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智纯

作品数:36 被引量:251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肿瘤
  • 14篇疗法
  • 14篇放射疗法
  • 13篇鼻咽
  • 11篇鼻咽癌
  • 9篇放疗
  • 8篇咽肿瘤
  • 8篇鼻咽肿瘤
  • 7篇适形
  • 7篇近距
  • 6篇三维适形
  • 6篇疗效
  • 6篇剂量学
  • 5篇照射
  • 5篇外照射
  • 5篇细胞
  • 5篇放射性
  • 4篇三维适形放射
  • 4篇适形放射
  • 4篇术后

机构

  • 18篇中山大学
  • 9篇中山医科大学
  • 7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汕头大学
  • 2篇浙江省肿瘤医...
  • 1篇江西省肿瘤医...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广东药学院附...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6篇何智纯
  • 16篇陈昆田
  • 7篇曹新平
  • 5篇陈明
  • 5篇邓小武
  • 5篇包勇
  • 5篇黄晓波
  • 5篇夏云飞
  • 4篇胡晓
  • 4篇孙颖
  • 4篇张万团
  • 4篇罗伟
  • 3篇刘晓清
  • 3篇曹新平
  • 3篇温戈
  • 3篇王谨
  • 3篇张黎
  • 3篇彭芳
  • 3篇叶伟军
  • 3篇周琦超

传媒

  • 14篇癌症
  • 7篇中华放射肿瘤...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肿瘤学杂志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癌症防治...
  • 1篇2000全国...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4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2
  • 2篇1991
  • 2篇1989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后装照射对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探讨膀胱部分切除术加近距离照射治疗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 方法 40例T2 ~T3b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2 0例 ,一组行膀胱部分切除术 +术后后装放疗 ,二组行膀胱部分切除术 +丝裂霉素膀胱灌注 ,对比分析两组疗效。 结果 平均随访 44个月 ,一组无瘤生存率为 94.7% (18/ 19) ,二组为 6 5 .0 % (13/ 2 0 ) ;一组的 3、4年生存率为 93 .8% (15 / 16 )、90 % (9/ 10 ) ,二组为 5 0 .0 % (8/ 16 ) ,2 2 .2 % (2 / 9)。 结论 膀胱部分切除术 +后装照射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效果良好 。
林秉勋林小军陈昆田何智纯
关键词:膀胱癌术后复发放射疗法疗效
用三维适形放疗计划系统评价鼻咽癌常规放疗设野的剂量学分布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鼻咽癌常规双侧耳前野及耳前野与不同设野组合的剂量分布。[方法]60年代至80年代鼻咽癌照射野大部分采用双侧耳前野为主野,因此我们把1例鼻咽癌增强CT-sim图像传输到三维适形放疗计划系统,分别模拟三种大小不同的常用耳前野以及常规耳前野加鼻前野或耳后野时的各种条件,计算出其95%、90%、50 Gy、40 Gy以及包括整个靶区等剂量曲线的分布区域,分析其剂量学分布特点。[结果]不同大小的耳前野以及常规耳前野加鼻前野或耳后野时的剂量分布均存在低剂量区,低剂量区主要在茎突后间隙的后下部分以及颅底、斜坡、后组筛窦等区域.鼻咽各壁的照射剂量可以达到根治剂量。[结论]鼻咽癌采用不同大小的双侧耳前野,常规耳前野加鼻前野或耳后野的设野方法,靶区的剂量分布不理想,射野内存在低剂量区。
李志强何智纯夏云飞
关键词:鼻咽癌剂量学
