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怡

作品数:9 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肉瘤
  • 5篇细胞
  • 5篇骨肉瘤
  • 4篇血管
  • 4篇肝细胞
  • 3篇血管密度
  • 3篇血管生成
  • 3篇微血管
  • 3篇微血管密度
  • 3篇细胞癌
  • 3篇肝癌
  • 3篇肝细胞癌
  • 2篇修复基因
  • 2篇细胞性
  • 2篇基因
  • 2篇肝细胞性
  • 2篇肝细胞性肝癌
  • 2篇DNA损伤
  • 2篇DNA损伤修...
  • 2篇DNA损伤修...

机构

  • 9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9篇何怡
  • 9篇王东
  • 8篇李增鹏
  • 6篇卿毅
  • 6篇张沁宏
  • 5篇仲召阳
  • 3篇肖华亮
  • 2篇王佳
  • 1篇林俐
  • 1篇杨宇馨

传媒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消化外科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年份

  • 3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肝细胞癌组织中DNA损伤修复基因APE1表达意义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探讨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urinic/apyrimidinic endonuclease,Apel),又称氧化还原因子(redox fac—tor-1,Ref-1)在肝细胞性肝癌(HCC)的表达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正常肝组织10例、结节性肝硬化组织40例和HCC103例组织中Ape1表达情况. 结果:在HCC组织中Ape1在细胞核、细胞质均可表达, 其中细胞核/细胞质联合表达(49.5%)显著高于结节性肝硬化组(20%)和正常对照组(0%)(P<0.01).Apel细胞核和细胞质阳性分度在正常组、肝硬化组、HCC组之间依次增高,并与HCC组织学分级有密切关系(P<0.01或0.05). 结论:癌细胞过度表达Ape1蛋白可作为判断肝癌组织学分级的有用指标之一.Ape1基因在HCC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张沁宏肖华亮李增鹏仲召阳何怡卿毅王东
关键词:肝细胞癌组织DNA损伤修复APEE1基因
肝细胞肝癌DNA损伤修复基因MGMT的表达及其与p53的关系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中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以及突变型p53(mutant p53,mtp53)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二步法分别检测10例正常肝组织、40例结节性肝硬化组织和103例人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MGMT和mtp53表达情况。结果MGMT在正常肝组织、肝硬化和HCC组织中均可表达,正常组表达显著高于肝硬化组(P<0.01)和HCC组(P<0.05),同时HCC组的平均得分又明显高于肝硬化组(P<0.05)。在HCC组织中MGMT表达与mtp53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MGMT表达的改变与P53基因突变存在密切联系,对于HCC的发生、发展可能有重要作用,MGMT在肝组织中表达的改变可能作为肝肿瘤易感性标志物。
王东张沁宏李增鹏卿毅何怡
关键词:肝细胞性肝癌MGMTMTP53
骨肉瘤微血管密度与nm23-H1、PCNA表达及预后的关系
2005年
目的研究骨肉瘤微血管密度与转移抑制基因nm23-H1表达、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指数相关性及其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0例骨肉瘤微血管密度(MVD),以及nm23-H1表达和PCNA指数,并应用Cox模型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MVD与nm23-H1表达呈负相关,而与PCNA指数呈正相关。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MVD、nm23-H1和PCNA 均为影响骨肉瘤预后的重要因素。MVD低值组比高值组预后好(P<0.05)。在MVD高值组中,nm23-H1高表达组比低表达组预后亦较好(P<0.05)。结论微血管密度可能是骨肉瘤转移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它与nm23-H1和PCNA相互作用,共同影响骨肉瘤的转移和预后。
仲召阳何怡李增鹏王东
关键词:骨肉瘤预后COX模型分析免疫组化方法
人骨肉瘤细胞HOS锎-252中子放射敏感性的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观察锎-252中子治疗骨肉瘤的效果。方法人骨肉瘤细胞HOS用铱-192γ射线和锎-252中子射线分别以不同的剂量照射,MTT法绘出细胞存活曲线,经典的克隆形成分析测算D0、Dq和SF2值,彗星分析法检测照射后细胞的DNA损伤情况。结果MTT法、克隆形成分析和彗星分析法3种方法的实验结果均表明HOS细胞对锎-252中子射线更为敏感。由克隆形成分析得到锎-252中子射线和铱-192γ射线照射HOS细胞的D0值分别是2·80和3·34,Dq值分别是2·66和3·07,SF2值分别是0·596和0·684。锎-252中子射线和铱-192γ射线以200、500、1000cGy3个剂量照射HOS细胞后,碱性彗星尾力矩分别是(6·664±0·648)、(20·322±1·433)、(33·909±1·245)和(4·760±0·528)、(15·203±1·272)、(27·375±1·315)(P<0·05)。结论锎-252中子对HOS细胞的杀伤效果优于铱-192γ射线,说明锎-252中子放射治疗骨肉瘤可能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放射治疗方法。
卿毅王东李增鹏何怡张沁宏
关键词:骨肿瘤锎-252中子中子
EGFR抑制剂吉非替尼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9
2006年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抑制剂吉非替尼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为原发性肝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MMC-7721细胞中EGFR的表达,不同浓度吉非替尼处理SMMC-7721细胞48h后,MTT法检测细胞对该药物敏感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变化。结果SMMC-7721细胞中EGFR呈强阳性表达,吉非替尼明显下调EGFR表达,抑制SMMC-7721细胞生长,呈剂量时间依赖性,8mmol/L吉非替尼组细胞凋亡率为(58·58±2·95)%,显著高于对照组(0·11±0·04)%,(P<0·01)。结论吉非替尼能够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SMMC-7721细胞生长,因而有望为肝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有效途径。
