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明

作品数:24 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细胞
  • 13篇急性
  • 13篇白血
  • 13篇白血病
  • 10篇早幼粒细胞
  • 10篇粒细胞
  • 10篇急性早幼粒
  • 10篇急性早幼粒细...
  • 9篇早幼粒细胞白...
  • 9篇粒细胞白血病
  • 9篇急性早幼粒细...
  • 9篇急性早幼粒细...
  • 4篇全反式
  • 4篇细胞性
  • 4篇老年
  • 3篇血压
  • 3篇早幼粒细胞性
  • 3篇粒细胞性
  • 3篇老年人
  • 3篇高血压

机构

  • 14篇安徽省阜阳市...
  • 10篇阜阳市人民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临泉县...

作者

  • 24篇黄明
  • 7篇张夏
  • 7篇郑顶运
  • 6篇杨桂斌
  • 5篇黄传荣
  • 5篇时新颖
  • 5篇冯玉虎
  • 4篇许凌云
  • 4篇王建华
  • 3篇潘登
  • 3篇王庆义
  • 1篇毛国顺
  • 1篇朱伟芬
  • 1篇储红颍
  • 1篇王冰
  • 1篇夏瑞祥
  • 1篇沈孟贤
  • 1篇付妮娜
  • 1篇王卫国
  • 1篇胡云侠