宫颈癌肿瘤细胞再增殖与近距离放疗剂量间关系的动态监测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通过对同一宫颈癌患者放疗前、放疗 2周 10 Gy、4周 2 0 Gy连续宫颈肿物活检 ,Ki6 7、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突变型 p5 3(mtp5 3)等增殖指标检测 ,探讨在后装分次放疗过程中加速再增殖出现时间。方法 :运用流式细胞仪行 Ki6 7抗原检测及细胞周期分析 S期比例 (SPF)、增殖指数 (PI)、DNA异倍体 (DEN) ,用免疫组化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仪定量分析 PCNA、mtp5 3蛋白表达情况 ,观察各增殖指标随剂量增加时变化规律。结果 :Ki6 7、PCNA、mtp5 3抗原表达及 DEN随放疗剂量的增加、疗程的延长而明显增加 ,其中 Ki6 7、PCNA、mtp5 310Gy时与放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与 2 0 Gy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肿瘤细胞加速再增殖在宫颈癌后装分次放疗后 2周 10 Gy时已经出现 ,而 10 Gy与 2 0 Gy时各指标差异不明显 ,提示肿瘤细胞增殖速度稳定 。
叶伟军陈昆田何智纯曹新平候景辉何丽容
关键词:近距离放疗肿瘤细胞增殖KI67突变型P53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累及野和选择性淋巴结照射前瞻性随机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前瞻性比较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采用累及野照射(IFRT)或选择性淋巴结照射(ENI)局部失败的差异及对生存的影响。方法99例LA-NSCLC经紫杉醇加卡铂化疗2周期后无远处转移患者随机分为IFRT组(45例)或ENI组(54例),IFRT组照射原发病灶、同侧肺门和纵隔阳性淋巴结,ENI组照射原发病灶、同侧肺门、双侧中上纵隔淋巴引流区及双侧锁骨上区。在满足双肺V20≤35%、脊髓受量≤50Gy条件下给予尽可能高剂量,每周紫杉醇40mg/m2放疗增敏。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结果随访率为99%,随访时间满1、2、3年者分别为49、29、17例。IFRT组与ENI组放疗剂量〉60Gy的分别占49%和26%(X2=5.59,P=0.018),局部失败率分别为29%和36%(x2=0.46,P=0.497),1、2、3年局部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6%、69%、65%和80%、53%、49%(x2=0.74,P=0.389),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41%、33%和69%、32%、13%(X2=3.97,P=0.046)。两组不良反应相似(x2=3.91~0.16,P=0.142~0.925)。结论IFRT较ENI照射剂量高并增加了总生存率,未增加选择性照射区淋巴结复发率,不良反应相近,还需大样本研究。
马红莲包勇胡晓王谨王卫华李凯新刘源何瀚孙宗文王彦庄婷婷陈静彭芳周琦超黄劭敏何智纯张黎邓小武陈明
非小细胞肺癌同期放化疗后重度急性放射性肺炎的预测因素被引量:28
2012年
目的评价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及临床因素对非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同期化疗后急性重度放射性肺炎(SARP)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6--2010年行三维适形放疗同期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147例病例资料。对有无SARP的剂量学参数行成组t检验,对有差异的和临床因素行Logistic法多因素预测分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剂量学因素的预测价值,Pearson法分析剂量学数据间相关性并从剂量学参数中提取有代表性因子。结果全组患者SARP发生率为9.5%。平均肺剂量(MLD)、V20、V30、V40、V50与SARP发生相关(X2=4.87—6.84,P=0.009—0.025)。控制SARP发生率≤5%时的界值分别为MLD≤16.77Gy,V20≤34.15%,V30≤23.62%,V40≤18.57%,V50≤13.02%,其敏感性、特异性、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8.0%、48.1%、0.678,42.9%、82.0%、0.661,78.6%、52.9%、0.667,71.4%、61.7%、0.677,57.1%、67.7%、0.651。因子分析显示可考虑选取MLD、V20、V30中的1个或2个,V40、V50中的1个用于预测SARP。肿瘤位于右中下肺者SARP发生率高于其他部位(22.2%:6.7%,x2=6.19,P=0.023)。结论MLD、V20、V30、V40、V50可用于放射性肺炎预测,但单个预测价值不佳,要多种参数联合使用。肿瘤位于右肺中下叶者放疗后发生SARP危险性较肿瘤位于其他部位者高。
