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秋艳

作品数:13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乳腺
  • 7篇乳腺癌
  • 7篇腺癌
  • 2篇预后
  • 2篇直肠
  • 2篇植入
  • 2篇气腹
  • 2篇肿瘤
  • 2篇黏附分子
  • 2篇细胞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 2篇结直肠
  • 2篇化疗
  • 2篇分子
  • 2篇ICAM-1
  • 2篇CD44V6
  • 1篇单抗
  • 1篇蛋白
  • 1篇定位法

机构

  • 8篇福建省肿瘤医...
  • 7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福州市第二医...
  • 1篇浙江省肿瘤医...

作者

  • 13篇黄秋艳
  • 8篇林庆中
  • 4篇陈夏
  • 4篇叶文飞
  • 3篇杨春康
  • 3篇黄志坚
  • 2篇黄丽英
  • 2篇黄志坚
  • 2篇吴秀凤
  • 2篇肖晨
  • 1篇刘健
  • 1篇游原瑜
  • 1篇王瑶琴
  • 1篇唐丽娜
  • 1篇官申
  • 1篇应敏刚
  • 1篇黄伟炜
  • 1篇陈建
  • 1篇方美玉
  • 1篇杜忠实

传媒

  • 2篇微创医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华内分泌外...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结合多西他赛化疗方案对HER-2阳性乳腺癌术后患者UBE2C及TFF1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究曲妥珠单抗(H)和帕妥珠单抗(P)结合多西他赛(T)化疗方案对HER-2阳性乳腺癌术后患者血清人类泛素偶联酶E2C(UBE2C)及三叶因子Ⅰ(TFF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在我院接受化疗的HER-2阳性乳腺癌术后患者76例,按化疗方案不同分成两组,其中38例予以TH方案辅助化疗,作为对照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帕妥珠单抗治疗(THP),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UBE2C及TFF1的表达水平、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UBE2C水平为(0.51±0.12)mg/ml、TFF1水平为(2.01±0.24)mg/ml,低于对照组的(0.63±0.13)mg/ml、(2.38±0.26)m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81、6.446,P<0.05);观察组治疗后癌症患者生命质量量表(FACT-G)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95%,与对照组的26.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6,P>0.05)。结论THP方案辅助化疗应用于HER-2阳性乳腺癌术后患者中可有效降低UBE2C及TFF1表达水平,帕妥珠单抗可能通过下调UBE2C及TFF1表达进而提高疗效。
黄秋艳叶文飞林庆中黄丽英
关键词:曲妥珠单抗多西他赛乳腺癌
贴膜定位法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020年
目的评估贴膜定位法在乳腺癌术前新辅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0例拟接受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初诊初治患者行贴膜定位后隔日再行超声定位,观察测量两种定位方法的差值。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对术前评估为疾病稳定或部分缓解且病灶大于1 cm的30例患者行术前贴膜定位,并与术后病理报告进行准确程度比较。结果50例患者均能接受贴膜定位法,经与超声定位及病理病灶对比,其标记病灶范围相符且易于使用。结论贴膜定位法能精确、无创、有效地对接受新辅助治疗患者的病灶进行体表定位,可避免对患者进行有创定位操作。
林庆中雷雯黎世雄黄秋艳刘雅清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病灶定位
乳腺癌患者胸肌间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及手术清扫的探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胸肌间淋巴结(IPNs)转移的影响因素及IPNs清扫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5年1月1 437例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且IPNs进行病理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IPNs的检出率与转移情况,并分析IPNs阳性率与TNM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以及分子亚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IPNs的检出率、转移率以及腋窝淋巴结阳性患者IPNs转移率分别为13.64%、4.11%与9.62%。患者TNM分期越晚,IPNs转移率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腋窝淋巴结转移个数越多,IPNs转移率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腋窝淋巴结转移个数是IPNs转移率的独立影响因素。是否进行新辅助化疗对IPNs阳性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对于TNM分期较晚、腋窝淋巴结转移较多的患者,需要进行常规IPNs清扫,以减少复发与转移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与生存质量。
黄志坚肖晨叶文飞胡春淼游原瑜黄秋艳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腋窝淋巴结TNM分期
