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超

作品数:52 被引量:117H指数:7
供职机构:福建省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3篇渔业
  • 10篇海域
  • 9篇群落
  • 8篇渔业资源
  • 8篇群落结构
  • 8篇近海
  • 6篇渔场
  • 5篇多样性
  • 5篇稚鱼
  • 5篇仔稚鱼
  • 4篇定置张网
  • 4篇鱼礁
  • 4篇渔业生物
  • 4篇生物学
  • 4篇生物学特性
  • 4篇秋季
  • 4篇人工鱼礁
  • 4篇资源密度
  • 4篇闽南-台湾浅...
  • 4篇闽南近海

机构

  • 52篇福建省水产研...
  • 2篇全国水产技术...
  • 2篇厦门海洋职业...
  • 1篇集美大学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厦门医学院

作者

  • 52篇马超
  • 48篇刘勇
  • 41篇徐春燕
  • 37篇沈长春
  • 30篇蔡建堤
  • 20篇庄之栋
  • 9篇叶孙忠
  • 4篇吴建绍
  • 4篇罗冬莲
  • 3篇叶泉土
  • 3篇杨芳
  • 2篇葛辉
  • 2篇陈方平
  • 2篇吴立峰
  • 2篇赵文武
  • 1篇刘智禹
  • 1篇林琪
  • 1篇苏国强
  • 1篇姜双城
  • 1篇陈晓婷

传媒

  • 10篇渔业研究
  • 8篇福建水产
  • 5篇生态学报
  • 4篇2015年福...
  • 3篇中国水产学会...
  • 2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国水产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水产科技情报
  • 1篇水产科学
  • 1篇海洋学报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台湾海峡
  • 1篇河北渔业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浙江海洋大学...
  • 1篇2016年中...