王谨庄婷婷何智纯彭芳马红莲周琦超张黎何振宇包勇邓小武陈明
关键词:放射疗法三维适形放射性肺炎剂量体积直方图
近距离放疗剂量保障及验证技术被引量:3
2006年
由于后装放疗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发展。作为外照射的补充,后装放疗仍为鼻咽癌放疗中主要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诸多因素会影响后装剂量的准确性,剂量实施过程中距离因素、剂量重复性、后装机给定剂量与实际剂量的误差等都是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重要项目。该文主要对此进行介绍。
曹新平祁振宇叶伟军何智纯闵华庆
关键词:近距离放疗
N2-3期鼻咽癌下颈锁骨上区照射中间设置不同宽度铅挡块的剂量学研究
2007年
背景与目的:N2-3期鼻咽癌常规照射时,需设置中间挡铅的前切线野照射下颈锁骨上淋巴引流区,目前对于中间铅挡块宽度仍有不同的做法,本研究通过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hree-dimensional 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3D-TPS)对前切线野照射下颈锁骨上区的剂量分布进行分析,探讨合适宽度的铅挡块。方法:选取初治N2-3期鼻咽癌患者10例,采用3D-TPS设计照射方案。每例患者均采用逐步缩野照射技术,下颈锁骨上区均设置单前切线野,前40Gy中间分别采用铅挡0cm(A方案)、2.1cm(B方案)、2.5cm(C方案)、3.0cm(D方案),之后中间均挡3.0cm4种方案。每例患者的4种方案照射剂量均相同。比较4种照射方案的靶区及主要危及器官的受照体积和剂量。结果:(1)4种方案下颈锁骨上亚临床病灶区(PTV50a)的高剂量区覆盖率(V95、V90)比较:A方案(82.44%、87.89%)优于B方案(78.21%、84.03%)、C方案(77.10%、82.68%)、D方案(73.80%、77.50%)(P<0.05);B方案、C方案好于D方案(P<0.05);B方案与C方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原发灶大体肿瘤区(PTVnx)、颈部转移淋巴结(PTVnd)、原发灶周围高危区(PTVnx60)、转移淋巴结周围高危区(PTVnd60)及环状软骨以上的亚临床病灶区(PTV50b)的V95、V90,4种方案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4种方案脊髓、喉的受照剂量无统计学意义;甲状腺、食管、气管的受照剂量(D50):A方案(49.47、44.52、44.18Gy)高于B方案(41.95、8.41、10.16Gy)、C方案(38.73、7.03、8.55Gy)、D方案(26.82、5.63、7.60Gy)(P<0.05);B方案、C方案均高于D方案(P<0.05);B方案、C方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正常组织并发症发生率(NTCP)的比较:甲状腺的NTCP,A方案(7.9%)高于B方案(4.8%)、C方案(4.3%)、D方案(3.0%)(P<0.05);B方案、C方案均高于D方案(P<0.05);B方案、C方案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主要危及器官的NTCP,4种方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李坊铭罗伟何智纯张黎孙颖秦文娟卢丽霞韩非刘晓清刘孟忠
关键词:剂量学外照射