何怡王东张沁宏卿毅杨宇馨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肝细胞癌
骨肉瘤组织中ephrinB2和EphB4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及血管生成的关系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ephrinB2 及其受体EphB4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以及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三种骨肉瘤细胞株(SAOS、U2 OS、HOS)、10例正常骨、10 例良性骨肿瘤和80例骨肉瘤组织中EphB4、ephrinB2、CD34和FⅧRag 等蛋白表达,并根据CD34和FⅧRag染色结果计数微血管密度。结果:EphB4 及ephrinB2 在骨肉瘤细胞株中呈阳性表达,骨肉瘤中EphB4 及ephrinB2显著高于正常骨,P=0 .000 6。EphB4 及ephrinB2的蛋白表达定位于肿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胞质, 呈异质性分布;两种蛋白在Ⅲ级骨肉瘤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Ⅰ、Ⅱ级,P=0. 003和P=0 .013。EphB4 和eph rinB2强表达组中的MVD 分别为44. 4±14 .7和46. 8±16. 0,均显著高于EphB4 和ephrinB2 弱表达组相应的MVD . 32. 3±22. 2 和31 .0 ±15. 5, P = 0 .008 和P=0 .000 7。结论: EphB4/ephrinB2 在骨肉瘤发生、演进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仲召阳李增鹏肖华亮何怡王佳王东
关键词:骨肉瘤微血管密度
骨肉瘤VEGF表达及VEGF抗体抑制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骨肉瘤血管生成和预后的关系,以及VEGF抗体抑制骨肉瘤细胞OS-732诱导血管生成的作用和可能机制,为以VEGF为靶点治疗骨肉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形态计量方法,检测80例骨肉瘤VEGF表达、肿瘤微血管密度(MVD),以及OS-732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进一步应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观察VEGF抗体对OS-732诱导血管生成及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1)骨肉瘤VEGF表达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及预后密切相关。(2)OS-732表达VEGF和bFGF,而且VEGF表达强度明显高于bFGF,OS-732具有很强的诱导血管生成能力。(3)VEGF抗体干预实验结果显示VEGF抗体组肿瘤区血管密度明显低于PBS对照组,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PBS对照组,而增殖指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VEGF抗体组凋亡的微血管内皮细胞增多,增殖期内皮细胞少见。结论VEGF是骨肉瘤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其表达可能是评估骨肉瘤预后的一项有价值的指标。VEGF抗体能够抑制内皮细胞增殖,促进内皮细胞凋亡,显著抑制骨肉瘤OS-732血管形成,并可能通过抑制血管形成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达到抑制瘤细胞生长的作用。该结果提示VEGF可以作为骨肉瘤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潜在靶分子。
王东仲召阳李增鹏张沁宏何怡卿毅
关键词:骨肉瘤血管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骨肉瘤中ephrinB2/EphB4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ephrinB2及其受体EphB4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以及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役组化S P法检测 80例骨肉瘤组织中EphB4、ephrinB2等蛋白表达 ,并根据CD3 4和FⅧ RAg染色结果记数微血管密度。结果 EphB4及ephrinB2的蛋白表达定位于肿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胞质 ,呈异质性分布 ;两种蛋白在Ⅲ级骨肉瘤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Ⅰ、Ⅱ级 (P <0 .0 1)。EphB4和ephrinB2强表达组中的MVD均显著高于相应的EphB4、ephrinB2弱表达组 (P <0 .0 1)。结论 EphB4 ephrinB2在骨肉瘤发生、演进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并与肿瘤血管密切相关。
王东仲召阳李增鹏肖华亮何怡王佳
关键词:骨肉瘤EPHRINB2EPH血管生成微血管密度
CD117、C-erbB-2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中 CD117 及 C- erbB- 2 蛋白的表达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为今后可能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 103 例HCC中CD117及C- erbB -2蛋白的表达,对照组为正常肝组织 10 例,肝硬化组织 40 例。结果 CD117在HCC组、肝硬化组和正常肝组织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6.89%、37.5%和30%,CD117表达在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但与HCC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显著相关(P<0.05)。C -erbB- 2 在 HCC组、肝硬化组和正常肝组织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50. 49%、70%和 40%,三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C erbB 2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无关,但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CD117 与 C -erbB- 2 共同表达率为12.6%,且两者表达明显相关。结论 CD117 与 C -erbB- 2 在 HCC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于选择性病例可以应用针对CD117和C -erbB- 2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何怡王东李增鹏卿毅张沁宏林俐
关键词:肝细胞癌CD117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