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颜廷俊

作品数:92 被引量:265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化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21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5篇石油与天然气...
  • 13篇机械工程
  • 3篇化学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4篇井下
  • 13篇抽油
  • 11篇石油
  • 10篇应力
  • 8篇钻井
  • 7篇油管
  • 7篇油水分离
  • 7篇油田
  • 7篇抽油杆
  • 6篇在役
  • 6篇清砂
  • 6篇抽油机
  • 5篇油井
  • 5篇油水
  • 5篇有限元
  • 5篇射流泵
  • 5篇热采
  • 5篇采油
  • 4篇电动潜油
  • 4篇旋流器

机构

  • 78篇北京化工大学
  • 2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7篇中国石油大学...
  • 6篇中国石化
  • 4篇山东冠通管业...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中海油能源发...
  • 2篇海洋石油高效...
  • 2篇中国石油
  • 2篇胜利石油管理...
  • 2篇胜利石油化工...
  • 2篇中石化胜利石...
  • 2篇中海油能源发...
  • 1篇东营职业学院
  • 1篇北方交通大学
  • 1篇北京石油化工...
  • 1篇石油大学
  • 1篇内蒙古科技大...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作者

  • 92篇颜廷俊
  • 7篇王奎升
  • 5篇张帅
  • 5篇张杨
  • 4篇崔日
  • 4篇姜义忠
  • 4篇李增亮
  • 4篇刘宇
  • 4篇李天赐
  • 3篇张楠
  • 3篇张丽稳
  • 3篇聂炳林
  • 3篇李鹏
  • 3篇许彦玲
  • 3篇颜廷杰
  • 3篇张白茹
  • 3篇魏辽
  • 2篇马晓明
  • 2篇王刚
  • 2篇王亭沂

传媒

  • 16篇石油矿场机械
  • 15篇石油机械
  • 3篇北京化工大学...
  • 2篇工程塑料应用
  • 2篇机械强度
  • 2篇润滑与密封
  • 2篇钻采工艺
  • 2篇油气田地面工...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压力容器
  • 1篇轴承
  • 1篇化工装备技术
  • 1篇化工机械
  • 1篇摩擦学学报(...
  • 1篇机械研究与应...
  • 1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材料工程

