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昌勇

作品数:38 被引量:1,265H指数:16
供职机构:浙江农业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农业科学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7篇土壤
  • 9篇污染
  • 8篇红壤
  • 6篇水稻
  • 5篇
  • 4篇土壤污染
  • 4篇
  • 3篇低丘
  • 3篇水体
  • 3篇微生物
  • 3篇肥力
  • 3篇
  • 2篇低丘红壤
  • 2篇毒性
  • 2篇有机碳
  • 2篇有机碳源
  • 2篇增粒
  • 2篇植物
  • 2篇植物修复
  • 2篇植物修复技术

机构

  • 34篇浙江农业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中国水稻研究...
  • 2篇杭州市农科所

作者

  • 38篇黄昌勇
  • 16篇谢正苗
  • 7篇朱祖祥
  • 7篇何振立
  • 6篇廖敏
  • 5篇袁可能
  • 4篇唐世荣
  • 3篇姚槐应
  • 3篇章明奎
  • 3篇骆永明
  • 2篇俞劲炎
  • 2篇王竺美
  • 2篇陆雅海
  • 1篇吕军
  • 1篇秦遂初
  • 1篇刘小涯
  • 1篇夏卫平
  • 1篇叶兰军
  • 1篇潘建明
  • 1篇蒋秋怡

传媒

  • 7篇土壤学报
  • 6篇土壤通报
  • 5篇广东微量元素...
  • 5篇浙江农业大学...
  • 3篇环境科学进展
  • 2篇生态学报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农业环境保护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物探与化探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上海环境科学
  • 1篇作物学报

