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继洲
- 作品数:30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中国现代文学史写作的“读图”趋势
- 2017年
- 全民读图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编撰与出版的影响是无法忽视的。作为文学史陈述问题的一种方式,图像叙事通过赋予图像一种言说的能力,正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写作中开拓一个视觉文化的场域。图像通过符号化形成新的文学史话语逻辑,重置文学史意义生成的中心,并与文字并驾齐驱构建中国现代文学史图文一体的意义生成空间。图像叙事借助雅俗互现、多元共生祛除中国现代文学史写作的精英化之魅,但是自身显然也存在着一些无法超越的局限。
- 魏继洲唐琼琼
-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史读图时代图像叙事雅俗共赏
- “觉醒”与“解放”的距离——“五四”个人文学观反思被引量:2
- 2019年
- 五四时期的"个人的崛起"应在"觉醒"与"解放"之间作出区分。在对各种权威的反叛中,个人被唤醒并试图去感知自我差异化的"心理体验"以及置于这种差异之上的个体价值。新旧交错的时代为个人提供了价值多元、较少强制的文化氛围,但是从觉醒到解放的进程远非一帆风顺,因为预期中的解放没有如期到来,取而代之的却是梦醒了无路可走的茫然。究其原因,这一时期被建构的个人观念仍然歧义丛生,并因缺乏规范而存在一些先天性的方法论缺陷。
- 魏继洲
- 关键词:觉醒脱节
- 钱玄同与现代小说批评话语
- 2011年
- 现代小说批评话语的构建曾经是《新青年》同人的重要议题,钱玄同积极参与并因其基于语言的小说批评而独树一帜。他把国语建设与文学创作贯通起来,以明清迄于民初的小说创作为主要批评对象,指出其"肤泛语"与"过火语"的充斥,剖析其语言之所以缺乏质感的内在原因,并把批评锋芒直指其文学趣味中的复古倾向。现代小说发展的第一步是翻译,第二步是新作,而鼓动鲁迅为《新青年》撰稿则是其小说批评话语的具体实践。
- 魏继洲
- 关键词:钱玄同小说批评
- 言说、意义及其关联——简论语言秩序与民族性格的统一性被引量:3
- 2004年
- 族群文化所建构的整体性为解读文学言说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视角。个人的言说看似零散实际却有规可循 ,因为它始终接受着语言秩序隐秘地引导。语言秩序与民族性格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统一性 ,二者在族群文化提供的广泛领域内相互促生、融合 。
- 魏继洲
- 关键词:族群文化民族性格
- 与生活对话——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当代性
- 2006年
- 与生活对话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崇高理想,平民化一向被认为是走向生活的有效选择,但是百年文学的发展表明平民化的对象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厘清。是精英或者大众?是对抗还是认同?总之重新切入当下的生活是中国现代文学尚未完成的使命,而完成这一使命需要中国现代文学给自身一个正确的定位,并有效地调整姿态,改变策略。
- 魏继洲
- 关键词:现代文学平民化
- 质疑意义:《故事新编》的思维与言说被引量:4
- 2006年
- “五四”白话文运动是一场意义深刻的语言范式革命,鲁迅的思想探索与文体试验对于推动这一场革命自有非比寻常的意义。在对死亡之阴影逐渐攫取飞扬之生命的细微体验中,晚年的鲁迅强烈而真切地感受到了个人与世界之张力。《故事新编》确立了关于个人与世界之关系的广泛的质疑性思维模式,对生存的意义进行了严肃认真的思索,同时也完成了一种质疑性的意义表达方式的建构。
- 魏继洲
- 关键词:《故事新编》
- 探访意义:“五四”白话文的诗学建构
- 2005年
- 文言的衰微为白话提供了必要的活动空间,在文言文的废墟上“五四”白话文运动顺理成章地建构了“五四”白话文诗学。“五四”白话文学在语言范式革命的推动下确认了自我的本质特征,从文学语言、文体形式与文学观念三个维度初步完善了关于自我与世界的言说方式,“五四”新文学也因此成为一种根基深厚的存在。
- 魏继洲
- 关键词:白话文运动诗性
- 周作人散文文体特色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周作人的散文体式具有变中求胜的不确定性,但这并不意味全无描述它的可能。周作人散文从外在形式上看是散漫随意的,随意中却遵循着某种共同的生成规律;从抒情形态上看是沉郁内敛的,内敛中也有个人感情的明确传达。究其原因,周作人的散文理念是相当博杂多源的,而博杂中却又贯穿着统一的指向,概而言之这一指向即散文抒写的真实简明。
- 魏继洲
- 关键词:周作人散文
- 五四新文化运动言说语境中的“偏激”修辞——以钱玄同等为中心
- 2010年
- 以钱玄同为代表的五四新文化先驱"反传统"的"偏激",一方面表明了五四先驱对于传统的基本态度,另一方面,这也是他们一种在斗争中的表达策略。其实,五四新文化运动好似一场关乎生死存亡命运的群体大辩论,新旧阵营分别属于辩论的正反方。既为大辩论,为了取得辩论的效果,就应该采取辩论所需要的表达方式,"偏激"就成为正方辩手所采取的最佳表达方式之一,而这显然是一种特定言说语境中的修辞策略,不可作脱离特定语境的僵化式理解。在具体操作实践的层面,五四先驱对传统文化多采取辨证取舍的态度,既有批判,也有肯定,既有破坏,也有建设。新时期以来,学术界出现了"重评五四"的思想潮流,一些学者对五四的文化激进主义作出严厉批评,但如果能还原到特定历史现场和言说语境,把"偏激"视为五四先驱所运用的一种具有修辞性质的表达策略,那么,我们对五四先驱的文化激进主义的评价也许就不会过于苛刻。
- 古大勇魏继洲
- 关键词:反传统偏激修辞策略钱玄同
- 规范化与开放性——关于民族地区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被引量:1
- 2011年
-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始终不曾放弃规范化的努力,但是规范化并非没有负面影响,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文学变迁丰富性的流失在日常教学中正日益加剧。规范化须与开放性有机结合,丧失开放性的规范化与画地为牢毫无二致。民族地区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须尝试向本土文化开放,如此则庶几可以使课堂教学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 魏继洲
- 关键词:开放性民族地区中国现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