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群
- 作品数:8 被引量:15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SLE肺部高分辨率CT表现
- 1999年
-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肺部病变的高分辨率CT(HR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SLE病人肺部HRCT表现及胸部平片表现。结果HRCT、胸部平片对SLE病人肺部病变检出的敏感率分别为86%和35%,肺部间质性改变是SLE病人最常见的表现。结论HRCT对SLE病人肺部病变,尤其是轻度、早期SLE病人肺部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 沈加林陈克敏丁小龙蒋蕴毅顾越英黄文群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高分辨率CT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基因表达谱及其免疫调控通路的研究被引量:15
- 2002年
- 目的 通过基因表达谱勾画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发病机制中可能的免疫调控通路。方法 用寡核苷酸基因芯片研究了 10例SLE(包括 2例SLE同胞对 )和 10份正常对照的外周血白细胞基因表达谱。进行了基因表达谱和临床免疫表型的聚类分析和比较 ;筛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表达的SLE相关基因 ,并在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验证芯片表达谱结果。结果 聚类分析揭示SLE临床免疫表型与基因表达谱特征存在关联。获得 2 5个显著性差异表达的SLE相关基因 ,其中大部分未经报道。转录水平直接验证了其中C/EBPD ,LY6E ,OAS2三个基因的表达 ;较大样本独立验证了C/EBPD ,LY6E在SLE中的表达上调 ;蛋白质水平验证了C/EBPD的高表达。结论 SLE基因表达谱可能是其临床免疫表型的分子基础 ,探讨了通过基因表达谱进行SLE分型乃至鉴别诊断的可能性。通过显著性差异表达的SLE相关基因 ,推测干扰素及其免疫调控通路在SLE发病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
- 叶霜沈南顾越英陈顺乐韩光明冯修高冯学兵陈兴国华晶黄文群王元鲍春德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基因表达谱寡核苷酸
- 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双盲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79
- 2000年
- 目的 研究来氟米特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 ,并与甲氨蝶呤 (MTX)进行对照。方法 60例活动性RA病人分别用来氟米特 ( 2 0mg/周 )及MTX( 15mg/周 )治疗 ,疗程为 2 4周 ,对两药在 12、2 4周时的疗效及观察指标进行评估。结果 来氟米特在 12、2 4周时的有效率分别为80 0 % ,83 3 % ,MTX为 70 0 % ,显示来氟米特对RA的疗效与MTX相近。来氟米特能显著改善临床实验观察指标 ,来氟米特的耐受性较MTX为好 ,其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副作用。结论 来氟米特为一新的有效的治疗RA的药物 ,且较安全。
- 鲍春德黄文群陈顺乐顾越英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来氟米特双盲试验
- 以急进性肺间质病变为突出表现的无肌炎的皮肌炎被引量:31
- 2006年
- 目的了解以急进性肺间质病变为突出表现的临床无肌炎的皮肌炎的临床特点转归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98—2005年住院的成人特发性皮肌炎/多发性肌炎(DM/PM)202例,按临床无肌炎的皮肌炎(CADM)、典型DM、PM进行分组,有无合并临床肺间质病变(ILD)进行分层。对随访的145例DM/PM行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预后和危险因素。横断面研究用Logistic回归分析ILD相关的预测因子。结果①存在临床ILD是DM/PM预后的最重要危险因素,OR为4.826(95%CI为1.60~14.56.P=0.005);而亚临床ILD与无ILD的DM/PM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CADM、典型DM、PM之合并临床ILD存在不同的病情经过。CADM-ILD呈急进性ILD的临床模式,其6个月存活率仅为40.8%,中位数存活时间仅为10.2个月;而典型的DM-ILD呈现“次急进性”(sub-rapid progressive)的临床模式,5年存活率为54.0%,中位数存活时间为90个月;PM-ILD则为慢性经过,5年和10年存活率分别为72.4%和60.3%,中位数存活时间可达10年,部分DM-ILD和个别PM-ILD患者也可呈现急进性ILD的疾病模式。③Logistic回归显示:四肢近端肌力OR 3.374(95%CI 1.729~6.583,P<0.01)和血沉OR 1.025 (95%CI 1.002~1.049,P=0.032)与临床ILD呈正相关,血白蛋白水平OR 0.877(95%C1 0.792~0.970,P= 0.011)则与临床ILD呈负相关。