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巍 作品数:82 被引量:126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骨科内植物重点实验室建设基金 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化学工程 更多>>
一种新型的快速髂骨取骨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的快速髂骨取骨器,包括震荡电钻、一号摆锯头、一号摆锯、二号摆锯和二号摆锯头,所述一号摆锯头和二号摆锯头分别与所述震荡电钻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摆锯设置有一对,且一对所述一... 于晓巍 邱松炜 魏保山 单浩杰文献传递 Pauwels 3型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46例分析 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Pauwels 3型股骨颈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 2011年1~11月手术治疗Pauwels 3型股骨颈骨折46例,采用空心螺钉(cannulated screws,CS)固定的35例,动力髋螺钉加空心螺钉(DHS+CS)固定8例,近端股骨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s,LCP)固定3例。根据Haidukewych标准评价复位质量,术后定期影像学检查观察骨折愈合和髋关节一般情况,分析骨折移位、断端粉碎、内固定方式与股骨颈骨不连和股骨头坏死发生的关系。结果 46例中,31例有完整的随访资料。1例DHS+CS治疗的患者术后发生深部感染,经清创、抗感染治疗,术后6个月骨折畸形愈合后取出内固定。其它30例随访(20.1±5.9)个月,其中CS固定的22例,DHS+CS固定5例,LCP固定3例。29例复位质量为优良,1例一般。8例出现股骨头坏死,2例骨不连,1例同时存在股骨头坏死和骨不连,19例骨折愈合且维持了良好的髋关节形态(63.3%)。不同的骨折移位、断端粉碎程度及内固定方式与股骨头坏死、骨不连的发生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头坏死和骨不连是Pauwels 3型股骨颈骨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CS、DHS+CS、LCP均可作为Pauwels 3型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案。骨折移位、断端粉碎和内固定方式对股骨头坏死、骨不连是否有影响,需要更大样本的病例验证。 高悠水 陈松 周祖彬 于晓巍 宋文奇 张伟 孙玉强 张长青关键词:股骨颈 股骨骨折 外科手术 骨折 一种新型的快速髂骨取骨器 本发明涉及骨科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的快速髂骨取骨器,包括震荡电钻、一号摆锯头、一号摆锯、二号摆锯和二号摆锯头,所述一号摆锯头和二号摆锯头分别与所述震荡电钻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摆锯设置有一对,且一对所述一号摆... 于晓巍 邱松炜 魏保山 单浩杰文献传递 一种骨折内固定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折内固定器,所述的骨折内固定器包括锁定螺钉、连接杆和紧固螺母。本发明骨折内固定器改变了传统的骨折内固定术的操作流程,使该手术操作更为简单;该内固定器与四肢骨骼直接接触面积比例少,且与骨折处骨骼无接触,因此... 张长青 于晓巍 高悠水文献传递 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 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至2011年1月收治且获得随访的61例67侧Tile C骨盆骨折患者资料,男43例,女18例;年龄11~71岁,平均36岁。骨盆骨折按Tile分型:C1型51例,其中C11型22例,C12型8例,C13型21例;C2型4例;C3型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前方显露耻骨上支复位并在髂前上棘处开窗固定;后方采用沿髂后上棘的斜形切口暴露骨盆后环。评估术中出血情况及术后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前环手术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平均分别为49min、76mL;而后侧入路手术平均分别为63min、227mL。61例患者术后获12~53个月(平均31个月)随访。根据Matta和Tornetta提出的标准评定术后骨折复位质量:优58侧(86.6%),良7侧(10.4%),一般2侧(3.0%)。64侧骨折手术后12周获愈合,另3侧骨折于术后6个月获愈合。49例(80.3%)患者恢复伤前工作和生活,8例(13.1%)轻度步态异常介工作等正常,4例(6.6%)步态明显异常似尚能胜任普通体力工作。本组患者无医源性神经损伤发生。结论通过有限切开复位和固定的方法,在不需要暴露神经、血管等结构的前提下,可以对Tile C型骨盆骨折进行良好的显露和安全、稳定的固定,疗效良好。 孙玉强 唐明杰 宋文奇 周祖彬 于晓巍 彭晓春 张长青 曾炳芳关键词:骨盆 骨折 创面封闭负压引流在跟骨骨折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应用于跟骨骨折术后皮肤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 42例手术治疗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应用VSD技术)及对照组,观察术后两组患者皮肤愈合情况。结果术后12 d实验组手术创面20例治愈,1例显效,平均愈合时间12.19 d;对照组11例创面痊愈,8例显效,2例无效,平均愈合时间18.72 d。结论 VSD技术对于跟骨骨折术后皮肤愈合,预防感染有良好的疗效。 徐菁 范磊 邵益民 袁同洲 于晓巍关键词:跟骨骨折 负压封闭引流 一种用于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治疗的骨牵张器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治疗的骨牵张器械,包括前段螺钉,所述前段螺钉与股骨本体连接,所述股骨本体的底部通过固定螺钉安装有外固定支架,所述固定螺钉远离所述股骨本体的一端贯穿所述外固定支架,且螺纹连接有螺帽,... 于晓巍 单浩杰 姜朝来 魏保山 张长青人工智能赋能的全髋关节置换术进展 2024年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术前规划、术中导航和术后康复等环节,都因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的介入而得到显著优化。本文综述AI技术在医疗影像分割和配准方面的最新进展,特别关注其在THA中的应用。医疗影像与自然影像的显著差别对AI算法的设计构成挑战。深度学习技术,特别是CNN、U-Net和Transformer模型,在各项医疗影像分割和配准任务上表现突出。AI技术通过深度学习分析CT影像,显著提高了髋部病变的识别准确性。在术中引导方面,AI系统利用智能分割和运动状态模拟,为手术提供实时导航和精确定位,有效提升手术效率。AI技术还涉及手术成本预测和术后康复,通过马尔可夫模型等方法,为医疗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影像分析正逐步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对改善患者的整体手术体验和临床结果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预示着未来在医疗影像领域可能实现的新突破。 黄寅殊 单浩杰 于晓巍关键词:人工智能 髋关节置换术 2型糖尿病患者连续血糖监测目标范围内时间与血清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相关性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连续血糖监测(CGM)目标范围内时间(TIR)与骨形成标志物血清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 OC)和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住院T2DM患者336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72 h连续血糖监测,并计算TIR。根据TIR水平将患者分为TIR<70%组(154例)和TIR≥70%组(182例)。检测所有患者血清N-MID OC、PINP和其他生化指标水平。TIR与N-MID OC、PINP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结果:TIR<70%组N-MID OC、PINP水平低于TIR≥70%组(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IR与N-MID OC、PINP呈正相关(均P<0.05)。调整与骨质疏松和糖尿病发生密切相关因素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IR仍与N-MID OC、PINP存在正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T2DM患者TIR与骨形成指标物N-MID OC和PINP水平呈正相关。 陈京京 陈盈玲 单浩杰 蒋伏松 蒋伏松关键词:2型糖尿病 一种用于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器及辅助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器及辅助装置,包括自攻松质骨螺钉与空心松质骨螺钉以及全螺纹支撑螺钉,所述自攻松质骨螺钉的一端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一端设有瞄准器,所述瞄准器的内部设有瞄准器固定空心螺钉,所述瞄准器的... 于晓巍 单浩杰 邱松炜 魏保山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