传媒

  • 4篇蚌埠医学院学...
  • 3篇安徽医学
  • 3篇临床血液学杂...
  • 2篇白血病.淋巴...
  • 2篇张家口医学院...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工企医刊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临床输血与检...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今日应用医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检验医学...
  • 1篇第四届全国临...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反式维A酸分别联合白血康与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比较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A酸(ATRA)分别联合白血康和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临床疗效。方法:选择APL 4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白血康组(ATRA联合白血康治疗)和As2O3组(ATRA联合As2O3治疗)。比较两组的缓解情况及病死率、血常规及凝血指标变化、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RA分别联合白血康和As2O3治疗APL临床疗效无明显不同,但白血康价格低廉,不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借鉴。
冯玉虎黄明许凌云
关键词:白血康三氧化二砷维A酸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特点及生存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总结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临床资料,探讨影响其长期生存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临床病例分析方法。ATRA诱导缓解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02例。缓解后按所接受的维持治疗分为维甲酸加化疗序贯交替组53例,单用化疗组50例,终止治疗组21例。观察长期生存率与年龄、性别、初诊时血液学指标的关系。结果202例患者中20例在接受ATRA治疗2周内死亡,早期病死率9·9%。182例患者中166例获得完全缓解(CR),缓解率91·2%。3年生存率40·4%,5年以上生存率22·6%(28/124)。APL合并中枢神经系统(CNS)浸润发生率为7·4%(15/202)。长期生存患者年龄在35岁以下者占85·7%。复发61例,复发率49·2%。结论年龄、初诊时白细胞数、白血病细胞浸润程度和合并CNS浸润是影响APL患者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PML/RARα融合基因持续阳性或由阴性转为阳性常与复发有关,而持续阴性常伴随长期无病生存。
黄明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全反式维甲酸维甲酸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出血6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研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合并出血的临床特点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APL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疗效。结果:初诊时合并出血症状54例(85.7%),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47例(74.6%)。早期死亡11例(17.5%),放弃治疗3例,完全缓解49例(77.7%)。结论:APL出血发生率高,全反式维A酸(ATRA)或复方青黛片的应用、血小板及凝血因子输注、抗DIC治疗可以减少早期出血病死率。
时新颖毛国顺潘登郑顶运黄明
关键词:白血病早幼粒细胞性急性出血
60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4年2月至2012年8月来院就诊的60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与同期入院的58例中青年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率为25.9%,总有效率为43.1%,对照组完全缓解率达到73.7%,总有效率达到89.5%(P<0.01)。观察组的预后不良核型发生率为53.1%,而对照组为33.3%(P<0.05),老年组有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病史的患者CR率分别是0.0%与34.9%(P<0.05),伴淋系抗原表达患者和不伴淋系抗原表达患者的CR率分别是0.0%和33.3%(P<0.05),CD34+与CD34-患者的CR率分别为15.0%与60.0%(P<0.05)。结论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有较多的不良预后因素,具有缓解率低和病死率高的特点,临床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治疗上要注意个体差异。
冯玉虎黄明王庆义许凌云郑顶运张夏
关键词: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
长期生存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α融合基因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观察长期生存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PML/RARα融合基因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筑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RT蛳PCR)方法,观察生存5 a以上的28例APL 的PML/RARα融合基因变化。结果:(1)初诊时10例PML/RARα融合基因测定9例阳性,阳性率90.0%。(2) 完全缓解后在不同时期阳性率测定结果:6个月时64.3 %,12 个月时46.7 %,24个月时31.6 %,36个月时25.0 %,48 个月时17.8 %,60个月时17.8 %。>60个月21.4 %。(3)3例60 个月时血象、骨髓为完全缓解状态,但PML/RARα融合基因阳性,其中2例62 个月、78 个月时复发。1例坚持化疗至96 个月时方转阴性,现持续缓解116 个月。3例PML/RARα融合基因由阴性转为阳性后复发。其余病例PML/RARα融合基因持续阴性,血象、骨髓完全缓解。(4)缓解后中止治疗的3例中,1例PML/RARα融合基因持续阳性在62 个月时复发死亡。2例由阴性转为阳性病例中1例在119 个月时复发死亡。1例CR 99个月复发,经白血康治疗后CR2。CR2 6个月时仍阳性。现生存112 个月。结论:长期生存的APL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持续阳性或由阴性转为阳性常与复发有关。持续阴性常伴随长期无病生存。完全缓解后的维持治疗尚为一艰巨而长期的过程。对持续阳性病例,坚持长期、足够强烈的继续治疗。
黄明杨桂斌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华法林治疗中监测凝血酶原时间的临床应用
2007年
目的探讨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时凝血酶原时间(PT)-INR监测最佳间隔时间。方法对59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应用ACL-200全自动血凝仪,测定PT、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TR)、国际正常化比率(INR),记录患者监测PT间隔时间及抗凝期间的并发症。结果PT11.6~48s,PTR1.00~4.13,INR1.05~7.22;82.6%例次PT16.5~24s,PTR1.29~1.88,INR1.5~2.5;监测间隔3~138d,84.7%例次间隔11~70d。出现并发症为发生脑梗死3例,出血8例,2例出现皮肤瘙痒、皮疹。结论PT对口服华法林的监测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以INR2.0±0.5为最佳抗凝标准,在患者术后出院INR调整稳定后,监测PT最佳间隔时间为30d。
杨桂斌张夏黄传荣黄明王建华
关键词:凝血酶原时间华法林心脏机械瓣膜
市直机关离退休干部高血压病临床调查报告
2000年
作者自1997年元月~1998年12月,对市直机关离退休干部进行高血压病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1 调查方法对各种不同职业、不同性别,≥50岁的市直机关离退休干部1895人(男1108人,女787人)进行调查。通过病史采集、了解高血压病史、家族史、有无抽烟、嗜酒爱好史,以及并发症和合并症情况。统计出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分析、肾功能、尿常规、β_2-MG、ALb、EKG、查眼底等多项指标。并进行列表分析和统计学处理。2 诊断标准均根据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
黄明胡云侠耿文芳朱伟芬
关键词:高血压离退休干部
抗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初步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比较糖皮质激素联合幽门螺杆菌(HP)根治术与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HP感染在IT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60例符合ITP诊断标准患者为ITP组,对照组为30例健康体检者,比较两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将ITP组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30例(糖皮质激素+HP根治术);单独用药组30例(单用糖皮质激素)。用药4周后观察血小板恢复情况,复发情况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①ITP组Hp感染率为73.3%,而对照组56.7%,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联合用药组行HP根治术后,血小板均数为(76.25±26.17)×109L-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单独用药组血小板均数(50.65±13.39)×109L-1,较治疗前提高(P<0.05)。③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为86.7%,单独用药组有效率为50%,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联合HP根治术能显著改善伴HP感染的ITP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延缓复发率,对ITP的治疗效果显著,HP根治术可能成为治疗ITP的另一非免疫抑制疗法。
冯玉虎黄明张夏郑顶运许凌云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糖皮质激素
华法林抗凝治疗凝血酶原时间监测间隔时间及抗凝影响因素的观察
目的探讨口服华法林抗凝时凝血酶原时间(PT)监测的临床价值,观察抗凝指标国际正常化比率(INR)的最佳范围和监测最佳间隔时间。方法对59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应用ACL—200全自动血凝仪(IL公司),血液凝集仪...
杨桂斌王建华张夏黄传荣黄明
关键词:凝血酶原时间INR华法林机械瓣膜
文献传递
18例急性白血病5年随访分析
1998年
我院自1988年以来共收冶急性白血病(Ac)345人。其中SNLL239人,ALLl06人。经随访观察,其中18例存活5年以上。现将其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并探讨长期生存的影响因素。
黄明王冰沈孟贤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随访血液学指标存活因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