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斌知

作品数:12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病毒
  • 4篇病原学
  • 3篇流感
  • 3篇流感病毒
  • 2篇婴幼
  • 2篇婴幼儿
  • 2篇哨点监测
  • 2篇住院
  • 2篇住院婴幼儿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腹泻
  • 2篇病毒性
  • 2篇病原谱
  • 1篇电泳
  • 1篇毒性
  • 1篇型别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荧光定量PC...

机构

  • 12篇山西省疾病预...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北华大学
  • 1篇湖南省疾病预...
  • 1篇河北省疾病预...
  • 1篇山东省疾病预...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陕西省疾病预...

作者

  • 12篇任斌知
  • 6篇赵嵘
  • 5篇张凡非
  • 5篇王乃昌
  • 2篇刘元
  • 2篇崔爱利
  • 2篇冯军军
  • 2篇刘玲
  • 2篇杨红霞
  • 2篇许文波
  • 2篇邱琪
  • 2篇王靖
  • 1篇李虹
  • 1篇郭支喜
  • 1篇王三桃
  • 1篇祝双利
  • 1篇那丹宇
  • 1篇李琦
  • 1篇韩旭
  • 1篇刘钢

传媒

  • 3篇实用医技杂志
  • 2篇病毒学报
  • 2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预防医学论坛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9年-2020年山西省沙门菌耐药性及同源性研究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了解并分析山西省沙门菌的感染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同时应用PFGE分子分型技术,分析沙门菌株之间的相似度,追溯感染来源。方法对2019年—2020年分离于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的标本进行系统生化鉴定、血清凝集、药敏实验及PFGE分子分型。结果2019年检出90株沙门菌,检出率为6.35%,2020年检出78株沙门菌,检出率为5.95%。168株沙门菌的优势血清型为肠炎沙门菌92株,鼠伤寒沙门菌40株。沙门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其次为萘啶酸,对头孢他啶、头孢西丁及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肠炎沙门菌分成38个PFGE型,相似度为50.1%~100%;鼠伤寒沙门菌、肯塔基沙门菌依次分为33个型和5个型,PFGE型别存在明显的遗传多样性。结论山西省沙门菌以肠炎沙门菌感染为主;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应加强抗生素的监测与规范使用;PFGE技术适用于分析沙门菌株之间的相似度及分子溯源。
姚素霞郝瑞娥王洋杨红霞韩吉婷任斌知
关键词:沙门菌耐药脉冲场凝胶电泳
2010—2012年太原市腹泻住院婴幼儿轮状病毒流行及型别特征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 对太原市5岁以下住院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A组轮状病毒(R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和RV血清型别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为RV感染性腹泻的防治和疫苗接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山西省儿童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5岁以下腹泻住院患儿的粪便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A组RV抗原,半巢式多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阳性标本进行G、P分型.结果 989份样本中A组RV检测阳性率为49.5%;2010-2012年分别为53.6%,41.2%,53.0%.RV感染病例主要集中在11月至次年2月之间(65.8%-92.0%).RV感染95.5%发生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在13-18个月龄段患儿中RV检出率最高(65.6%).RV流行株2010年以 G3P[8]为主(58.8%);2011年以G3+9P[8](30.6%)、G9P[8](28.7%)、G3P[8](25.0%)三种为主;2012年以G9P[8](60.9%)为主.未检出G4、G8、P[10]、P[11].世界各地常见组合G9P[8]、G3P[8]、G2P[4]、G1P[8]共占78.6%.结论 RV是引起婴幼儿病毒性腹泻主要的病原之一,G9取代G3在本地区主要流行,以G9P[8]为主要优势株.对RV血清型保持系统性的连续监测对RV疫苗在太原的应用是必要的.
任斌知赵嵘王乃昌张凡非刘元
关键词:轮状病毒腹泻
太原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谱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了解太原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病例的病毒病原学特性及分布情况,为ARI疾病的预防控制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对381份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ARI病例的呼吸道样本进行了流感病毒(IFV-A、H1、H3、甲型H1N1、B型、C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A、B)、人副流感病毒(HPIV-1~4型)、人冠状病毒(HCoV-229E、OC43、NL63、HKU1型)、人偏肺病毒(hMPV-A、B)、人博卡病毒(HBoV)、呼吸道腺病毒(R-ADV)等7种病毒(共计20个型别)的检测,并对结果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381份样本中病毒检测阳性结果有164份,阳性率为43.0%,分别为IFV(22.8%)、RSV(10.8%)、hMPV(3.7%)、HPIV(2.9%)、HCoV(2.6%)、R-ADV(1.8%)、HBoV(0.8%),其中同时2种以上病毒混合感染8份,占4.9%。全年中均有病毒感染病例被检出,主要集中在冬春季,IFV、RSV、hMPV阳性率最高月份分别为12月(71.4%)、2月(84.2%)、1月(33.3%)。另外,上呼吸道ARI病例样本323份,病毒阳性率为34.4%,以IFV为主(占76.6%);下呼吸道ARI病例样本58份,病毒阳性率为91.4%,以RSV为主(占75.5%);ARI病例中15岁以下儿童占有较大比例,其中3岁以下患儿的病毒感染率为85.7%。结论 IFV、RSV、hMPV为太原地区2009-2011年ARI病例的主要致病原,并且各病毒随年龄、流行季节中月份、感染部位等不同而有各自的流行特性。
任斌知张杰敏郭支喜王乃昌赵嵘张凡非冯军军李国华高雪芬左素俊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荧光定量PCR法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能力建设与发展被引量:1
2014年
2003年非典型肺炎(SARS)危机过后,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发展机遇。2004年原卫生部与发改委卫办疾控发(2004)108号《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首次对各级疾控实验室的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本着现实工作与长远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着力加强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能力建设。
张凡非王三桃张秋香杨红霞李俊任斌知
关键词:微生物实验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事业《指导意见》非典型肺炎
