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少杰
- 作品数:20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漯河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病区实行护生总带教的效果探讨
- 2012年
- 目的:探讨对护理实习生实行实习总带教的临床实践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实习总带教模式,由1名带教老师作为本科护生实习总带教,全面负责本科护生的督导及检查工作,在护生实习结束前进行实习效果评价。结果:实行总带教后护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均为良好。结论:总带教模式有利于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护理人才。
- 于少杰吕春晓程亚娟
- 关键词:护生临床教学
- 仙人掌与青黛糊外敷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 2010年
-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同时累及神经和皮肤的急性病毒性皮肤病。其发病突然,常伴剧痛,成人多见,属中医缠腰火丹、舌串疮、蜘蛛疮之范畴。我们采用仙人掌与青黛糊外敷治疗带状疱疹,结合其他治疗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于少杰程亚娟
- 关键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外敷治疗仙人掌疗效观察青黛缠腰火丹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体会
- 2014年
-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29例经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糖皮质激素,营养支持等综合冶疗,均非手术治疗治愈。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首选保守治疗,其中绝大多数经过保守治疗可以治愈,手术应相当慎重。
- 崔涛于少杰黄春燕李贺鹏
- 关键词:炎性肠梗阻
- 加强护理干预对控制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的影响
-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的影响及效果评价。方法:对比并评价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加强护理干预的方法前后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超标率,血压达标率,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心衰发生率结果:加强护理干预...
- 吕春晓李海霞于少杰
-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干预体质量并发症
- 文献传递
- 仙人掌湿敷治疗留置针致静脉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仙人掌湿敷治疗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取新鲜仙人掌,去刺刮去硬皮,置于大理石研钵内,捣烂成糊状,均匀外敷在病变部位。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溶液浸湿4层纱布敷在病变部位,外敷期间不断将溶液洒在纱布上,均连续治疗5d。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仙人掌治疗留置针致静脉炎疗效满意,是治疗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 于少杰程亚娟吕春晓
- 应用品管圈降低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的感染率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降低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感染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开展品管圈活动,分析深静脉置管感染率高的原因,针对原因制定预防感染的措施并实施。结果使血液透析患者管路的感染率由6.6%降低到2.99%,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提高,增强了圈员运用QCC手法、个人素质修养、责任感,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信心、沟通协调能力、积极性等。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的感染率。
- 吕春晓黄春燕于少杰
- 关键词:血液透析导管品管圈
- 老年肺心病患者家庭养疗及护理
- 1998年
- 于少杰任海燕
- 关键词:肺心病老年人家庭氧疗护理
- 双氧水治疗褥疮病人的护理体会
- 2002年
- 金华杨桂芝于少杰
- 关键词:双氧水褥疮护理
- 安全与质量风险缝隙弥补管理在血透首次内瘘建立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观察安全与质量风险缝隙弥补管理在血透首次内瘘建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安全与质量风险缝隙弥补管理模式应用前(2016年1—6月)于该院行血液透析首次建立内瘘的患者55例设为对照组,应用后(2016年7—12月)的同类病例设为实验组,对干预后两组患者在各相关观察指标方面的差异性进行比较。结果安全与质量风险缝隙弥补管理法应用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应用前,实验组患者1年内内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后遵医行为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安全与质量风险缝隙弥补管理法引入至血透首次内瘘建立护理实践之中,能够显著提高该类患者的遵医行为依从性、护理质量与安全性、护理满意度。
- 吕春晓于少杰万真真
- 关键词:血液透析内瘘护理
- 体外冲击波与封闭治疗对足跟痛的疗效对比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评价不同治疗方案(体外冲击波、封闭)治疗足跟痛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疼痛科门诊2016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治疗的足跟痛患者(n=80),进行随机分组治疗,实验1组接受体外冲击波治疗,实验2组接受封闭治疗。对比实验1组、实验2组足跟痛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不良反应以及疼痛评分改善情况。结果实验1组足跟痛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总满意度均高于实验2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低于实验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2组足跟痛患者治疗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情况。结论给予足跟痛患者体外冲击波治疗整体效果明显优于封闭治疗,在改善患者疼痛感方面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 许红艳于少杰
-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治疗足跟痛疼痛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