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彦
- 作品数:31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创新学者攀登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一株孢囊杆菌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孢囊杆菌及其应用。一株可降解聚氨酯塑料和捕食病原菌的黏细菌孢囊杆菌CC21,其保藏号为GDMCC No:62206。本发明所述的孢囊杆菌CC21能够降解Impranil DLN和PBA‑PU出现透明圈,并...
- 崔中利李周坤张蕾陈雪黄彦叶现丰
- 一种淀粉分支酶及其基因、含有该基因的工程菌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淀粉分支酶及其基因、含有该基因的工程菌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的淀粉分支酶基因,该基因全长为1881bp,G+C含量为68.4%,编码626个氨基酸,其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编码的蛋白质氨...
- 崔中利李周坤陈晓培夏丞垚黄彦
- 一种珊瑚球菌及其应用
- 本发明属于应用微生物学领域,涉及一种珊瑚球菌及其应用。一株珊瑚球菌(Corallococcus coralloides)EGB,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日期为2012年12月17日,保藏号为CCTCC NO:M...
- 崔中利李周坤黄彦
- 文献传递
- 一株捕食植物病原细菌的叶柄粘球菌及其在细菌性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捕食植物病原细菌的叶柄粘球菌及其在细菌性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一株拮抗植物病原细菌的粘细菌BS,保藏号为CCTCCNO.M2017496。本发明所述的叶柄粘球菌BS通过捕食的方式抑制白菜软腐病菌、马蹄莲软...
- 崔中利李周坤王婷罗雪黄彦
- 文献传递
- 一种新的β-1,6-葡聚糖酶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β-1,6-葡聚糖酶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新型的属于糖苷水解酶系的β-1,6-葡聚糖酶基因,其核苷酸序列为:SEQ?ID?NO.1,所编码的外膜型糖苷水解酶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为:SEQ?ID?...
- 崔中利李周坤张碧滢叶现丰黄彦
- 文献传递
- 一种新型中温α-淀粉酶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中温α-淀粉酶的应用。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的α-淀粉酶AmyM在处理淀粉制备富含麦芽六糖糖浆方面的应用。其中,所述的糖浆组分组成为:麦芽四糖以上低聚糖含量50%以上;麦芽三糖含量8-...
- 崔中利李周坤黄彦
- 文献传递
- 一种粘细菌来源的淀粉分支酶及其基因,含有该基因的工程菌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粘细菌来源的淀粉分支酶及其基因,含有该基因的工程菌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的淀粉分支酶基因,其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编码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利用该基因构建的工程菌...
- 崔中利叶现丰刘威黄彦李周坤
- 以黏细菌为基础的微生物生理学教学内容革新及教学模式探索
- 2024年
- 微生物生理学是重要的微生物学专业基础课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微生物生理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微生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必须更新,以体现学科前沿最新成果,适应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作者通过2年的课程建设,构建了以黏细菌为载体的“兴趣引导—理论传授—社会实践—综合考评”课程教学与评价体系;组织开展了以“黏细菌与农业应用”为话题的实践调查与互动讨论会。本文将课程教学基础理论与农业实践相结合,通过“微生物生理学”课程内容革新与教学模式探索,提高本科生独立思考与学以致用的能力,为培养高质量农业科技人才提供支撑。
- 李周坤纪燕玲叶现丰刘园园黄彦崔中利
- 关键词:微生物生理学教学模式黏细菌农业实践
- 基于遥感和地统计学方法的小麦生长管理分区被引量:2
- 2011年
- 以江苏省如皋市和海安县冬小麦种植区域为研究对象,将基于小麦不同生育时期30m分辨率的HJ-1A/B CCD影像提取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土壤养分指标(全氮、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分布状况有机结合,在空间变异性分析和主成分提取的基础上进行聚类分区.结果表明,基于抽穗期NDVI与土壤养分指标耦合的分区方法效果最佳,分区后各子区域内部NDVI值和土壤养分指标的变异系数分别在4.5%~6.1%和3.3%~87.9%,低于单纯基于土壤养分指标或NDVI进行分区的子区域内部的变异系数,大大缩小了区域管理单元内部的变异性.分区结果能提高按区管理作业的精度,可为区域性小麦生长管理和过程模拟奠定基础.
- 黄彦朱艳马孟莉王航曹卫星田永超
- 关键词:遥感地统计主成分分析管理分区
- 多拷贝串联与高密度发酵合成贻贝蛋白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多拷贝贻贝蛋白重组表达菌株的构建与高密度发酵方法,属于基因工程与生物工程的技术领域。本发明构建串联两拷贝的质粒,以大肠杆菌为宿主,成功实现高效可溶性表达,将贻贝蛋白Mfp3的表达量提高了1.7倍。通过发酵工艺...
- 黄彦耿志涛蔡丽娜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