超声造影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效能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分析化疗不同时期应用超声造影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效能。方法收集新辅助化疗并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46例。同一位患者分别于化疗前、化疗两周期后与术前行3次超声造影检查,以术后病理反应分级为判断疗效的金标准,将超声造影结果与病理结果行Kappa一致性检验;比较化疗不同时期超声造影各定量参数的变化。结果病理组织学评价有效31例,超声造影评价有效29例,两者一致性良好,Kappa值为0.713。化疗两周期后与治疗前比较,超声造影峰值强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治疗前比较,超声造影峰值强度、上升斜率及曲线下面积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疗效评估与病理学一致性良好,超声造影峰值强度是化疗后最早期出现变化的敏感指标。
陈轶洁唐丽娜刘健杜忠实王瑶琴钟兆明黄志坚黄秋艳黄伟炜
关键词:超声造影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超声
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瘤33例临床分析及其预后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瘤患者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并分析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福建省肿瘤医院自1988年3月—2014年11月收治的33例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病理及随访情况。结果 33例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瘤患者经3~82个月不等随访,共发生临床事件数5例,预后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存在统计学相关性(P<0.01)。结论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瘤早期缺乏典型临床表现,结直肠镜检查活检仍然是诊断的金标准。手术治疗是治愈结直肠神经内分泌瘤的唯一手段,预后与肿瘤大小及浸润深度相关。
官申杨春康陈泓卓长华黄秋艳吴贤毅庄咏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神经内分泌瘤预后
腹腔镜和开腹胃癌手术对CD44V6和ICAM-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手术与开腹胃癌手术对胃癌组织黏附分子CD44V6和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两步法,对比福建省肿瘤医院2008-2010年经开腹手术治疗的81例胃癌标本,与同期腹腔镜手术治疗的55例胃癌标本黏附分子CD44V6和I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通过比较开腹组与腹腔镜组胃癌标本黏附分子CD44V6和ICAM-1蛋白表达情况,发现腹腔镜组CD44V6和ICAM-1蛋白表达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的CO_2气腹对胃癌黏附分子的表达可能有抑制作用,腹腔镜手术可能不增加胃癌患者其他器官转移风险,可能对胃癌转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黄秋艳杨春康林庆中应敏刚陈夏黄志坚
关键词:气腹黏附分子CD44V6ICAM-1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评价及并发症情况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究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评价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进行乳腺癌化疗的5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0例。观察组选择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治疗,对照组择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治疗。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ADL评分、管路维护时间、置管成功、导管留置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回抽无回血、无症状导管相关性血栓、导管异位、港体外露等总并发症对照组48例(19.20%),观察组25例(1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ADL评分较高,管路维护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精神状态、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次置管成功对照组210例(84.00%),观察组为248例(99.20%),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留置时间达3个月、6个月病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乳腺癌化疗患者,采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取得显著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加快康复速度,留置时间长,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黄秋艳林庆中吴秀凤陈夏黄志坚叶文飞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并发症
