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海龙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土壤
  • 2篇针茅
  • 2篇植物系统
  • 2篇坡地
  • 2篇黄土高原
  • 2篇交错带
  • 2篇本氏针茅
  • 1篇氮素
  • 1篇典型林地
  • 1篇有机碳
  • 1篇砂岩
  • 1篇水蚀
  • 1篇水蚀风蚀交错...
  • 1篇碳通量
  • 1篇土壤-植物系...
  • 1篇土壤呼吸
  • 1篇土壤全氮
  • 1篇土壤碳
  • 1篇土壤碳氮
  • 1篇土壤团聚体

机构

  • 5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5篇高海龙
  • 4篇张兴昌
  • 2篇邱莉萍
  • 2篇王辽宏
  • 1篇魏孝荣
  • 1篇王俊鹏
  • 1篇张燕江
  • 1篇刘建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4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典型草地生态系统CO2交换对刈割的响应被引量:5
2020年
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刈割是实现草地资源合理利用的主要管理措施,但其对草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影响过程和机理尚不清楚。以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典型草地为研究对象,设计刈割和对照两种处理,于2013—2015年对生态系统碳通量各组分,土壤温度和水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生态系统碳通量季节性变化均呈明显的单峰模式,以夏季最高,春秋季节最低,但不同组分峰值出现的时间有所不同。刈割使整个试验期土壤呼吸增加了17%,但对总初级生产力(GEP)、生态系统呼吸(Re)和净初级生产力(NEE)的影响不显著。GEP和NEE在正常降水年(2014)高于干旱年(2015),而且其对刈割的响应与降水年型有关。在正常降水年,刈割后GEP和NEE显著减低,而在干旱年显著增加。这些结果表明,降雨年际变化是造成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碳通量变化的主导因素,而刈割增大了这一生态系统的土壤碳排放。
张燕江邱莉萍高海龙刘建魏孝荣张兴昌
关键词:刈割土壤呼吸碳通量黄土高原
一种改性砒砂岩及制备和应用方法
本发明属于砒砂岩改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改性砒砂岩及制备和应用方法,所述改性砒砂岩由砒砂岩和氯化铝制成,其中砒砂岩与氯化铝的质量比为0.0135:1~1:1;本发明为减弱砒砂岩的负电性,引入铝改性方法,可减弱砒砂岩的负电...
甄庆王俊鹏辛军伟王瑜张兴昌高海龙
文献传递
农牧交错带本氏针茅坡地土壤-植物系统磷素分布特征被引量:13
2013年
明确农牧交错带草坡地土壤-植物系统磷素分布特征对于草坡地生态系统磷素管理、空间分布和磷素流失预测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研究针对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本氏针茅坡地,分析了草坡地土壤-植物系统磷素沿坡面的分布特征,并且从不同空间尺度研究了土壤-植物系统磷素的空间结构特征,以揭示农牧交错带草坡地土壤-植物系统磷素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随坡位的降低,草坡地植物生物量、植物磷素含量和储量均逐渐增加,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在坡上部和坡中部相近,且均低于坡底部;这些变量的变异系数均以坡底部最小。植物磷素含量和土壤全磷的变异系数由坡顶向下依次为34.25%、25.98%、10.02%和24.05%、15.27%、10.85%,表明坡底部土壤-植物系统磷素分布相对均匀。各变量的最佳拟合模型在3个分析尺度上均保持一致,植物生物量和土壤速效磷的最佳拟合模型为指数模型,土壤全磷以球状模型拟合效果最佳,而植物磷素以高斯模型拟合效果最好。随分析尺度的增加,块金常数、块金效应逐渐增大。植物磷素含量在5、10、15 m 3个尺度上的块金常数和块金效应依次为0.010、0.010、0.011和7.9、8.5、8.9,即样点间的空间依赖性逐渐减弱,空间相关性减弱。这表明农牧交错带草坡地土壤-植物系统磷素在不同尺度上空间结构比较稳定,属中等或强空间相关性,其空间变异主要来源于结构性因素。
王辽宏邱莉萍高海龙张兴昌
关键词:土壤-植物系统农牧交错带
水蚀风蚀交错带土壤-植被系统氮素空间变异特征
2014年
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本氏针茅草坡地土壤—植物系统氮素沿坡面的分布,并从不同空间尺度研究了土壤—植物系统氮素的空间结构特征,以揭示水蚀风蚀交错带草坡地土壤—植物系统氮素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坡位的降低,草坡地植物生物量、植物氮含量和储量均逐渐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在坡上部和坡中部相近,但均低于坡底部;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沿坡面呈先降低而后在坡底部迅速增加的变化趋势。这些变量的变异系数除硝态氮和铵态氮以坡中部最小外,均以坡底部最小,表明坡底部土壤—植物系统氮素分布最为均匀。各变量的最佳拟合模型在3个分析尺度上均保持一致,且随分析尺度的增加,块金常数、块金效应逐渐增大,样点间的空间依赖性逐渐减弱,空间相关性减弱。表明水蚀风蚀交错带草坡地土壤—植物系统氮素在不同尺度上空间结构比较稳定,属中等或强空间相关性,其空间变异主要来源于结构性因素。
高海龙王辽宏张兴昌
关键词:水蚀风蚀交错带
黄土高原西部典型林地土壤碳氮分布特征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也是我国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和国土整治重点实施区域之一。长期生态环境建设使得黄土高原西部地区出现大面积的森林,它们在区域水土保持、环境治理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本研究以黄...
高海龙
关键词:土壤团聚体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黄土高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