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伟继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乡村
  • 2篇三农
  • 2篇服务三农
  • 2篇高校
  • 1篇大学生
  • 1篇地方农业
  • 1篇地方农业高校
  • 1篇胜任力
  • 1篇实践教学
  • 1篇数字技术
  • 1篇数字乡村
  • 1篇农业
  • 1篇农业高校
  • 1篇组合评价
  • 1篇熵权
  • 1篇熵权法
  • 1篇校服
  • 1篇教育
  • 1篇计算机
  • 1篇计算机导论

机构

  • 4篇江西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黄伟继
  • 3篇彭莹琼
  • 1篇王映龙
  • 1篇何火娇
  • 1篇肖志勇

传媒

  • 2篇智慧农业导刊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现代农业研究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CDIO的计算机导论实践教学模式探讨被引量:2
2013年
本文分析了早年江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计算机导论》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软件产业需求为指导和基于CDIO思想的《计算机导论》实践教学模式,然后对该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该实践教学模式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是对江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
肖志勇王映龙何火娇黄伟继
关键词:计算机导论CDIO实践教学
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农业高校服务三农人才培养研究被引量:12
2022年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新农村全面建成的新契机,涵盖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诸多方面,需集全社会之力共同推进。地方农业高校应该发挥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激发农村全面发展潜力,谱写新时代农村建设的新篇章。本文从地方农业高校的视角解析了乡村振兴战略,并对地方农业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思路进行整理,提出地方农业高校应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完善成果传化机制与大力发展“耕读教育”,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支撑和人才保障。
邓泓蔡欣彭莹琼何雯洁黄伟继
关键词:服务三农地方农业高校
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的掣肘与突破路径
2024年
党的二十大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在农村。数字乡村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虽然农村地区推广数字技术虽然已经取得成效,但是农村数字基础设备薄弱、农民数字化意识不高、乡村数字人才稀缺、高校教育模式匹配度不高和网络安全等问题严重影响到数字技术对乡村振兴的赋能效应。因此,该文从数字乡村政策、提升数字化意识、培养数字化人才、保障乡村网络安全和改革高校教育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推进乡村数字建设、实现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参考借鉴的经验。
邓泓王祖明何雯洁黄伟继彭莹琼
关键词:数字技术高校教育数字乡村
乡村振兴战略中基于熵权法的大学生服务“三农”胜任力组合评价
2025年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服务“三农”胜任力日益成为提升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该文构建一套基于熵权法的大学生服务“三农”胜任力组合评价体系,涵盖品质、能力、动机和知识等多个维度的14个评价要素。通过文献分析与理论研究,识别出大学生在服务“三农”过程中应具备的关键能力及支持要素。研究结果表明,团队管理能力、个性特征、社会经验、服务“三农”动机和心理素质等要素对提升大学生的服务“三农”胜任力起到决定性作用。最后,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与发展路径,以促进大学生在乡村振兴中的有效参与和贡献。
邓泓孟凡鸿黄伟继何雯洁彭莹琼
关键词:熵权法组合评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