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超

作品数:9 被引量:18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海相油气勘探前瞻性项目国土资源部地质大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核科学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3篇志留纪
  • 2篇地层学
  • 2篇地质
  • 2篇地质意义
  • 2篇志留系
  • 2篇古气候
  • 2篇藏南
  • 1篇导热
  • 1篇导热性能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学研究
  • 1篇地裂缝
  • 1篇地区志留系
  • 1篇地台
  • 1篇地震
  • 1篇地质处置
  • 1篇性能研究
  • 1篇旋回
  • 1篇旋回地层
  • 1篇旋回地层学

机构

  • 9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四川省冶金地...

作者

  • 9篇马超
  • 3篇王巍
  • 2篇苏文博
  • 1篇张传恒
  • 1篇李志明
  • 1篇高林志
  • 1篇陈曦
  • 1篇李林
  • 1篇赵慧静
  • 1篇黄永建
  • 1篇李录
  • 1篇田彦林
  • 1篇武振杰
  • 1篇王成善
  • 1篇张涛
  • 1篇黄永健
  • 1篇周锡强
  • 1篇秦松
  • 1篇张磊

传媒

  • 2篇地球科学(中...
  • 2篇地学前缘
  • 1篇中国科学(D...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1
  • 3篇2009
  • 2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四川旺苍志留系鲕粒灰岩特征及地质意义被引量:5
2011年
近期在川西北旺苍地区早志留世南江组中首次发现了鲕粒灰岩.它们多以10cm左右的薄层夹持在页岩或粉砂质泥岩中,沉积相分析显示该段地层总体应属于均斜缓坡沉积体系.说明这些鲕粒是由异地搬运而来,在旺苍附近可能会存在相当规模的鲕粒滩.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其中的鲕粒类别单一,鲕粒紧密排列,并呈现一定程度的压缩变形,局部壳层呈锯齿状,也指示这些鲕粒曾经历过高能分选和搬运,以及压实成岩作用等.氧碳同位素测试显示,这些鲕粒灰岩沉积时的古温度大体为25~31℃,表明早志留世的上扬子地台应处于中低纬度干热或温暖的古气候带.除去古气候及古地理学方面的意义,当前鲕粒灰岩的发现还为该区油气勘探提供了重要的储层信息.
秦松张涛苏文博王巍马超
关键词:古气候志留纪上扬子地台
粉碎花岗岩与膨润土混合材料热传导性能研究
随着核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运用,如何安全处置核工业产生的大量核废物己成为当今重要研究课题。目前,地质处置被普遍认为是最可行的高放废物处置方法,采用多重屏障系统(工程屏障和天然屏障),缓冲材料是工程屏障的组成部分。膨润土因...
马超
关键词:高放废物地质处置膨润土花岗岩导热性能
文献传递
华北中元古界雾迷山组地震驱动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41
2007年
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是确定古地震存在的关键证据之一.拒马河流域野三坡地区雾迷山组中识别出2个软沉积物变形事件层,分别位于雾迷山组的底部、岩性段Ⅰ的顶部.典型的变形构造有丘槽构造、水压破碎构造和液化脉构造.丘槽构造可进一步分成2类:一是发育于潮坪带、伴生液化构造、且槽内充填原地沉积物的Ⅰ型丘槽构造;一是发育于斜坡带、无液化构造伴生、常被地震海啸沉积覆盖的Ⅱ型丘槽构造.水压破碎构造伴生流化砾岩坨、底辟沙侵和塌陷断裂.液化脉可划分出侧向滑移和水压破裂2种.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形态、位态及发育层位特征表明,它们的驱动机制最有可能是地震活动.迄今,已发现的雾迷山组震积岩大多沿燕辽裂谷西缘控盆断裂分布,指示软沉积物变形与西缘控盆断裂间存在密切的成因联系.据此,进一步探讨了这些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地质意义.
张传恒武振杰高林志王巍田彦林马超
关键词:中元古界雾迷山组古地震震积岩
北京高丽营地裂缝成因研究
