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颜野

作品数:36 被引量:122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肿瘤
  • 13篇切除
  • 13篇切除术
  • 11篇前列腺
  • 10篇腹腔
  • 10篇腹腔镜
  • 8篇前列腺切除
  • 8篇前列腺切除术
  • 5篇影像
  • 5篇诊治
  • 5篇手术
  • 5篇尿道
  • 5篇细胞
  • 4篇血管
  • 4篇前列腺肿瘤
  • 4篇外科
  • 4篇腺肿瘤
  • 4篇膀胱
  • 3篇多发
  • 3篇预后

机构

  • 35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自...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山西省中医院
  • 1篇中华医学会
  • 1篇奉节县中医院

作者

  • 36篇颜野
  • 29篇马潞林
  • 20篇邱敏
  • 19篇卢剑
  • 13篇田晓军
  • 12篇黄毅
  • 10篇陆敏
  • 10篇刘承
  • 10篇张树栋
  • 8篇张帆
  • 7篇刘茁
  • 6篇肖春雷
  • 5篇侯小飞
  • 4篇郝一昌
  • 4篇刘可
  • 4篇刘余庆
  • 3篇唐世英
  • 3篇王国良
  • 3篇何为
  • 2篇杨斌

传媒

  • 14篇北京大学学报...
  • 5篇中华泌尿外科...
  • 4篇中国微创外科...
  • 2篇中国高等医学...
  • 2篇现代泌尿外科...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男科学杂...
  • 1篇现代泌尿生殖...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7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U型卷积神经网络学习的前列腺癌影像重建模型在手术导航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基于U型卷积神经网络(U-shap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U-net)建立的前列腺磁共振图像自动化分割和重建3D模型对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进行术中认知导航的效果。方法:应用含有人工注释的共 5 000 张前列腺癌磁共振影像训练集,训练U-net,构建了一套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稳定高效的全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模型,对前列腺磁共振图像进行区域化、多结构和精细自动化分割,并将分割数据使用医学影像处理交互平台(Medical Image Interaction Tool Kit,MITK)自动重建,以STL格式输出建模信息,应用平板电脑在术中展示前列腺模型,进行认知导航。结果:基于201例前列腺癌患者的磁共振图像训练样本,在经典U-net基础上通过适应性改良,建立了一套结构简单、性能优秀的U-net,可以实现对前列腺、肿瘤、精囊腺、直肠等重要结构的单独分割,并进行三维可视化,直观地显示手术关键部位的结构关系和肿瘤侵犯程度。术中通过平板电脑同步展示3D模型,成功进行认知导航。结论:通过改良的U-net可以自动化完成前列腺磁共振图像的结构化分割,通过重建局部解剖部位的3D模型用于术中认知融合导航,可以达到肿瘤可视化、降低手术切缘阳性率、提高手术效果的作用。
颜野夏海缀李旭升何为朱学华张智荧肖春雷刘余庆黄华何良华卢剑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
穿刺活检单针阳性的前列腺癌手术策略选择及经验总结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分析穿刺活检单针阳性的前列腺癌患者行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协助选择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经直肠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单针阳性并且接受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共计53例,患者年龄(69.7±6.9)岁(54~81岁)。穿刺前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为(9.70±5.24)μg/L(1.69~25.69μg/L),前列腺体积为(50.70±28.39)mL(12.41~171.92 mL),穿刺Gleason评分6分、7分和≥8分者分别为39例(73.6%)、11例(20.8%)和3例(5.7%),临床分期T1期、T2期和T3期者分别为6例(11.3%)、44例(83.0%)和3例(5.7%)。按年龄、术前PSA水平、穿刺Gleason评分、单针肿瘤占穿刺组织百分比和临床分期等因素进行分组,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结果:术后Gleason评分6分、7分和≥8分者分别为20例(37.7%)、21例(39.6%)和10例(18.9%),另有2例(3.8%)为pT0;病理分期T0期、T2a期、T2b期、T2c期和T3期者分别为2例(3.8%)、9例(17.0%)、2例(3.8%)、29例(54.7%)和11例(20.8%);11例(20.8%)手术切缘阳性,10例前列腺包膜外侵犯(18.9%),1例(1.9%)精囊侵犯。术后肿瘤呈多灶状分布42例(79.2%),双侧分布37例(69.8%)。与术前穿刺Gleason评分比较,术后Gleason评分下降3例(5.7%),不变28例(52.8%),升级20例(37.7%),其中有2例(3.8%)为pT0;与临床分期比较,术后病理分期下降2例(3.8%),不变10例(18.9%),升级41例(77.4%)。根据术后病理分为微灶癌组(n=8)和非微灶癌组(n=45),经比较,两组单针肿瘤占穿刺组织百分比(≤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而年龄、前列腺体积、术前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rostate special antigen density,PSAD)和术前穿刺Gleaso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穿刺活检判断癌灶位于尖部的方法,假阴性率41.4%(12/29),假阳性率50.0%(12/24)。实际清扫淋巴结和保留性神经的病例,与根据术后病理再次判断方�
