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连英
- 作品数:30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九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非均衡发展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高等教育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存在一定程度的非均衡发展,造成大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和人文素质下降,影响了大学生的全面成才。本文认为,必须积极探索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发展的对策,适应当前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 姚建平龚连英洪厚情
- 关键词:科学教育人文教育非均衡发展
- 大学生近现代史观调查问卷分析及教育对策——以九江学院为例被引量:1
- 2009年
-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中国近现代史观现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教学的强大优势,进一步提高对大学生正确的近现代史观教育的实效性,纠正大学生当中一些错误的思想倾向或存在的一些消极的认识。
- 杨泽明龚连英
-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对策
- 以史为鉴:中共执政的精神法宝
- 2011年
- 我党执政几十年来的历史经验证明,我党继承和发扬以史为鉴的优秀传统,大大丰富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治国的经验,提高掌握执政规律并按执政规律办事的自觉意识,增强把握时局、判断时势的主观能动性,是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因素,是党在执政道路上不断取得成功和胜利的精神法宝。
- 姚建平龚连英
- 关键词:以史为鉴中国共产党执政
- 近代社会转型时期林纾对中国社会文化的理性批评
- 2013年
- 鸦片战争以来,伴随着西风东渐的潮流,中国逐步进入近代社会转型时期。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与社会文化困境,林纾借重小说的普及功能及时评的大众功能,对中国社会文化的积弊提出理性批评,并探索中西方文化互融途径,寻找缓解中国社会文化困境的良方。作为近代士子的优秀代表,林纾的批评散发着理性的光芒,蕴意深刻,发人深省。
- 龚连英
- 关键词:社会转型
- 从典型个案看林纾的文化归属被引量:1
- 2011年
- 《巢香》是林纾晚年所写的一篇富有典型意义和考察价值的传记小说,其中折射了一些富有时代特征的文化信息,渗透了林纾内在的文化观。此文展现了辛亥革命爆发后、满清覆亡前夕满人巢香和其父亲多前锋生死之间的义举,宣传了儒家文化的"节义"观。以之为典型个案,可以探究和了解林纾的文化归属。
- 龚连英姚建平
- 关键词:典型个案文化归属
- WTO与我国外贸政策性金融体系建设被引量:3
- 2004年
- 外贸政策性金融体系建设是我国加入WTO后建立适应WTO要求的外贸政策体系建设的关键部分。本文在说明国际相关通行规则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建设外贸政策性金融体系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并针对我国的实情,提出了切合我国实际的建设外贸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对策。
- 姚建平龚连英
- 关键词:WTO金融体系建设行规
- 高等教育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方法和途径被引量:3
- 2009年
- 中国的高等教育应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完美融合,使学生在接受科学教育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并努力提高自己的社会素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全方位的,是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观与功能观、教育制度和课程编制等方面的根本改变。从各个方面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文与科学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 洪厚情姚建平龚连英
- 关键词:高等教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 论陈寅恪“神游冥想、了解之同情”的史学意蕴被引量:1
- 2012年
- 一代史学大师陈寅恪在治学上提出了"神游冥想、了解之同情"的思想,它不仅是针对哲学而言,也是针对史学而言。它既是一种史学境界,也是一种史学方法。正是凭借这一治学思想和精神,陈寅恪才在史学领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
- 龚连英
- 关键词:陈寅恪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师生情感交流的必要性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09年
-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存在师生情感交流缺乏的问题,不但使教学质量难以得到实质性的提高,而且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健康发展。因此,重视并运用师生情感交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作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体会,着重分析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师生情感交流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 龚连英姚建平
-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情感交流
- 西学东渐背景下林纾的文化心理透视
- 2011年
- 近代士人群体处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容易产生双重文化心理:一方面被迫承认中国落后于西方,从而理智地选择向西方学习。另一方面对中国的固有文化又有着难以割舍的眷恋之情。林纾作为近代士人的典型代表,正是处于这样一种文化心理之中。他一方面主张以"西学"为用,补"中学"之不足;另一方面又要求以"中学"为本,捍卫传统文化的威严。
- 龚连英
- 关键词:西学东渐文化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