2019~2020年度山西省流感监测病原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了解山西省流感病毒人间传播的病原学特征,为今后流感防控及疫苗接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9~2020年度山西省流感监测的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山西省流感监测网络在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期间,累计检测流感样病例标本10491份。其中,流感病毒核酸阳性1396份,阳性率为13.31%。2019年11月至2020年2月初是2019~2020年度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的高峰期。本年度检出的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占全部核酸阳性标本的82.23%。男女性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3.12%和13.52%(P>0.05)。0~、5~、15~、25~和≥60岁组阳性率分别为8.98%、22.75%、18.60%、8.38%和7.38%,5~14岁组阳性率最高(22.75%),≥60岁组阳性率最低(7.38%),不同年龄组间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部地区组平均流感病毒检出率(17.18%)高于北部(10.80%)和南部地区组(11.81%)。结论2019~2020年度山西省季节性流感流行受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加强2020年秋冬流感样病例的监测工作及流感疫苗接种工作非常重要。
刘玲任斌知张瑞娟赵君宇赵嵘王靖
关键词:流感哨点监测流感病毒
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鼠肝组织中铁 锌 铜和锰含量
2012年
铁、锌、铜、锰等元素是体内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但过量时又具有毒性。通过观察生物材料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在生物材料微量元素分析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消化方法并控制实验条件对于结果的准确和稳定有重要意义。微波消解法在样品前处理中以快速、
郭舒岗赵霞任斌知
关键词:锰含量肝组织
2012年太原市5岁以下住院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及流行特征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 对太原市5岁以下住院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轮状病毒(RV)、人杯状病毒(HuCV)、人星状病毒(HAstV)和肠道腺病毒(EAd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进行研究,为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山西省儿童医院2012年5岁以下住院腹泻患儿的321份粪便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A组RV抗原,巢式多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RV阳性标本进行G、P分型;采用巢式RT-PCR检测HuCV和HAstV;采用PCR反应检测EAdV.结果 321份样本中4种病毒检测阳性率依次为A组RV(53.0%)、HuCV(23.4%)、AstV(7.2%)和AdV(5.3%).对170份RV阳性样本进行G、P分型,G9型及P[8]型为优势株;13~18个月年龄段患儿中RV检出率最高(69.0%),2012年RV发病高峰在12月、1月(76.3%).4种病毒主要是感染2岁以下婴幼儿.结论 RV是引起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最主要的病原,以G9、/P[8]为主要优势株,HuCV、AstV和AdV也是重要的病原,2岁以下婴幼儿为发病高危人群.
任斌知赵嵘王乃昌张凡非刘元
关键词:腹泻病原学流行病学
2009-2010年山西省流感/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学监测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分析掌握山西省2009--2010年流感/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特征,为预测和防控流感/甲型H1N1流感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哨点医院和集体发热疫情进行监测采样,采用病毒核酸检测法和细胞培养法分离鉴定流感/甲型H1N1流感病毒,并对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山西省录入“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的流感样病例监测报告数据及其样本病原学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山西省全年均有流感病毒活动,2009年流行优势毒株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流行最高峰在11月(阳性率为58.1%,甲型H1N1占88.1%),主要导致59岁以下人群发病,其中5-24岁年龄组阳性率较高,进入2010年后乙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的活动有所增加,成为流行株。结论流感样病例监测和病原学监测,可以及时反映流感活动状况,对于掌握该省流感/甲型H1N1流感流行规律有着重要意义。
任斌知王乃昌冯军军赵嵘张凡非
关键词:流感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山西省2011—2016年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分析山西省2011-2016年度流感病毒人间活动的分布情况及变化趋势,为今后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2016年度山西省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4月-2016年3月期间,山西省流感监测网络共检测流感样病例标本41724份,检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7370份,总阳性率为17.66%,各年度阳性率呈现高、低值逐年交替出现的变化特征。2012—2013年度及2015—2016年度检出率最高,分别为21.99%、19.99%。每年10月一次年3月间均有一个流感病毒检出的显著高峰,另外,2012年夏季与2015年春季各有一个次高峰。5—14岁组人群流感病毒检出率最高,为22.98%。中部地区组流感病毒平均检出率(20.61%)高于南部地区组(14.76%)和北部地区组(13.22%)。结论山西省季节性流感在流行强度高的监测年度可出现一年两个流行高峰,开展全年流感监测具有现实意义。
刘玲任斌知那丹宇王乃昌赵嵘王靖陈利民
关键词:流感哨点监测流感病毒
2014-2018年山西省脊髓灰质炎病毒学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评价山西省2014-2018年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学监测情况。方法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第4版《脊髓灰质炎实验室手册》的要求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对2014-2018年山西省报告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及接触者粪便标本进行脊灰病毒学监测和结果分析,分离到的L20B阳性分离物做型内鉴定,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对脊灰病毒衣壳蛋白VP1编码区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2014-2018年山西省CDC脊灰实验室共收到927例AFP病例及其接触者粪便标本共2042份,分离到脊灰病毒21株,分离率为1.03%,11株经鉴定为疫苗相似株,9株为疫苗高变异株,1株为疫苗衍生脊灰病毒;分离到非脊灰肠道病毒103株,分离率为5.04%。结论山西省AFP监测系统敏感,2014-2018年山西省CDC脊灰实验室在AFP病例及接触者粪便标本中未发现脊灰野病毒,山西省继续维持无脊灰状态。
杨建芳李虹李娜任斌知祝双利
关键词:急性弛缓性麻痹脊髓灰质炎病毒病毒学监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