郝一昌颜野张帆邱敏周朗刘可卢剑肖春雷黄毅刘承马潞林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
术前及术后膜性尿道长度与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控尿功能恢复的相关性
2022年
目的:探讨术前及术后膜性尿道长度(membranous urethral length,MUL)与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LRP)后控尿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前列腺腺癌并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LRP的患者69例,患者均于LRP术前及术后行磁共振检查。术前MUL定义为前列腺尖部尿道至阴茎球部尿道之间的距离,术后MUL定义为膀胱颈口至阴茎球部尿道之间的距离,MUL留存比定义为术后MUL占术前MUL的百分比。所有患者均行腹膜外LRP,自术后第1个月起每月对患者的控尿功能恢复情况进行随访,以全天不需要使用尿垫为控尿功能恢复标准。应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术后3个月控尿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法绘制LRP术后患者控尿功能恢复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各组间术后控尿功能恢复曲线的统计学意义。结果:69例患者平均年龄(71.4±8.6)岁;穿刺前平均前列腺特异抗原(23.40±30.31)μg/L;术前磁共振测量前列腺体积(prostatic volume,PV)为12.20~128.48 mL,平均(39.48±22.73)mL;术前MUL为5~22 mm,平均(13.0±3.3)mm;术后MUL为4~22 mm,平均(12.3±3.4)mm;MUL留存比为80%~100%,平均93.9%±6.2%。LRP术后3个月和12个月69例患者控尿率分别为57.9%(40/69)和97.1%(67/69)。单因素分析表明,PV(P=0.028)、术前MUL(P<0.001)和术后MUL(P<0.001)是LRP术后3个月尿失禁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MUL<13 mm是LRP术后3个月尿失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Log-rank检验提示,术前MUL≥14 mm、术后MUL≥13 mm和MUL留存比≥94%的患者术后控尿功能恢复分别优于术前MUL<14 mm、术后MUL<13 mm和MUL留存比<94%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术前MUL、术后MUL和MUL留存比与LRP术后控尿功能恢复存在相关性,术后MUL较短是术后3个月尿失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张帆陈曲郝一昌颜野刘承黄毅马潞林
关键词:前列腺切除术
近红外荧光靶向探针用于前列腺神经血管束术中成像
2023年
目的:研究近红外荧光靶向探针ICG-NP41在大鼠体内实验中对前列腺周围神经血管束(neurovascular bundles,NVB)的成像效果。方法:构建近红外荧光靶向探针ICG-NP41,建立Sprague-Dawley大鼠(250~400 g)NVB体内成像的动物模型,利用本团队自主研发的近红外二区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进行大鼠体内试验,采用ImageJ及Origin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处理,利用GraphPad Prism对荧光信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计算探针用于NVB成像的信背比(signal to background ratio,SBR),探索有效的给药剂量及成像时间,并对成像结构进行石蜡病理切片及HE染色。结果:除对照组大鼠(n=2)外,两组尾静脉注射ICG-NP41的大鼠(n=2)均在给药后2 h、4 h后于NIR-Ⅱ荧光模式下拍摄到右侧NVB中的海绵体神经。给药后2 h和4 h,2 mg/kg组大鼠的海绵体神经在荧光模式下的平均SBR分别为1.651±0.142和1.619±0.110,均高于白光模式(1.111±0.03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mg/kg组大鼠的海绵体神经在荧光模式下的平均SBR分别为1.168±0.066和1.219±0.118,均高于白光模式(1.081±0.0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2 h和4 h,2 mg/kg和4 mg/kg组大鼠的海绵体神经在荧光模式下的平均SBR均高于对照组(SBR=1),2 mg/kg组的平均SBR均高于4 mg/kg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半高宽法测量神经的平均直径约为(178±15)μm。石蜡切片HE染色可见右侧盆腔大神经节。结论:近红外荧光靶向探针ICG-NP41能够用于大鼠前列腺周围NVB的术中实时成像,为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实时定位NVB提供了一种可供转化的有效手段。
张展奕张帆颜野曹财广李长剑邓绍晖孙悦皓黄天亮管允鹤李楠陆敏胡振华张树栋
关键词:分子影像吲哚菁绿前列腺切除术勃起功能障碍SPRAGUE-DAWLEY大鼠
