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买琳芳

作品数:10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文学

主题

  • 3篇启蒙
  • 3篇文学
  • 2篇言情
  • 2篇石评梅
  • 2篇女性
  • 2篇文学创作
  • 2篇舞者
  • 2篇镣铐
  • 1篇独舞
  • 1篇新女性
  • 1篇新文学
  • 1篇兄弟
  • 1篇兄弟失和
  • 1篇臆说
  • 1篇任性
  • 1篇特质
  • 1篇特质论
  • 1篇女权
  • 1篇女权主义
  • 1篇女性形象

机构

  • 9篇暨南大学

作者

  • 9篇买琳芳
  • 5篇宋剑华

传媒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河北学刊
  • 1篇晋阳学刊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现代中国文化...
  • 1篇励耘学刊
  • 1篇新文学评论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历史不能臆说——也谈周氏兄弟的“失和”原因被引量:1
2016年
鲁迅与周作人两人之间的兄弟"失和",是学界一直都在探讨的一宗公案。许多研究者出于维护鲁迅崇高的社会声誉,完全按照许广平或周海婴的一面之词,把责任全都推给了周作人和羽太信子,进而彻底遮蔽了该事件发生的历史真相。在查阅历史资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界目前所持有的见解或观点,几乎都属于主观臆说,根本就站不住脚。从《鲁迅日记》和《周作人日记》比照来看,这桩遭到兄弟二人误解的家庭矛盾,其实与鲁迅和周作人的思想人格,都没有太大的关联性或因果关系。因此走出"偷窥"隐私的学界偏见,回归学术研究的正常轨道,用历史事实说话而不是去捕风捉影,才是鲁迅研究的正确选择。
宋剑华买琳芳
论言情故事的“古”之今变
2016年
追求爱情与自由是人类共通的本性,五四时期的众多爱情小说,都延续了古代思春、闺怨、私奔等传统叙事模式,'自由恋爱'与'自主婚姻'等启蒙口号被赋予了西方的现代性意义,新的人物被套上了西方的外壳,但演绎的内容却始终是旧式传统的言情故事。然而,女性们一系列的情伤体验与男性们的理想幻灭,都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启蒙的深人反思。
买琳芳宋剑华
关键词:闺怨故事情伤言情本性
新文学中的“恋爱”与“婚姻”
2015年
":恋爱"与"婚姻"是新文学最能体现其现代性的时代口号,曾受到广大作家的热烈追捧。但是,新文学所倡导的"恋爱"与"婚姻",与西方的个性解放思想并无直接关系,它只追求"恋"而忽略"爱",只追求"性"而忽略"婚"。由于新文学的认知差异性,它所提出的"恋爱自由"与"婚姻解放"口号,不仅没有赋予青年以真正的自由与解放,相反还造成了大量新女性成为"玩偶"的社会悲剧。
买琳芳
关键词:新文学恋爱婚姻任性放纵
带镣铐的舞者——论石评梅的文学创作与精神觉醒
石评梅,“陶然化蝶”的女主人公,“现代梁祝”的悲情人物,似乎提起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名满京华”的才女作家,人们便只记得她所演绎的中国式“人鬼情未了”故事,历史也有趣的选择了她作为“红色恋人”和“风流才女”的形象与革命者高君...
买琳芳
关键词:石评梅小说创作女性形象
文献传递
论言情故事的“古”之今变
2016年
言情是中国古今小说所热衷表现的创作主题,男欢女爱或皆大欢喜或哀怨连连,都表达着男女青年对于爱情的执着信念。五四新文学在倡导思想启蒙之际,将爱情叙事作为思想启蒙的有效工具,并赋予其以西方人文精神的现代色彩,但是只要我们稍加分析便能够发现,新文学作家所言之"情",并没有超越中国古典文学的叙事范畴,而是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叙事传统,将中国式的爱情言说加以发扬光大。
买琳芳宋剑华
关键词:言情启蒙
启蒙话语下新女性的现实困境
2014年
女性数千年的历史沉睡随着封建父系社会的瓦解而开始苏醒,源于西方社会的女性解放运动与女权主义文化思潮,逐渐涌入并渗透到中国人的思维与文化中,加之中国女性内部思想意识的觉醒,都搅动了父系社会的深层平静。由1907年,秋瑾作为辛亥革命时期的杰出女性,创办了《中国女报》,到'五四'时期,中国知识精英们明显带有民族文化'务实'特性地引入易卜生以及他的戏剧《玩偶之家》。由此,中国现代女性解放运动的序幕正式拉开。
买琳芳
关键词:玩偶父系社会女性女权主义
疲惫地独舞:石评梅文学创作特质论被引量:3
2014年
对石评梅本人及其文学作品的重新研读,其意义不仅仅在于还原某段史实或者情感以所谓的"真实",更在于在重新解读的过程中所探寻到的更为广阔和更为普遍的生命价值与性别意义,从而站在边缘的视角来更加客观地审视五四启蒙的中心话语立场,在常规价值的解构中建构出新的特殊意义。
买琳芳宋剑华
关键词:石评梅文学创作
论“媒婆”形象的现代演绎
2013年
"媒婆"书写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常态现象,作家在否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时,常将无德"媒婆"无情地推向了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使其成为千夫所指,万人唾骂的鞭笞对象。中国现代作家对于"媒婆"人物的艺术塑造,几乎达到了一种极度泛化的惊人程度,她们唯利是图,毁人幸福,连亲人也不放过,这种非理性情绪,十分值得我们去深思。
宋剑华买琳芳
关键词:反封建非理性
带镣铐的舞者
石评梅,“陶然化蝶”的女主人公,“现代梁祝”的悲情人物,似乎提起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名满京华”的才女作家,人们便只记得她所演绎的中国式“人鬼情未了”故事,历史也有趣的选择了她作为“红色恋人”和“风流才女”的形象与革命者高君...
买琳芳
关键词:宗教情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