④随访CADM(28例)的病程为3~80个月,其中CADM-ILD超过半数在1年内死亡(12/21);而病程>24个月的CADM(8/28例)预后良好。对于无ILD的CADM,主要予中小剂量的激素(<0.5~1mg·kg^(-1)·d^(-1))治疗,而CADM-ILD则多接受较大剂量的激素(≥1~2mg·kg^(-1)·d^(-1)),且多联用包括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环孢素、霉酚酸酯在内的细胞毒药物,但对呈急进性ILD者缺乏疗效。⑤DM/PM随访病例的病死率为24.8%(36/145例),ILD及其并发症作为直接死因的占69.4%(25/36例),与ILD无直接相关的感染占25.0%(9/36�
- 叶霜黄文群吴美芳邓筠陈晓翔杨程德郭强顾越英鲍春德陈顺乐
- 关键词:皮肌炎肺间质病变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525例肺部病变的调查被引量:31
- 2004年
- 目的了解当前诊治条件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肺部病变表现和发生率。方法对525例1999-2003年来我院初诊的非感染性SLE病例进行胸部平片、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摄影术(HRCT)、多普勒心脏彩超检查,分析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结果SLE肺部病变按发生率依次有胸膜炎/胸腔积液、间质性肺炎、肺动脉高压、小气道病变、急性狼疮肺炎、肺泡出血、肺挛缩综合征、肺栓塞等,总体发生率36.6%。男性胸膜炎累及率高于女性(37.5%vs24%,P<0.05)。大部分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症状可不明显,发病时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数(SLEDAI)积分(7±4)分,与非间质性肺炎组差异无显著性。44%的病灶呈非对称性分布。早期渗出型病变全肺都可累及,晚期纤维化型病变以下肺和外周分布多见,36.8%纤维化型同时有渗出性病灶。经多普勒心脏彩超检查肺动脉高压发生率4.8%。结论肺是SLE常见的受累器官,总体发生率很高,表现多样,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值得引起重视和深入研究。
- 郭强顾越英黄文群杨程德吴华伟鲍春德王元许建荣陈顺乐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肺部病变肺动脉高压间质性肺炎胸膜炎
-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基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的实时定量表达
-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 STAT1和STAT2 mRNA的实时定量表达水平与SLE疾病特异性、病情活动度和器官损害的相关性,分析其在SLE发病中的作用。...
- 汤建平黄文群沈南顾越英
- 文献传递
- 应用免疫吸附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分析
- 目的:观察免疫吸附的方法治疗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的效果。方法:选取19例狼疮性肾炎患者,其中女性16例,男性3例。平均年龄29岁(17-58岁)。所有患者经肾脏穿刺病理检查明确为WHO分型的...
- 黄文群谈裔李水英缑卫红鲍春德顾越英陈顺乐
- 文献传递
- 18例风湿性疾病继发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探讨风湿性疾病继发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 方法对 18例本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研究。其中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 11例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6例 ,系统性硬化症 1例。 结果患者的主要症状为胸闷、气急干咳 ,心脏彩超 (UCG)均显示右室扩张伴三尖瓣返流。 3年中死亡 7例 (38.9% )。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 (肺动脉收缩压大于 6 0mmHg) 10例 ,死亡 5例。早期诊断肺动脉高压 6例 ,无 1例死亡。静脉应用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患者的死亡率显著低于非用药组。 7例患者短期应用前列地尔 2周后 ,肺动脉收缩压平均降幅 7.2 %。 结论风湿性疾病继发肺动脉高压预后不良。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UCG有助于早期发现肺动脉高压 ,CTX冲击治疗对改善预后有积极作用。前列地尔的应用有待进一步探讨。
- 张巍鲍春德顾越英黄文群戴岷
- 关键词:风湿性疾病肺动脉高压死亡率环磷酰胺前列地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