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鲍智

作品数:18 被引量:41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心力衰竭
  • 4篇衰竭
  • 3篇心绞痛
  • 3篇心脏
  • 3篇型心
  • 3篇型心绞痛
  • 3篇右室
  • 3篇绞痛
  • 2篇多普勒
  • 2篇多普勒评价
  • 2篇心病
  • 2篇心动图
  • 2篇心肌
  • 2篇心尖
  • 2篇心尖部
  • 2篇心尖部起搏
  • 2篇心脏血流
  • 2篇心脏血流动力...
  • 2篇血流
  • 2篇血流动力学

机构

  • 17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8篇鲍智
  • 9篇李江津
  • 7篇马树人
  • 2篇徐琢
  • 2篇田晓沂
  • 2篇蒙涛
  • 2篇崔建和
  • 2篇于昆
  • 2篇蒙涛
  • 1篇翟顺生
  • 1篇张学锋
  • 1篇张喜文
  • 1篇杨静
  • 1篇杨静
  • 1篇张媛媛
  • 1篇曹加淮
  • 1篇徐明
  • 1篇边容
  • 1篇谢雄伟
  • 1篇徐海燕

传媒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广东医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淮海医药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承德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6
  • 2篇200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
2008年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筛选适宜行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的患者32例,在经胸超声心动图监测下行封堵手术,术后TTE随访评价疗效。结果:32例患者均在TTE引导下成功完成封堵治疗,封堵术后即刻分流消失或存在微少量分流。结论: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的术前筛选、术中监测和术后疗效评价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徐明鲍智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封堵术
组织多普勒评价右室心尖部起搏和右室间隔部起搏对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旨在观察右室心尖部起搏和右室间隔部起搏对心室激动顺序、心室收缩的同步性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病窦综合征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实施右室心尖部起搏和右室间隔部起搏,每起搏部位各20例。于术后3个月,利用组织多普勒速度-时间曲线分别测量室间隔及左室各壁的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的收缩达峰时间,测量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结果:右室间隔部起搏时CI、SV、LVEF均比右室心尖部起搏显著增加,收缩达峰时间显著缩短且一致性好(P<0.05)。右室间隔部起搏的同步性GSCA显著高于右室心尖部起搏。结论:右室间隔起搏接近正常的房室和心室激动顺序,较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起搏部位。
马树人蒙涛鲍智李江津徐琢
关键词:组织多普勒起搏部位心室同步
华法林治疗2型糖尿病伴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2006年
陆丽萍朱军沈华丽鞠云枫鲍智
关键词:华法林糖尿病心绞痛
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与前降支病变的相关性和介入治疗疗效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和冠状动脉前降支病变的相关性和介入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入选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和运动平板试验中明确频发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部分患者伴有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动速)共142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106例符合介入指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结果频发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提示冠心病患者前降支病变,介入治疗对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治疗有效。结论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为冠心病前降支病变的危险因素,介入治疗可作为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的病因治疗。
鲍智边容邱建军翟顺生谢雄伟
关键词: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前降支病变介入治疗
腺苷和运动试验201T1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女性冠心病价值比较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对比腺苷试验和运动试验201T1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女性冠心病的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观察138例女性冠心病疑似病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腺苷试验组和运动试验组,每组69例,分别进行201T1心肌灌注显像,并在1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按心肌缺血严重程度与缺血范围分析,冠状动脉造影按主要血管狭窄程度(〉50%为冠心病)分析。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腺苷和运动试验对女性冠心病的诊断灵敏度、准确性、阴性预测值和假阳性率。2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结果腺苷试验方法对女性冠心病诊断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88.2%(45/51)、72.7%(16/22)和88.4%(61/69);运动试验组分别为91.7%(44/48)、66.7%(8/12)和81.2%(52/64),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71,n714,0.249,P〉0.05)。腺苷试验组假阳性率低于运动试验组[11.1%(2/18)与50.0%(8/16),P=0.023]。结论对于女性冠心病患者,腺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与运动试验心肌灌注显像同样有效,且腺苷试验的诊断假阳性率低。
李江津马树人蒙涛鲍智崔建和
关键词:发射型计算机腺苷铊放射性同位素
D-二聚体、Hs-CRP检测在华法林治疗2型糖尿病伴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临床研究
2005年
目的:研究D-二聚体、Hs-CRP水平的变化在指导华法林治疗2型糖尿病伴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52例D-二聚体、Hs-CRP均增高的患者52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观察他们的INR、心绞痛缓解时间及消失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心肌梗死、脑出血、脑梗死、PCI或CABG等心血管事件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缓解时间、消失时间明显缩短,和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从3月始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到第24月,两组共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分别为16和58次,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ACS不同时期CRP和D-二聚体有波动性,并以此,指导短期华法林抗凝治疗取得明显疗效,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鲍智朱军陆丽萍
关键词:D-二聚体C-反应蛋白心绞痛糖尿病华法林
基于临床路径的案例教学法在心内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2021年
分析基于临床路径案例教学法于心内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01月-2021年02月在本院心内科开展临床实习的60名医学生,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中30例归为对照组(予以传统带教法),余下30例归为观察组(采取基于临床路径案例教学法),对比两组教学效果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理论知识、操作能力、病例分析及综合素质得分及教学满意度均高出对照组(P<0.05)。结论:心内科临床实习带教中采取基于临床路径案例教学法能提升教学效果及学生满意度,值得采用。
张刚于昆张喜文张东营鲍智
关键词:心内科案例教学
辛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用。方法将126例首次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辛伐他汀治疗组63例和常规治疗组63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辛伐他汀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服辛伐...
蒙涛马树人鲍智李江津于昆
关键词:辛伐他汀慢性心力衰竭深静脉血栓高凝状态
文献传递
辛伐他汀预防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26例首次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辛伐他汀治疗组63例和常规治疗组63例。辛伐他汀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服辛伐他汀20 mg,1次/晚,治疗12周后监测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心功能情况。结果辛伐他汀治疗组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4.8%),常规治疗组17例(2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辛伐他汀治疗组治疗后血栓前状态(PTS)标志物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有效预防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蒙涛马树人鲍智李江津于昆
关键词:心力衰竭静脉血栓形成辛伐他汀
△RP间期在鉴别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测量发作心动过速时△RP间期在鉴别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类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12例有发作时心电图、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明确并成功行射频消融术的PSVT患者,测量发作心动过速时RPV1、RPⅢ、△RP间期,比较不同类型PSVT患者RPV1、RPⅢ、△RP间期差异。结果心动过速发作时RP间期≥110 ms的93例患者均为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RPV1间期≤80 ms的103例患者均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在93例RP间期≥110 ms患者中,其中△RP间期≥40 ms的5例患者均为后间隔旁路,而<20 ms的59例患者均为非后间隔旁道。RP间期90 ms≤RPV1<110 ms的77例患者中,△RP间期≥40 ms的12例患者均为AVRT,其中后间隔旁道11例,非后间隔旁道1例。△RP间期<20 ms的29例患者中,2例为AVRT,均为非后间隔旁道,27例为AVNRT。结论心动过速发作时△RP间期有助于鉴别后间隔旁路和AVNRT。
鲍智翟顺生边容秦菘
关键词: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