鼻咽癌同期加量适形放疗生物剂量评估应用探讨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比较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期加量(simultaneous integrated boost conformal radiotherapy,SIB-CRT)与传统后期颅底加量适形放疗技术(traditional later skull base boost technique,LB-CRT)生物等效剂量(biologically effective dose,BED)的分布差异,探讨生物剂量概念对临床应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09-12-2012-12-19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初治的10例鼻咽癌患者,在设计分段照射70Gy常规计划的基础上,每例患者均对生物加量靶区分别设计SIB-CRT及LB-CRT 2种计划,用剂量体积直方图比较2种技术在靶区及危及器官中的物理剂量学差异,并采用L-Q模型将其转换成BED进行比较。结果:物理剂量方面,2种照射技术的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中,PTV2和PTV1的剂量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SIB-CRT中PTV-G的95%处方剂量所包含靶体积百分数(V95%)为99.3%,优于LB-CRT的98.6%,P=0.005;SIB-CRT中PTV-B的V95%为97.1%,明显优于LB-CRT的48.3%,P=0.001;SIB-CRT在PTV-B的最小剂量(Dmin)为(70.2±2.1)Gy,优于LB-CRT的(68.5±3.3)Gy,提高2.48%,P=0.010;SIB-CRT在PTV-B的最大剂量(Dmax)为(77.0±1.8)Gy,优于LB-CRT的(75.6±1.1)Gy,提高1.85%,P=0.016;SIB-CRT在PTV-B的平均剂量(Dmean)为(74.2±0.8)Gy,优于LB-CRT的(72.5±1.3)Gy,提高2.34%,P=0.015。SIB-CRT较LB-CRT同侧颞颌关节Dmean减少了4.8%,50%体积所受最大剂量(D50)减少了5.1%,P值均为0.001;对侧则相应减少了5.9%和6.0%,P值均为0.007。生物学剂量方面,SIB-CRT物理处方剂量较LB-CRT低约1Gy,但两者在PTV-B的Dmin、Dmax及Dmean的BED差异增大,SIB-CRT的Dmin为87.9Gy,优于LB-CRT的85.2Gy,提高3.17%,P=0.010;SIB-CRT的Dmax为98.6Gy,优于LB-CRT的94.4Gy,提高4.45%,P=0.001;SIB-CRT的Dmean为93.8Gy,优于LB-CRT的89.8Gy,提高4.45%,P=0.001。校准后物理剂量(adjusted physical dose,APD)与BED较一致,分别提高3.08%、4.23%及4.60%。SIB-CRT中PTV-G的105%与95%等剂量曲线间物理剂量差异为10.5%,BED差异增大,达22.1%,而APD差异为13.7%,反映生物特性�
温戈黄晓波孙瑞何智纯张玉晶夏云飞
关键词:鼻咽癌放射疗法三维治疗计划系统
近距离放疗在前列腺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 :回顾性分析前列腺癌应用192 铱组织间插植合并外照射 ,直肠内敷贴合并外照两种近距离放疗和激素合并免疫治疗法疗效。方法 :4 1例前列腺癌患者分三组 :(甲组 ) :11例采用192 铱组织间插植合并外照射 ;(乙组 ) :18例采用192 铱直肠内敷贴合并外照射 ;(丙组 ) :12例采用雌激素加免疫治疗。结果 :4年的生存率 :甲组 :81 82 % ( 9/11) ;乙组 :66 67% ( 12 /18) ;丙组 :5 0 0 0 % ( 6/12 ) ;合计 :65 85 % ( 2 7/4 1)。结论 :早期的前列腺癌可用192 铱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合并外照射 ,较晚期的前列腺癌用192 铱直肠内敷贴近距离放疗合并外照射 。
曹新平陈昆田何智纯叶伟军
关键词:组织间插植放疗免疫治疗
广泛的阴道乳头状瘤的“后装”腔内放疗被引量:3
1989年
用高剂量率的后装机治疗广泛的阴道乳头状瘤,是一种新的尝试。我们从1984年12月至1988年12月,对20例此类病人用“Buchler”后装机作了此种治疗。放射源为2居里(振荡源)和4居里(不振荡源)的^(137)Cs(铯),阴道容器的直径分别为6mm和8mm,附加阴道扩张器的直径是15mm。本组病例1次剂量是400~600拉得,平均治疗次数是4.8次。全组20例均一个疗程治愈,治愈率达100%。随诊期6~50个月,病人情况良好。本文还就治疗程序、副作用等作讨论。
陈昆田何智纯杨明娜陈爱娴潘国英
关键词:阴道乳头状瘤放疗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