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敏
- 作品数:1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重庆市中山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成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病例筛选与防治对策探讨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中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病例筛选、诊断以及对本地区中老年男性骨质疏松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防治措施。方法对180例不同程度出现常见的骨质疏松症状的40岁以上成年男性,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进行骨密度(BMD)测定。按年龄段(10年)分组统计BMD值,观察各年龄段骨质疏松与骨折发生情况。结合病史及受检人群的社会、行为因素与疾病情况进行分析,提出病例筛选、诊断与防治措施。结果重庆地区4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出现常见的骨质疏松症状,或X片有骨质疏松改变,进行DXA检查骨质疏松症患者(T-score≤-2·5SD)的检出率较高。40岁到69岁期间的患骨质疏松症的男性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随年龄段上升呈缓慢增加趁势,70岁以后的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发生率明显增加(P<0·01)。男性人群中存在日常膳食钙摄入量低、活动锻炼少、嗜烟酒等不良行为因素影响较普遍;部分人患有可能影响骨代谢异常的重叠性疾病。结论40岁以后的成年男性临床出现常见的骨质疏松症状,X片检查提示骨质疏松改变,如果DXA骨密度测定T值低于-2·5SD,诊断为骨质疏松症较为客观。除高龄的因素外,成年男性人群中膳食钙含量低,缺少运动,不良嗜好,患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及环境因素等,都可能加快中老年男性骨矿物质的丢失过早患骨质疏松症。保持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与针对性的药物治疗都是重要的防治措施。
- 张泽均顾敏黄植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