芒柄花苷通过下调Cyclin D表达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的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探究黄酮化合物芒柄花苷对乳腺癌生长的影响及其确切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人乳腺癌MCF-7、MDA-MB-231、MDA-MB-468细胞,3种细胞均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实验组、中剂量实验组、高剂量实验组、Cyclin D沉默组和高剂量实验组+Cyclin D沉默组。3种细胞的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均分别以浓度为20、40、80μmol·L^(-1)的芒柄花苷处理24 h,对照组使用等量二甲基亚砜处理。Cyclin D沉默组将3种细胞分别转染Cyclin D siRNA 24 h;高剂量实验组+Cyclin D沉默组在实验开始前24 h,3种细胞分别转染Cyclin D siRNA。实验0 h时用80μmol·L^(-1)的芒柄花苷处理24 h。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用碘化丙啶单染细胞周期实验检测细胞周期进程;用BrdU掺入实验来检测细胞DNA复制活性;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Cyclin D的表达。结果 在MCF-7细胞中,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0.00±8.24)%,(7.20±16.81)%,(38.87±10.19)%和(65.60±5.39)%;这4组的G0/G1期比例分别为(33.87±0.68)%,(38.90±2.84)%,(44.63±3.45)%和(58.53±3.10)%;这4组的DNA复制比例分别为(100.00±6.23)%,(85.29±13.87)%,(56.67±10.26)%和(39.93±4.36)%;这4组的Cyclin D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14,0.84±0.19,0.66±0.13和0.43±0.05。在MCF-7细胞中,高剂量实验组、Cyclin D沉默组和高剂量实验组+Cyclin D沉默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55.75±4.77)%,(22.65±10.31)%和(29.05±12.97)%。MDA-MB-231和MDA-MB-468细胞上述指标的变化趋势与MCF-7细胞相同。3种细胞的上述指标,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芒柄花苷可显著抑制人乳腺癌细胞增殖,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抑制DNA复制活性,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yclin D蛋白表达相关。
黄秋艳林庆中吴秀凤黄丽英黄志坚叶文飞
关键词:乳腺癌细胞增殖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的 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究三阴性乳腺癌患者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检测的临床意义及预后因素分析。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03年1月至2015年12月之间的三阴性乳腺癌156例,所有患者均通过PCR法和DNA序列测定检验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情况,分析乳腺癌患者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特点。应用LogR ank检验对BRC A1和/或BRC A2基因突变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各项指标如年龄、ECOG状态、临床分期、淋巴结阳性数、月经状态和给药方式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年龄、ECOG状态、临床分期、淋巴结阳性数、肿瘤大小、月经状态和给药方式等多因素分析。结果:三阴乳腺癌患者发生基因突变21例,总体发生率13.46%,BRCA1突变15例,BRCA2突变6例。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发病年龄越大,ECOG评分越高,临床分期越晚,淋巴结阳性数越多,预后越差(P<0.05),而发病时月经状态和给药方式与预后无关。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显示,肿瘤大小(相对危险度,3.163;95%CI:1.455~9.287;P<0.05)和淋巴结转移数(相对危险度,1.859;95%CI:1.254~6.875;P<0.05)是BRCA基因突变三阴性乳腺癌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可能与乳腺癌尤其是三阴乳腺癌可能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发病年龄、ECOG评分,临床分期和淋巴结阳性数及肿瘤大小与BRCA基因突变的三阴乳腺癌预后有关。
黄志坚林庆中黄秋艳肖晨陈夏许春伟方美玉
关键词:三阴乳腺癌BRCA1BRCA2基因突变预后因素
乳腺癌术后即刻假体植入乳房重建之胸大肌前、后平面选择对患者术后满意度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即刻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选取胸大肌前、后平面作为假体植入位置对患者术后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乳腺癌术后即刻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假体体积、患者乳房形态等因素进行植入平面(胸大肌前、后平面)选择,其中植入假体位于胸大肌前平面17例(纳入前平面组),位于胸大肌后平面29例(纳入后平面组)。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回访,比较两组患者重建术后对乳房的满意度和对假体的满意度。结果对于乳房重建的效果,前平面组满意度为优14例、良3例,后平面组满意度为优25例、良4例,两组患者对乳房的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假体,两组均满意。结论乳腺癌术后即刻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中,根据假体体积、患者乳房形态等因素进行有倾向性的胸大肌前、后平面选择,可获得良好的术后满意度。
雷雯林庆中黄秋艳黎世雄陈建
关键词:乳房重建术假体植入乳房外形满意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