地裂缝灾害的发生近年来有加剧的趋势,北京地区位于大华北地裂缝带上。地裂缝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在人口稠密的地区对人民心理也产生一定消极影响。直接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工程建设、城市规划、生命线工程、土地利用等,其发生发展受到...
马超
关键词:地裂缝
文献传递
色度学方法的深时研究:以藏南贡扎剖面白垩系赛诺曼/土仑阶为例被引量:6
2009年
色度学方法在揭示未固结或半固结沉积物沉积时的古气候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但成岩或成岩后演化对原岩成分的改造使得其在已成岩岩石中的应用还不多。文中以藏南定日贡扎剖面白垩系晚赛诺曼阶到早土仑阶的98件岩石样品为研究对象,应用色度学方法,并结合镜下观察和主量元素分析,得到以下的主要结论:(1)对样品的CIE1976L*a*b*色度空间分析显示,L*与a*的变化趋势呈镜像对称,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可识别出半周期分别为9.2m和1.8m的两个主周期;而L*与b*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2)色度指标与主量元素的相关性分析表明,L*值与碳酸盐含量正向相关,b*值可能主要与Mn元素含量相关,L*和b*可以对古海洋化学条件做出一些制约;a*受粘土矿物含量制约,反映了古气候的变化。
李林周锡强黄永建马超
关键词:色度学古气候藏南白垩系
上扬子地区志留系生态地层格架及其初级生产力的初步探讨
华南地区的志留系是我国志留系的标准地区,近几十年来的研究已取得了许多成果。但这些主要集中在岩石地层、生物地层等方面,生态地层学研究相对比较薄弱,尤其是不同相区的生态地层格架以及初级生产力估算等更是空白。 本次工作自南向北...
马超
关键词:志留纪生态地层学生境型初级生产力
文献传递
藏南晚白垩世旋回地层学研究:以定日贡扎剖面为例被引量:5
2009年
旋回地层学是提高地质年代标尺精度的一种重要方法。特提斯海相沉积是旋回地层学研究的良好对象,与西特提斯比较,东特提斯的旋回地层学研究程度较低,第四纪之前的研究精确度有待进一步的提高。西藏南部广泛出露海相白垩系,其中定日贡扎剖面出露的上白垩统尤为连续和完整。在对贡扎剖面野外观察及其层束厚度测量的基础上,通过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分析该地层蕴含的地球轨道周期,得到了与理论值较为接近的结果:偏心率周期,409.2ka/周期(E1),127.9ka/周期(E2),93ka/周期(E5);斜率周期,51.2ka/周期(O1),40.9ka/周期(O2),38.9ka/周期(O2)。在功率谱分析过程中,利用层束和超层束组的关系进行了调谐的处理,并比较调谐前后结果,来确定调谐的重要性,证明该地层沉积速率的变化:地层由老至新,其沉积速率的变化趋势整体为由小变大,变化范围为0.86~2.53cm/ka。进一步对比东西特提斯和其他地区研究结果,证明东西特提斯海相沉积在外形、成因和所蕴含的轨道周期的一致性,地球轨道周期变长与理论值变化的一致性。最后给出了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马超王成善陈曦黄永健
关键词:藏南晚白垩世旋回地层学
中国东北中生代岩浆岩岩石大地构造背景分析
中国东北地区中生代经历了古太平洋、蒙古—鄂霍茨克洋构造域的演化与制约,形成了不同期次的岩浆活动。本文系统的总结了中国东北地区中生代火成岩的U-Pb锆石年龄、岩石组合、空间分布规律、地球化学特征,来探讨中国东北地区中生代的...
马超
关键词:中生代岩浆岩构造环境
文献传递
华南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岩系时空展布的主控因素及其启示被引量:111
2007年
在回顾五峰组-龙马溪组两个地层单位沿革并重申其定义与划分基础上,重建了华南五峰组-龙马溪组及其相关地层序列的区域地层框架.根据这一框架中奥陶-志留纪黑色笔石岩系的穿时性、以及相关地层序列纵向演化特征与岩石圈板块挠曲模式的联系,结合所发现钾质斑脱岩源岩的板块汇聚背景,以及该阶段海平面升降与黑色岩系对应关系,提出控制该阶段华南黑色岩系的时空展布格局的主要因素有两个,即该阶段自南东向北西的华夏地块与扬子地块幕式汇聚过程所产生的岩石圈板块挠曲-周缘前陆盆地的同向迁移,以及该阶段两次全球性的三级海平面变化快速上升阶段所导致的缺氧及欠补偿水体.本文认为,要在华南奥陶-志留纪(包括其他断代)寻找其他可能的烃源岩层位,可能要首先考虑类似背景下这两种因素综合作用所导致的快速沉降及深水缺氧的沉积环境.
苏文博李志明Frank R.EttensohnMarkes E.JohnsonWarren D.Huff王巍马超李录张磊赵慧静
关键词:黑色页岩全球海平面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