前列腺突入膀胱与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切缘阳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突人膀胱与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切缘阳性及基底部切缘阳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8年4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70.4±7.8)岁,其中6l例≥70岁,49例<70岁;穿刺前中位PSA 12.23(0.78~110)ng/ml,其中PSA<10,10~20、>20 ng/ml者分别为44,36,30例;穿刺Cleason评分6.7,≥8分者分别为27,35,48例;临床分期T,期73例,T,期37例;中位前列腺体积38.16(11.83~163.36)ml,其中前列腺体积<30,30~50、>50 ml者分别为31,47,32例。前列腺突入膀胱长度(IPPL)定义为MRI检查矢状位测量突入膀胱前列腺组织顶点至膀胱基底部的垂直距离;IPPL术前中位值3(0~27)mm,其中72例<5 mm,38例≥5 mm。所有患者均行腹膜外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记录患者切缘情况及阳性切缘位置等。采用x^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切缘阳性和基底部切缘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术后切缘阳性42例(38.1%),其中基底部切缘阳性25例(22.7%)。x^2检验结果显示临床分期(P<0.001),IPPL(P=0.038)与术后切缘阳性有关,将临床分期、穿刺Gleason评分,IPPL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T,期(P<0.001)是切缘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x^2检验结果显示临床分期(P<0.001),IPPL(P=0.00I)与术后基底部切缘阳性有关;将临床分期、穿刺Gleason评分、IPPL.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T,期(P<0.001)和IPPL≥5 mm(P=0.009)是基底部切缘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接受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前列腺癌患者,临床分期为T,期是切缘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分期为T,期和IPPL≥5 mm是术后基底部切缘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张帆郝一昌杨斌颜野王国良肖春雷张树栋黄毅马潞林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切缘阳性前列腺切除术腹腔镜手术
鉴别复杂性肾囊性占位良恶性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分析
2022年
目的通过比较肾囊性占位的术前临床与影像学特征,探索肾囊性占位恶性变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9年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手术治疗的BosniakⅡ~Ⅲ级肾囊性占位患者,收集术前临床、影像学和术后病理资料,先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与肾囊性恶性占位术前相关的因素,再进行多因素分析探究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结果总共纳入240例患者,良性肾囊肿有203例,恶性37例;男性149例,女性91例;Bosniak分级Ⅱ级有174例,ⅡF级有40例,Ⅲ级有26例;最初行肾囊肿去顶术者201例,行肾部分切除者31例,行肾癌根治术者8例。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提示,与肾囊性占位恶性变相关的因素包括年龄(P=0.005)、体质指数(BMI,P=0.024)、血红蛋白(HGB,P=0.024)、占位大小(P=0.010)、有无钙化(P=0.001)、平均CT值(P=0.004)和Bosniak分级(以Ⅱ级为参照)。计算ROC曲线下面积为0.958,模型的灵敏度为0.865,特异度为0.945。结论本次建立了预测肾囊性占位恶性变的模型,分析了与复杂性肾囊性肿物恶性相关的因素,可以为复杂性肾囊性肿物的鉴别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覃子健颜野刘承张树栋马潞林
关键词:肾囊肿肾恶性肿瘤BOSNIAK分级影像学特征
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的诊治经验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及后腹腔镜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的4例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的资料,男3例,女1例。年龄34~67岁,平均53岁。病程7 d~3个月,平均1.5个月。4例均为体检偶然发现,无症状。专科查体均为阴性。肿瘤位于左、右侧各2例。 B超检查示2例为实性,2例为囊实性,表现为低回声、高回声或混合回声,血流信号不丰富。增强CT检查均有强化,其中1例有钙化。 MRI检查为混杂不均信号。肿瘤大小2.3~4.5 cm,平均3.0 cm。4例均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术中探查2例为囊实性,2例为实性。游离肾动脉及肾肿瘤后,阻断肾动脉,完整切除肿瘤并缝合肾盂和肾实质创面。结果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37~191 min,平均157 min。肾动脉阻断时间15~35 min,平均22 min。术中出血量10~100 ml,平均45 ml,均未输血。术后住院时间6~8 d,平均7 d。病理检查:囊实性和实性肿瘤各2例,镜下观察可见均匀的肿瘤细胞核离开基底侧呈线状排列。免疫组化染色检查:CAⅨ、CK7、34 E12均为阳性,CD10、P504S、CD117为阴性。病理诊断均为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其中3例为WHO/ISUP分级1级,1例为2级。术后随访4~30个月,平均14个月,4例均无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是肾癌的一种新亚型,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是治疗此类型肾癌的有效方法,本病预后相对较好。
