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建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篇合金
  • 5篇铸态
  • 5篇微合金
  • 5篇微合金化
  • 5篇摩擦磨损性能
  • 5篇合金化
  • 4篇腐蚀性
  • 3篇铝青铜
  • 3篇复合微合金化
  • 2篇镍铝青铜
  • 2篇锰黄铜
  • 2篇耐腐蚀
  • 2篇耐腐蚀性
  • 2篇耐腐蚀性能
  • 2篇抗腐蚀
  • 2篇抗腐蚀性
  • 2篇抗腐蚀性能
  • 2篇黄铜
  • 1篇时效
  • 1篇时效处理

机构

  • 6篇江苏大学

作者

  • 6篇魏建
  • 6篇许晓静
  • 5篇陈树东
  • 4篇潘励
  • 4篇侍国防
  • 1篇邓平安
  • 1篇吴瑶
  • 1篇范亚洲

传媒

  • 2篇有色金属工程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稀有金属
  • 1篇铸造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年份

  • 3篇2014
  • 3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含镁、锶、钛和硼铸态锰黄铜的组织与性能被引量:2
2013年
试制了一种含镁、锶、钛和硼的新型铸态锰黄铜,测试并分析了其显微组织、硬度、均匀腐蚀性能、电化学腐蚀性能、摩擦磨损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与未微合金化铸态锰黄铜(Cu-38.74Zn-0.81Al-1.25Mn-0.72Fe-0.22N)i相比,镁、锶、钛和硼复合微合金化铸态锰黄铜(Cu-37.72Zn-1.36Al-1.53Mn-0.7Fe-0.17Ni-0.079Mg-0.014Sr-0.023Ti-0.0048B)的α相显著细化,由块状变为针状或点状,其硬度由HV154.8提高到HV172.8;由于组织细化降低了贯通腐蚀通道产生的概率,均匀腐蚀速率下降了8.3%,自腐蚀电位由-0.382 77 V升高到-0.236 26 V;硬度的提高以及组织的细化使其摩擦系数下降了11.9%;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提高了12.1%、41.4%和7.8%(微合金化锰黄铜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522.3 MPa、297 MPa和24%)。
魏建许晓静陈树东侍国防
关键词:锰黄铜微合金化耐腐蚀性能摩擦磨损性能
锶钛硼复合微合金化铸态锰黄铜组织与性能被引量:1
2014年
研究锶、钛和硼复合微合金化铸态锰黄铜的金相组织、硬度、均匀腐蚀性能、电化学腐蚀性能以及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与未微合金化铸态锰黄铜相比,锶、钛和硼复合微合金化的铸态锰黄铜相组成未发生变化,仍由基体α相+κ相组成,但α相和κ相均明显细化,且κ相分布更加均匀。微合金化铸态锰黄铜硬度由154.8 HV提高到188.3 HV,抗均匀腐蚀性能和电化学腐蚀性能明显改善,在3.5%NaCl水溶液下腐蚀速率分别降低9.8%和11.4%,耐磨性提高,合金摩擦因数降低8.3%。
侍国防许晓静陈树东魏建潘励
关键词:锰黄铜微合金化抗腐蚀性能摩擦磨损性能
锶钛硼复合微合金化铸态高锰铝青铜的组织与性能被引量:7
2013年
研究锶、钛和硼复合微合金化的铸态高锰铝青铜的金相组织、硬度、抗均匀腐蚀性能以及耐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与未微合金化的铸态高锰铝青铜相比,锶、钛和硼复合微合金化的铸态高锰铝青铜相组成未发生变化,仍由基体α相+K相组成,但α相和K相均明显细化,且K相分布更加均匀,合金的硬度由169.7 HV提高到215.1 HV,在3.5%NaCl水溶液中腐蚀速率分别降低5.6%和11.4%,合金的摩擦系数降低8.4%。
楚满军许晓静陈树东潘励魏建伺国防