年份

  • 4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8
  • 10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5
  • 7篇2004
  • 2篇2002
  • 2篇2000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抽油机减速箱输出轴扭矩的测试计算被引量:2
2002年
对游梁式抽油机减速箱输出轴扭矩的测量与计算进行了论述,给出了用遥测的方法测量抽油机减速箱输出轴扭矩的方法步骤。现场应用表明,此方法简单、方便、便携性好,非常适合油田野外的现场检测。
马俊生颜廷俊林治中
关键词:减速箱输出轴扭矩游梁式抽油机
低速降压涡轮配合空心轴流量调节的试验研究
1998年
低速降压涡轮配以空心轴的流量调节装置,可以降低涡轮钻具的工作转速,更好地配合牙轮钻头在较低的转速下工作。介绍了其工作原理、试验装置、试验流程及所测各项参数;试验了环流系数为11时的低速降压涡轮配以分流喷嘴内径为0、20、30和35mm4种不同的工况。试验在每种工况下保持流量不变,为便于数据分析,保持4种工况下的制动转矩基本相同。试验表明,195型涡轮在分流喷嘴内径不大于30mm时,确实起到了降低涡轮工作转速和增大扭矩储备的作用。
颜廷俊姜义忠吕大跃孙殿雨
关键词:涡轮空心轴流量控制涡轮钻井石油钻井
海上油井不停泵除砂清砂工艺及射流泵优化设计被引量:1
2017年
为解决海上油井采出液含砂对潜油电泵造成的磨损问题,提出了海上油井不停泵除砂清砂工艺。该工艺采用固液旋流除砂器进行油砂分离,使用射流泵将被分离出并沉淀在井底的砂砾清除出井底。依据某油井参数进行了结构初步设计,并通过正交试验及Fluent软件优选出了射流泵的最佳结构参数:面积比0.25、喉嘴距3.45mm、喉管长36.8mm、喷嘴锥角14°、喉管入口斜角60°。海上油井不停泵除砂清砂工艺既可延长潜油电泵检泵周期,又不占用平台空间,缓解了海上平台空间紧张的问题。
李天赐颜廷俊罗昌华沈琼
关键词:油井清砂射流泵
基于ANSYS5.4的A形井架结构综合分析被引量:16
2002年
以JJ30 0 / 4 3—A形井架为例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5 4对井架进行了模态、瞬态动力、稳定性等分析。在建模时 ,省略掉了人字架、井架各段销子连接处 ,没有考虑排满立根等情况 ;通过模态分析得出 ,井架结构前 3阶振型以侧向和前后振动为主 ,第 1、 2阶振型能反映出井架的整体振动 ;通过瞬态动力分析得出 ,在动力载荷作用下 ,井架以前后振动为主 ,上下振动幅值小于前后振动幅值 ;通过稳定性分析得出的数据与现场数据吻合。但力学分析方法还需与实验方法结合 。
李良李增亮颜廷俊
关键词:石油钻井设备有限元分析模态分析振动
基于失效模式的深海玻纤增强柔性管截面设计被引量:2
2017年
针对深海油气输送所使用的钢制管道存在耐腐蚀性差、质量大以及柔性小的不足,设计了具有耐腐蚀性强、质量轻、强度高、柔性好等优点的热塑性玻璃纤维(玻纤)增强聚乙烯柔性管,基于海深500 m油井油气输送用玻纤增强柔性管道中的抗压和抗拉增强层截面结构设计要求,通过有限元方法进行了多角度玻纤缠绕设计。结合DNVGL–RP–F119规范和美国船级社相关规范,首先根据柔性管受载工况进行了抗压层和抗拉层缠绕角度的设计,然后通过对抗压层、抗拉层在30 MPa内压、5 MPa外压和588 000 N拉力3种典型工况下的厚度试算以及90 MPa爆破压力校核,最终获得能够满足柔性管技术设计指标要求的增强层厚度为11.6 mm(90°玻纤缠绕抗压层8 mm,+30°玻纤缠绕抗拉层1.8 mm,–30°玻纤缠绕抗拉层1.8 mm)。与传统柔性管使用的单一缠绕角度设计方法相比,所设计的玻纤增强柔性管不需要经过多个工况强度校核进行大量缠绕角度和缠绕厚度试算以确定多种工况下的增强层最优缠绕角度和最少缠绕层数,因此计算量小、设计效率高。
潘俊颜廷俊李鹏丛日峰
关键词:深海
喷射泵气蚀现象试验分析被引量:8
1997年
对喷射系试验模型进行了调节混合液流量大小及改变喉嘴距长短两种工况的试验。在调节混合液流量的大小时,动力液的流量也相应变化,动力液通过喷嘴时的速度也发生变化,从而造成随混合液流量的减少,气蚀现象由强变弱直至完全消除。由三种不同的喉嘴距试验得出,增加喉嘴距,可使喷嘴与喉管间的环形过流面积增大,等量流体通过较大面积时的流动速度将更低,压力将更高,气蚀现象就更不易产生。根据试验及分析,考虑到既能保证喷射泵工作效率又尽可能减少气蚀,可定性取喉嘴距0<x<d。
孙殿雨颜廷俊陈如恒张来斌
关键词:石油开采喷射泵气蚀试验采油泵
矿化度含砂量对抽油杆油管偏磨影响及预防措施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针对我国东部油田特高含水期抽油杆/油管偏磨这一现象,在实验室的MG—2 0 0高速摩擦磨损实验机上进行了随油井产出液中含砂量以及矿化度的变化,抽油杆/油管的摩擦性能试验。试验表明,随产出液中含砂量以及矿化度的增加,抽油杆/油管的磨损率、摩擦系数增加。
颜廷俊王奎升
关键词:抽油杆油管偏磨含砂量矿化度
钢丝绳抽油杆接箍在粘性流体中的阻尼试验
2005年
钢丝绳抽油杆在油田现场使用时 ,由于必须要与光杆和加重杆联接 ,因此 ,两端有联接接箍。在试验室 ,利用水泵提供液体进行了接箍在稳定流动中的试验和抽油机带动钢丝绳及其接箍在液体中运行的不稳定流动试验 ,并用压力传感器测量了液体流经接箍时的压力损失。试验证明 ,两种流动都属于紊流 ,在稳定流动情况下 ,液体流经接箍造成的压降与雷诺数成二次方关系 ,通过拟合试验数据得出了摩阻系数与雷诺数之间的关系为λ =6×1 0 9Re-1 70 79;在不稳定流动情况下 ,摩阻系数与冲次之间的关系为λ =0 2 2 3n2 - 3 77n + 2 0 3 90。
颜廷俊王奎升颜廷杰朱红卫
关键词:钢丝绳抽油杆接箍
一种在役石油钻机和钻修机底座现场应力测试转盘载荷加载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役石油钻机和钻修机底座现场应力测试转盘载荷加载装置,属于石油钻修井设备领域,包括底座支承固定装置、连接钢丝绳、载荷加载装置以及转盘连接板等;转盘连接板与转盘固接;载荷加载装置包括动力部分、转换节、连接结...
谭波颜廷俊董建宇
基于ANSYS-LSDYNA的围压下粒子冲击破岩规律被引量:14
2012年
粒子冲击钻井是一种以粒子冲击破岩为主的新型钻井技术,在仿真分析中岩石的围压作用对模拟岩石真实的受力状态和力学响应至关重要。利用ANSYS-LSDYNA具有的"隐式-显式"序列求解方法,将围压作用简化为岩石内部的预应力效应,分析了岩石在围压作用下的冲击损伤破坏演化过程,进一步研究了有、无围压作用下粒子不同速度冲击破岩的规律。仿真结果表明:有围压作用的岩石破碎体积明显小于无围压作用的岩石破碎体积;随粒子入射速度的增加,岩石的破碎体积呈线性增大。
颜廷俊姜美旭张杨聂炳林
关键词:围压粒子冲击钻井ANSYS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