年份

  • 4篇2023
  • 7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9篇2013
  • 2篇2012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闽南近海定置张网甲壳类渔获物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根据2012年1-4月、7-12月监测调查资料,分析了闽南近海定量张网甲壳类渔获物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定置张网甲壳类有25种,隶属于2目8科15属.其中虾类16种、蟹类7种、虾蛄类2种.种类组成以对虾科...
刘勇马超徐春燕沈长春
关键词: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
文献传递
闽东北海域假长缝拟对虾种群分布格局强度被引量:1
2017年
以负二项参数、Mrisita指数、平均拥挤度、聚块指数和扩散系数为种群分布格局强度指标,分析了闽东北海域假长缝拟对虾(Parapenaeus fissuroides Crosnier)种群分布格局强度,探讨了种群分布格局强度生态学意义及其影响因子。结果显示:假长缝拟对虾种群聚集强度和聚块性夏季最强,其余依次为秋季、春季和冬季,平均拥挤度夏季最大,其次是秋季、冬季,春季最小,扩散程度春季最大,其次是冬季、秋季,夏季最小。负二项参数和Mrisita指数表征种群聚集强度,聚块指数体现种群斑块的组成形式,个体平均拥挤度指数反映平均个体实际的拥挤程度,扩散系数反映种群扩散程度。饵料浮游动物是影响假长缝拟对虾种群聚集强度的主要因子,种内竞争是影响假长缝拟对虾种群扩散程度的主要因子。
蔡建堤徐春燕叶孙忠庄之栋马超刘勇陈梅芳沈长春
福建中南部近海四种主要作业蟹类种类组成及其分布特点被引量:2
2014年
蟹类是福建海区重要的经济渔获种类之一。本文基于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进行的蟹类调查资料,分析了福建中南部近海四种捕捞作业渔获物中蟹类的种类组成和分布特点。结果表明:福建中南部近海海域有蟹类94种,隶属16科、53属,以亚热带和热带的暖水性种为主,与南海关系最为密切,而与黄、渤海关系较为疏远。从蟹种分布区域看,这些蟹类在浅海均有分布,其中26.6%的蟹类既分布于浅海又分布于潮间带。从蟹种个体大小看,福建海区蟹类多数属于中小型种类。高强度捕捞加剧了对蟹类资源的破坏,因此需要调整捕捞作业结构,拓展外海蟹类捕捞作业,开展资源动态监测和苗种放流增殖工作,并实施TAC管理制度。
沈长春马超刘勇徐春燕叶泉土
关键词:蟹类
钓鱼岛北部海域光诱敷网渔业资源调查被引量:4
2014年
根据2012年7—10月在钓鱼岛北部海域开展的光诱敷网渔业调查资料,结合社会调查数据和以往在该渔场的相关调查资料,着重调查研究了该海域光诱敷网渔业的生产状况、渔获种类、主要渔获种类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结果表明,钓鱼岛北部海域光诱敷网作业渔场面积约3.09×105km2,7—10月旺汛期渔船生产规模可达200多艘,平均日产5.08 t,光诱敷网作业方式捕捞效果良好,几乎常年均可作业生产,生产渔船经济效益普遍较佳,单船旺汛期产值180×104元左右、单船旺汛期盈利40多万元;渔获种类共有27种,其中鱼类有23种、头足类有4种;主要渔获种类为鲐鱼(Pneumatophorus japonicus)、扁舵鲣(Auxis thazard)、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和枪乌贼类,分别占总渔获产量的36.8%、27.9%、16.2%和7.8%,这些品种都属于生命周期短、生长速度快、资源补充量相对较大的经济种类,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较为合理。
马超沈长春刘勇徐春燕
关键词:渔业资源
九龙江口春秋季鱼类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特征被引量:9
2014年
根据2013年春季(4月)和秋季(11月)在九龙江口开展的鱼类资源调查资料,分析该海域鱼类的种类组成、区系特点和数量分布的季节变化等。调查结果显示,九龙江口春秋季鱼类有41种,隶属于11目25科35属,其中以鲈形目最多,有19种,占鱼类总种数的46.3%;调查海域鱼类适温性以暖水性种类为主(占65.9%)、分布水层以底层和近底层种类(合占85.4%)居多;春季优势种有条纹斑竹鲨(Chiloscyllium plagiosum)、叫姑鱼(Johnius belengerii)、粒突鳞鲬(Onigocia tuberculatus)和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秋季优势种有条纹斑竹鲨、何氏鳐(Raja hollandi)、小眼魟(Dasyatis microphthalmus)、凤鲚(Coilia mystus)、半滑舌鳎和焦氏舌鳎(Cynoglossus joyneri),春秋季优势种均以经济鱼种为主。调查海域春秋季的鱼类渔获率分别为4.85 kg/h和6.40 kg/h。春秋季的鱼类生物量均以峿屿岛附近海域为高。
刘勇沈长春马超徐春燕
关键词:鱼类
闽东北海域中华管鞭虾种群聚集特性被引量:7
2017年
以负二项参数、平均拥挤度和聚块指数为种群分布格局强度指标,分析了闽东北海域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种群聚集特性,探讨了种群聚集特性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中华管鞭虾种群聚集强度较强,个体平均拥挤度较高,种群主要集中于少数团聚的斑块,不同季节种群聚集特性差异显著,春季,种群聚集强度较强,个体平均拥挤度最低,种群主要由单一团聚的斑块组成;夏季,种群聚集强度较弱,个体平均拥挤度高,种群主要由4个斑块组成;秋季,种群聚集强度最弱,个体平均拥挤度较低,种群主要由7个斑块组成;冬季,种群聚集强度最强,个体平均拥挤度最高,种群主要由单一团聚的大斑块组成。随着个体生长速度的增大,种群呈现扩散的趋势,饵料浮游动物生物量和底层水温是影响种群聚集强度的主要因子。
蔡建堤徐春燕马超刘勇庄之栋陈洁沈长春
关键词:中华管鞭虾
渔场重心信度测算及渔场重心修正理论构建——以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二长棘鲷为例被引量:2