关键词:高锰铝青铜微合金化抗腐蚀性能摩擦磨损性能
含Sr7085铝合金挤压棒材的时效处理被引量:1
2014年
通过硬度、电导率测试、晶间腐蚀及剥落腐蚀试验探究含Sr 7085铝合金(Al-8.0Zn-1.8Mg-1.6Cu-0.15Zr)挤压棒材强化固溶后,采用不同的时效制度对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T6峰值时效(121℃×24 h)处理后,硬度较高,为208.42 HV0.2,但电导率低;硬度相当条件下,三级(RRA)时效处理后,合金电导率较双级T7x时效处理合金的低;经(121℃×5 h+163℃×7 h)双级T7x时效处理后,合金综合性能最优,硬度为195.69 HV0.2,电导率为35.03%IACS,晶间腐蚀深度为250μm,剥落腐蚀等级为EA级;经121℃×5 h+163℃×32 h双级T7x时效处理后,合金抗腐蚀性能最优,电导率41.23%IACS,晶间腐蚀深度为144μm,剥落腐蚀等级为PC级。
魏建许晓静吴瑶邓平安范亚洲
关键词:7085铝合金时效晶间腐蚀剥落腐蚀
锆微合金化铸态镍铝青铜的组织与性能被引量:8
2014年
通过硬度测试、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XRD)、均匀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实验以及微动摩擦实验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锆微合金化铸态镍铝青铜的硬度、组织、均匀腐蚀性能、电化学腐蚀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与未微合金化铸态镍铝青铜(Cu-8.87Al-5.22Fe-4.48Ni-1.08Mn-0.53Zn)相比,锆微合金化铸态镍铝青铜(Cu-9.92Al-5.24Fe-4.43Ni-1.07 Mn-0.52Zn-0.045Zr)的相组成没有显著变化,都由α相、β相(高温相)和κ相(包括κI,κII,κIII和κIV)组成,但α相、κIII相和κIV相显著细化。锆微合金化铸态镍铝青铜的硬度由HV212.1提高到HV229.3,比未微合金化铸态镍铝青铜高8.1%,晶粒细化且呈弥散分布是硬度提高的主要原因。由于腐蚀优先发生在共析区域(α+κIII相)内,组织细化降低了该区域腐蚀长通道产生的概率,使得锆微合金化铸态镍铝青铜在3.5%NaCl水溶液中的均匀腐蚀速率和电化学腐蚀速率分别降低到0.022954754和0.26193 mm·a-1(分别降低了5.3%和8.45%);硬度提高、组织细化以及位错强化作用使得锆微合金化铸态镍铝青铜的摩擦系数降低到0.022(降低了12.7%)。
许晓静陈树东潘励魏建侍国防
关键词:镍铝青铜微合金化耐腐蚀性能摩擦磨损性能
钪、锆和锶复合微合金化铸态镍铝青铜的显微组织与性能被引量:4
2013年
采用硬度测试、金相观察、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及腐蚀和摩擦实验的方法,研究钪、锆和锶对铸态镍铝青铜的硬度、组织、耐腐蚀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微合金化铸态镍铝青铜(Cu-8.57Al-5.3Fe-4.6Ni-1.07Mn-0.63Zn)相比,钪、锆和锶复合微合金化铸态镍铝青铜(Cu-9.97Al-5.4Fe-4.52Ni-1.05Mn-0.62Zn-0.045Zr-0.029Sr-0.057Sc)的相组成没有显著变化,都由α相、β相(高温相)和κ相组成,且各相均显著细化,合金硬度从212.1HV提高到240.7HV;由于组织细化,合金内优先发生腐蚀的共析组织(α+κⅢ相),其腐蚀通道产生概率降低,从而在3.5%NaCl水溶液中的均匀腐蚀和电化学腐蚀速率分别降低了.2%和17.8%(微合金化后的腐蚀速率分别为0.023 mm/a和0.231 mm/a);摩擦因数降低了23.4%(微合金化后的摩擦因数为0.019 3)。
许晓静陈树东楚满军潘励魏建侍国防
关键词:镍铝青铜微合金化显微组织摩擦磨损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