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瑜
-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华女子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之我见——将社会主义荣辱观熔铸在我们的校园内
- 2006年
- 良好的道德建设和价值观念是一个社会长远发展的脊梁和灵魂。作为将来承担祖国复兴伟业的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八荣八耻”的提出为我们培养合格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标准。将荣辱观教育落实到校园中,首先要摆正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同时采取各种措施和途径,比如推行制度和机制,打造品质学校;发挥课堂及其他活动的作用,加强教育与管理,营造文化校园;内化荣辱自我教育,从点滴小事做起。
- 马瑜
- 关键词:荣辱观
- 知识分子“过劳死”与人的“异化”被引量:6
- 2005年
- 导致知识分子“过劳死”的科研、写作等脑力劳动,实际上已不再是知识分子“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与“确证”,而是其“本质力量”的“异化”即人的“异化”。对于知识分子个体而言,要避免“过劳死”悲剧,固然有赖于各种客观环境的改善,但更取决于他们自己的主观努力。
- 马瑜
- 关键词:知识分子过劳死主观原因
- 基于变量统计分析的女性创业者影响因素研究
- 2020年
- 随着创新创业的风潮持续深化发展,女性创业者的作用和潜力都得到前所未有的激活,越来越多的女性在自身擅长的领域内实现了创业梦想。然而现有研究缺乏对影响女性创业的具体研究,特别是关于性别特征和个性特征在影响创业方面的研究很匮乏。本文从影响女性创业者创业的影响因素出发,在充分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模型,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重点分析性别因素和个性特征因素对女性创业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 刘小兵马瑜
- 关键词:创业动机社会性别
- 构建文化取向的本土女性心理学初探
- 2011年
- 女性心理学挑战传统心理学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成为当代心理学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女性心理学的研究中缺乏本土取向,缺乏文化因素,缺乏性别视角,本土女性心理学的研究还没有发展起来。通过分析社会性别与中国文化的关系,透过中国近代性别视角的转换来理解对女性人格建构的社会心理需求。基于上述分析,提出构建本土女性心理学的三个角度:以中国文化为依托,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女性心理学的构建中;注重女性的主体性,推动女性性别意识的觉醒。本土女性心理学的构建将使人们更好地认识性别差异、女性心理和两性关系。
- 胡艳红王献蜜马瑜
- 关键词:女性心理学文化因素社会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