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瑞凝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治未病
  • 3篇未病
  • 2篇治未病思想
  • 2篇疗效
  • 2篇结肠
  • 2篇结肠炎
  • 2篇溃疡
  • 2篇溃疡性
  • 2篇溃疡性结肠炎
  • 1篇咽异感
  • 1篇咽异感症
  • 1篇预后
  • 1篇预后转归
  • 1篇治未病理论
  • 1篇升清
  • 1篇升清降浊
  • 1篇升清降浊法
  • 1篇头痛
  • 1篇偏头痛
  • 1篇嵌顿

机构

  • 6篇佛山市第一人...

作者

  • 6篇黄瑞凝
  • 4篇罗廷威
  • 3篇陈淑婉
  • 1篇韩慧

传媒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江西中医药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北方药学
  • 1篇实用妇科内分...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治未病'理论在防治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探析
'治未病'是中医理论体系的精髓,其主要意义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与瘥后防复.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不明原因的慢性直肠和结肠非特异性炎性疾病.疾病本身及其癌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本文借鉴中医'治未病'思想,对溃疡性结肠炎...
罗廷威黄瑞凝韩慧陈淑婉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疾病防治治未病思想健康管理
文献传递
“治未病”思想在中医防治小儿偏头痛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1年
小儿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原发性头痛,是儿童和青少年的常见病之一,严重影响儿童及青少年的生活与学习。国际头痛学会(HIS)把周期性呕吐、腹型偏头痛、良性发作性眩晕与良性阵发性斜颈定义为“儿童周期性综合征”,此通常被认为是前兆偏头痛;儿童周期性综合征有发展为显性偏头痛的可能。因此,及早防治,对于防止儿童周期性综合征发展为显性偏头痛,以及防止从小儿偏头痛迁延发展为成人偏头痛,显得格外重要。本研究分别从“治未病”思想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三个方面,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浅析“治未病”思想在中医防治小儿偏头痛中的应用。
黄瑞凝罗廷威
关键词:偏头痛治未病儿童
“治未病”理论在防治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探析被引量:1
2014年
"治未病"是中医精髓,内容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与瘥后防复。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不明原因的慢性直肠和结肠非特异性炎性疾病。疾病本身及其癌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本文借鉴"治未病"思想,对UC进行防治,以期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UC健康管理模式,对降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及癌变率有重要意义。
罗廷威黄瑞凝陈淑婉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治未病
活血祛瘀法在嵌顿性混合痔早期治疗的临床疗效和预后转归的比较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嵌顿性混合痔是肛肠科常见急症之一,手术治疗被多数学者认为是早期治疗嵌顿性混合痔的主要手段。但手术治疗是有创治疗手段,临床上不容易被患者接受。2005年2月~2010年2月,我院中医科采用活血祛瘀法治疗嵌顿性混合痔120例,治疗组有效率85.6%,对照组81.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疗效满意。
罗廷威陈淑婉黄瑞凝
关键词:嵌顿性混合痔活血祛瘀
升清降浊法治疗咽异感症的理论探讨及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升清降浊法治疗咽异感症的理论依据和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咽异感症的中医病名及病因病机的讨论及从文献分析升清降浊法治疗咽异感症的理论基础;对2015年1月-2018年12月间以升清降浊法治疗咽异感症32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愈13例(40.625%),有效16例(50.000%),无效3例(9.375%),总有效率90.625%。结论:升清降浊法治疗咽异感症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荐。
黄瑞凝
关键词:咽异感症升清降浊法
荆芥连翘汤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荆芥连翘汤是近代日本汉方流派贯一堂医学的经验方,近30年来在我国中医临床上的应用及研究越来越多,尤其是用于治疗皮肤黏膜疾病,其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但仍有很多中医工作者对此方知之甚少,本文就近30年来关于荆芥连翘汤的实验与临床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以期良方能得以进一步被深入研究及进一步推广应用。
黄瑞凝
关键词:荆芥连翘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