邱敏卢剑马潞林陆敏赵磊侯小飞王国良邓绍晖颜野
关键词:后腹腔镜
一期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切除术的安全性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一期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根治性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7年6月13例膀胱癌合并肾盂或输尿管病变的资料。男8例,女5例。年龄55~82岁,平均71.5岁。术前均明确为膀胱癌,4例T1N0M0(膀胱多发肿物),8例T2N0M0,1例T2N1M0。考虑合并输尿管占位6例,膀胱肿物累及输尿管口引起肾积水5例,肾萎缩伴积水4例。长期透析3例,肾移植术后2例。ASA分级Ⅰ级1例,Ⅱ级8例,Ⅲ级4例。先行后腹腔镜患肾及输尿管切除(左侧8例,右侧4例,双侧1例),再经腹腔行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女性同时切除子宫,男性切除前列腺,1例同时切除尿道。尿流改道方式:3例透析者未行尿流改道,2例肾移植术后者行Brick膀胱术,余8例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结果手术顺利,其中1例切除肾脏时因粘连较重中转开放。中位手术时间466(337~587)min,出血量250(50~1000)ml,6例输血,中位输血量400(400~1200)ml,中位术后住院时间16(8~28)d。术后病理均为膀胱癌,其中11例尿路上皮癌(低级别1例,高级别10例,1例合并原位癌,1例合并前列腺癌),2例原位癌。除膀胱外,累及输尿管4例,肾盂1例,肾盂、输尿管1例,肾盂、输尿管及尿道1例,其中左侧5例,右侧1例,双侧1例。中位随访22(1~72)个月,2例死亡,11例存活。结论一期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根治性切除是治疗膀胱癌合并肾盂或输尿管病变的有效方式,虽然肿瘤分级高、分期晚、手术时间长,但预后尚可。
邱敏颜野段波侯小飞马闰卓卢剑王国良张树栋黄毅马潞林
关键词:腹腔镜膀胱输尿管多发肿瘤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巨大(≥8cm)肾错构瘤的技巧探讨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巨大(≥8 cm)肾错构瘤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技巧。方法 2012年1月~2016年4月对14例≥8 cm肾错构瘤行完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术中将肾脏游离后,寻找凸出肾脏表面的肿物,沿肾脏表面分离并将肿物翻起至基底部,分离并阻断肾动脉,距肿瘤基底部0.5 cm用剪刀楔形切除肿物及部分肾组织,缝合肾实质。结果手术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13~312 min(平均176 min),肾动脉阻断时间7~44 min(平均26.7 min),出血量20~600 ml(平均155 ml),术后住院时间4~14 d(平均7 d)。术后病理均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术后1例出现肺部感染,对症治疗后好转。14例随访3~54个月(平均21.5月),无复发。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巨大肾错构瘤安全有效,手术中充分暴露术野,将肿物游离出基底部再阻断肾动脉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采用带倒刺的可吸收线缝合创面是有效的止血手段。
邱敏田晓军卢剑唐兴国颜野侯小飞马潞林
关键词: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后腹腔镜
窄带成像技术辅助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arrow band imaging,NBI)辅助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8年1~4月我科对12例膀胱肿瘤行NBI辅助TURBT,术中用白光和NBI分别对膀胱进行检查,切除可疑病灶。结果术中发现8例单发肿瘤,4例多发,肿瘤最常分布于膀胱三角区(25%)、左侧壁(35%)及右侧壁(20%)。与初次电切相比,复发肿瘤多为扁平病变,NBI较白光下看到的肿瘤数量更多或范围更大。病理均为尿路上皮癌,8例低级别,4例高级别。术后住院2~12 d,平均4.6 d,未见明显并发症。12例术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膀胱镜,随访3~6个月无复发。结论 NBI辅助TURBT是治疗非浸润性膀胱癌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对于影像学不能发现的复发膀胱癌。膀胱三角区及侧壁是肿瘤的易发部位,术中应注意观察。
邱敏颜野田晓军刘可辛跃蒋凤茹卢剑侯小飞刘承马潞林
关键词:窄带成像膀胱肿瘤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