年份

  • 4篇1999
  • 7篇1998
  • 6篇1997
  • 6篇1996
  • 1篇1995
  • 4篇1994
  • 1篇1993
  • 5篇1991
  • 1篇1990
  • 3篇1989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红壤利用方式对铝形态和毒性的影响被引量:2
1996年
研究了红壤不同利用方式对铝的活性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活性铝的提取剂对土壤中铝的提取力顺序一般为0.5mol/LNaOH>1mol/LHCl>1mol/LNH4Ac>1mol/LKCl。发育于第四纪红色粘土、采自同一地点、水文环境相似的黄筋泥的利用方式不同,活性铝含量相差极大,特别是交换性Al3+的大小顺序(×10-6)是:荒地(740)>茶园(663)>桃园(432)>桔园(234)>水稻田(127)。土壤中水溶性铝含量对土壤酸度十分敏感。
谢正苗叶兰军黄昌勇
关键词:红壤活性铝铝形态
施加石灰降低不同母质土壤中镉毒性机理研究被引量:167
1998年
研究了土壤施加石灰后对镉的形态转化和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溶态镉随石灰用量的增加而急剧减少,pH>7.5时94%以上的水溶态镉进入土壤中;交换态镉在pH<5.5时随石灰用量的增加而增加,pH>5.5时随石灰用量增加而急剧减少;有机结合态镉在pH<5.5时随石灰用量的增加而增加,pH>5.5时随石灰用量增加而急剧减少;粘土矿物和氧化物结合态镉随石灰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残留态镉随石灰用量的增加而增加。pH>7.5时镉主要以粘土矿物和氧化物结合态及残留态形式存在,pH7.5时粘土矿物和氧化物结合态及残留态的含量在旱地黄筋泥、水田黄筋泥、旱地红砂土、水田红砂土中分别高达94%,85%,77%,59%,其是导致镉毒性降低的主要原因。
廖敏黄昌勇谢正苗
关键词:石灰毒性土壤污染污染控制
杭嘉湖平原圩-田-塘镶嵌生态系统中土壤养分元素的分布特点被引量:1
1990年
本研究表明,在杭嘉湖中部平原的圩-田-塘镶嵌生态系统中,圩(桑基)、田、塘表土的Fe,Mn,Cu,Zn和C,N,P,K的含量均比其它农田土壤含量高。其中Fe,Mn,Cu,Zn,P,K元素在圩、田、塘土壤中的各自含量都较接近。水田土壤的C,N含量明显高于桑基土壤。DTPA浸提的活性Fc,Mn,Cu,Zn含量普遍高于一般土壤的平均含量;而它们在圩、田、塘三种土壤间和土壤剖面的不同层次间,DTPA提取量却相差很大。这说明圩-田-塘镶嵌生态系统有利于土壤中养分元素的积累和活化,能较好地维持该系统中土壤养分的平衡。
黄昌勇骆永明沈仁芳
关键词:生态系统水田土壤养分元素土壤剖面DTPA
矿质氮素和有机碳源配合使用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的机制被引量:19
1998年
研究了硫酸铵与有机碳源配合使用对氮素气态损失及植物有效性的影响,试图通过对土壤微生物与氮素相互作用的定量研究,探讨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的微生物生物量机制.1材料与方法1.1土样的采集与处理两种土样均采自浙江省龙游县,1号土样属红砂土,土壤有机碳、全氮及有...
姚槐应何振立黄昌勇
关键词:有机碳源氮素利用
土壤和水体中可溶性铝硅酸盐的形成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1
1996年
阐述了土壤环境中铝的释放、水解,单体和多聚体羟基铝、铝硅酸盐复合离子proto-imogolite的形成和影响因素及其生态效应。
谢正苗黄昌勇
关键词:土壤铝硅酸盐可溶性水体环境保护
镉在土水系统中的迁移特征被引量:60
1998年
本文研究了4种红壤和水体系中镉的迁移特征。结果表明:镉扩散系数D变化在5.6×10(-8)-9.3×10(-7)cm2/sec;通过比较单、双表面Langmuir方程的参数,发现四个土壤的高能位吸附常数远远大于低能位吸附常数,高能位的最大吸附量b1明显小于低能位的最大吸附量b2,即镉被土壤吸附是以低能位为主,导致镉在土水体系中高度迁移性;四种土壤对镉的吸附量随土水系统中pH的变化,可分为三个区域,即pH<ZPC(电荷零点)的低吸附量区、ZPC<pH<6.0的稳定吸附区,以及pH>6.0的强吸附和沉淀区,在稳定吸附区镉吸附量与pH呈正相关。pH6以下被吸附的镉中生物有效态镉量随pH的升高而增加,pH6以上被吸附的镉中生物有效态镉量随pH升高而降低。
廖敏谢正苗黄昌勇
关键词:土壤水体迁移解吸
用新银盐法测定土壤中不同形态的砷被引量:9
1989年
用新银盐法测定土壤中不同形态的砷,具有分析速度快,灵敏度与精密度高,试剂无毒和检出限低等优点。用改进的张守敬等关于土壤无机磷的分组分离方法来区分土壤中砷的形态,并简要阐述了本方法的原理,所用主要仪器和试剂,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谢正苗黄昌勇
关键词:新银盐法土壤
皇天畈试验场地下水的砷、铁污染及自净作用被引量:4
1989年
研究了中国水稻研究所皇天畈试验场被砷、铁污染的地下深井水的自净作用。结果表明,其自净机制是地下深井水抽出地面后,由于体系的氧化还原势瞬时提高,Fe^(2+)氧化成Fe^(3+),As^(3+)氧化成As^(5+)。Fe^(3+)水解后,形成Fe(OH)_3,并聚合,水中的As^(5+)被氢氧化铁吸附后,形成共沉淀,沉降在底部。实验证明,若提高深井水的氧化势,则能加速自净的进程。
黄昌勇谢正苗陈一定卓苏能
关键词:地下水共沉淀自净作用
全文增补中
大力开展矿山植物的研究、开发和保护被引量:4
1998年
矿山植物适应污染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环境生态学和污染进化研究价值。各地的大规模采矿作业已经或正在毁灭这些有价值的植被。发达国家对矿山植物的研究和保护工作相对比较重视,在发展中国家,由于认识和资金等原因,一直比较忽视。本文对矿山植物适应污染环境的生长反应、矿山植物的开发利用价值、人类活动对矿山植物毁灭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综述了国内外矿山植物保护现状,并就矿山植物的保护和未来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唐世荣朱祖祥黄昌勇
关键词:污染环境
中高肥力土壤水稻施肥技术研究——稳穗增粒施肥模式对水稻的增产与节肥效果被引量:1
1993年
作者在总结前人施肥模式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稳穗增粒施肥模式。通过4年的田间试验,比较和分析了增产、节肥的效果及原因。结果表明:该模式比当前推行的3种参比模式增产5%~17%。生产7500kg/hm稻谷的氮肥用量控制在105~120kg/hm,至少可以节约氮肥25%~30%。在中高肥力土壤上,该模式是取得高产稳产和节肥的一个良好的选择,对节约能源和农田环境保护也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价值。
黄昌勇王竺美施丹潮汪大卫
关键词:水稻施肥高产土壤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