2015年
渔场重心是表征渔场位置的重要参数,准确掌握渔场重心,对判断鱼类洄游路线、确定中心渔场、表征鱼群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渔场重心计算采用的是固定物体重心计算方法,然而运动的鱼类和固定物体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由固定物体重心计算的渔场重心能否体现鱼群分布特征,值得深入研究。渔场重心信度是用于度量由固定物体重心计算的渔场重心表征鱼群分布特征的能力,体现渔场重心的可信程度,而渔场重心修正是为了提升渔场重心表征鱼群分布特征的能力,提高渔场重心信度,以准确掌握渔场重心。以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二长棘鲷(Parargrops edita Tanaka)为例,采用渔场重心、几何中心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为参数,首次建立了渔场重心信度测算及渔场重心修正理论和方法,分析了渔场重心信度,研究了渔场重心修正方法和渔场重心的分布特征,旨在从更精细地水平上掌握二长棘鲷渔场重心,为生态智慧在渔业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应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结果表明:(1)二长棘鲷渔场重心信度各月变化在0.12—1.00,平均值0.67,均方差0.31,各月渔场重心可信度波动较大,12月份和2月份渔场重心信度最大为1.00,鱼群对称和均匀分布于渔场重心,渔场重心可信度最高,3—8月份渔场重心信度低于0.70,鱼群在渔场重心周围的对称性和均匀度差,渔场重心可信度差,其中3月份渔场重心信度最小为0.12;(2)渔场重心信度不仅反映了渔场重心可信程度,还体现了鱼群在渔场重心周围的分布特征,可作为研究鱼群分布特征的重要参数,渔场重心信度低于0.70,渔场重心需要修正;(3)渔区修正系数用于判别鱼群所在渔区是否排除,通过去除渔区修正系数小于0.5的鱼群,能保留85%以上的鱼群数量,提高渔场重心信度0.70以上;(4)修改后的渔场重心变化规律较�
蔡建堤陈方平吴建绍刘勇沈长春马超吴立峰
关键词:二长棘鲷闽南-台湾浅滩渔场
福建中南部近海四种主要作业蟹类种类组成及其分布特点
蟹类是福建海区重要的经济渔获种类之一.本文基于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进行的蟹类调查资料,分析了福建中南部近海四种捕捞作业渔获物中蟹类的种类组成和分布特点.结果表明:福建中南部近海海域有蟹类94种,隶属16科...
沈长春马超刘勇徐春燕叶泉土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
文献传递
闽江口及附近海域春夏季鱼类群落结构特征
2022年
根据2021年3月、5月、7月和8月福建闽江口及附近海域4个航次的拖网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该海域鱼类群落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优势种及多样性特征。结果显示,调查海域共捕获鱼类104种,隶属于13目46科71属,其中鲈形目种类最多,有50种,鲱形目次之,有16种;暖水性鱼类占70.19%,底层、近底层鱼类合占69.23%;鱼类优势种有凤鲚(Coilia mystus)、二长棘鲷(Parargyrops edita)、斑鱼祭(Konosirus punctatus)等14种,多数鱼种仅是1~2航次的优势种,季节性差异明显;鱼类资源平均质量密度和数量密度分别为667.10 kg·km^(-2)和71.91×10^(3) ind·km^(-2),夏季明显高于春季;鱼类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海区均值为2.622,处于较好水平。
刘勇马超赵文武翁祖桐徐春燕庄之栋蔡建堤谢少卿沈长春
关键词:鱼类资源密度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
东山湾渔业生物群落结构及生物量分布特征被引量:5
2018年
根据2016年4月(春季)和10月(秋季)东山湾拖网定点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东山湾渔业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生物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调查共获取渔业生物128种,其中鱼类88种、虾类9种、蟹类19种、口足类4种、头足类8种,主要以暖水性种类为主;春季渔获物优势种为斑鱼祭(Clupanodon Punctatus)、黄吻棱鳀(Thrissa vitirostris)和短吻鲾(Leiognathus brevirostris)等3种,秋季则为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青鳞小沙丁鱼(Sardinella zunasi)、食蟹豆齿鳗(Pisodonophis cancrivorus)、矛形梭子蟹(Portunus hastatoides)、黄吻棱鳀和赤鼻棱鳀(Thrissa kammalensis)等6种,优势种季节更替明显;春、秋季渔业生物群落质量平均资源密度指数分别为214. 91 kg·km-2和265. 19 kg·km-2,数量平均密度指数分别为12. 51×103尾·km-2和12. 02×103尾·km-2,渔业资源有衰减趋势;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平均值为5. 112,Shannon-Wiener种类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2. 179,Pielou种类均匀度指数平均为0. 635,春季均明显低于秋季,生物多样性处于较低水平。
叶孙忠罗冬莲罗冬莲刘勇蔡建堤刘勇马超杨芳
关键词: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生物量分布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