表达增高;不同类型白血病表达水平不同,急性白血病,尤其是AML表达更加明显。 张冬霞 韩轩茂 云雁关键词:白血病 细胞 蛋白C基因多态性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lism,VTE)患者血浆 PC 活性变化,PC-1476A/T 和-1654C/T多态性在 VTE 和正常人中的分布;探讨 PC-1476A/T 和-1654C/T 多态性与血浆 PC 活性关系,及这2种多态性与VTE 相关性,以进一步研究 VTE 的发病机制。方法 95例VTE 患者和95健康对照者,应用发色底物法测定 PC 韩轩茂 任景芳 刘秀娥 杨林花关键词:基因多态性 静脉血栓栓塞症 活性变化 等位基因频率 发色底物法 白血病患者骨髓中CTGF、CYR61、VEGF-C、VEGFR-2mRNA、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2014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它们在白血病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初发白血病100例患者,26例完全缓解后急性白血病患者,30例对照者纳入本研究。收集骨髓单个核细胞,应用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白血病患者及对照者CTGF、CYR61、VEGF-C、VEGFR-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中上述4种因子mRNA、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白血病缓解后只有CTGF 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且CTGF mRNA表达在急性白血病不同骨髓增生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CTGF蛋白表达在白血病不同染色体核型组有差异(P<0.05),CYR61和VEGF-C蛋白表达在急性白血病不同程度骨髓增生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ML组CTGF、CYR61、VEGF-C mRNA和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CLL组CTGF和CYR6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在性别、髓外浸润等因素分组比较中,上述4种因子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均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关性分析中,白血病患者上述4种因子mRNA表达水平与骨髓原始细胞计数呈正相关(P<0.05),CTGF、CYR61、VEGF-C蛋白表达水平与其呈正相关(P<0.05)。除了VEGFR-2与骨髓原始细胞计数无相关性外,这些因子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骨髓原始细胞计数呈正相关。结论:CYR61、CTGF、VEGF-C和VEGFR-2 mRNA和蛋白表达在急慢性白血病中都有作用。在急性白血病(AML/ALL)中上述4种因子高表达,在CML中除了VEGFR-2外其他因子也高表达,多数因子的表达与骨髓原始细胞计数呈正相关。联合阻断这些相关的血管性因子可能对白血病靶向治疗有重要作用。 贺其图 白学琴 刘学文 徐宁 卢艳 张冬霞 李静 云雁 李志芹 韩海燕 韩轩茂 马宏杰 赵志英 贾国荣 李喆 袁晓俊关键词:白血病 CTGF CYR61 VEGFR-2 糖耐量异常合并脂代谢紊乱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分析 目的 观察糖耐量异常合并血脂代谢紊乱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病变血管支数,初步了解糖尿病前期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分布.方法 收集2009年至2012年经OGTT诊断为糖耐量受损患者41例,男30例,女11例,年龄50-78岁,... 宋俊挺 张柱 李阳 赵娜 杨婧 王蒙琴 蔺雪峰 韩轩茂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G1793A多态性与反复妊娠丢失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检测反复妊娠丢失妇女中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omocyste ine,Hcy)及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 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G1793A的多态性.方法选择不明原因的反复妊娠丢失达2次或3次以上妇女71例,有正常分娩史妇女93例作为对照组。用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测定同型半胱氨酸水平。MALD I-TOF质谱检测技术检测MTHFR G1793A的多态性。结果妊娠丢失妇女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4.58±8.45)μmol/L和(7.48±2.95)μmol/L,P<0.05。G1793A等位基因突变在患者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2%,3.8%,差异有显著性(P<0.05,RR 3.48)MTHFR G1793A多态性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反复妊娠丢失与高半胱氨酸血症密切相关,在中国MTHFR G1793A突变可能是反复妊娠丢失独立的危险因素。但MTHFR G1793A突变与高半胱氨酸血症未证实有相关性。 任景芳 郝琦蓉 韩轩茂 刘秀娥 王学峰 丁秋兰 杨林花关键词:妊娠丢失 同型半胱氨酸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多态性 静脉血栓栓塞症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的检测 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检测MTHFR基因1298A/C、1793G/A和1317T/C多态性在静脉血栓栓塞患者的分布,研究这些多态性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相关性。方法95例静脉血栓栓塞患者(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79例,肺栓塞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肺栓塞12例)和正常对照95名。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检测技术检测1298A/C、1793G/A和1317T/C多态性。结果1298A/C在正常人群中的分布AA、AC和CC分别为75.0%、23.9%和1.1%,A、C等位基因频率为87.0%和13.0%;1793G/A多态性在对照组的分布GG、GA和AA分别为85.0%、8.0%和1.0%,G、A等位基因频率为95.7%和4.3%。上述两基因多态性在对照组及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间频率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存在很强的连锁不平衡;所有研究对象未发现1317T/C突变。结论1298A/C、1793G/A和1317T/C多态性与静脉血栓栓塞症无相关性。 韩轩茂 任景芳 刘秀娥 侯丽虹 杨林花 郝斌 曹文东 王学峰 丁秋兰关键词:血栓栓塞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飞行时间质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