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水珍

作品数:31 被引量:134H指数:7
供职机构: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福建省农科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主题

  • 23篇病毒
  • 16篇肝炎
  • 15篇肝炎病毒
  • 10篇戊型
  • 10篇戊型肝炎
  • 10篇戊型肝炎病毒
  • 6篇HEV
  • 5篇蛋白
  • 5篇乙型
  • 5篇乙型肝炎
  • 5篇手足
  • 5篇手足口
  • 5篇手足口病
  • 5篇细胞
  • 4篇衣壳
  • 4篇乙型肝炎病毒
  • 4篇肠道
  • 4篇肠道病毒
  • 3篇相互作用
  • 3篇抗体

机构

  • 21篇厦门大学
  • 14篇厦门市疾病预...
  • 2篇北京万泰生物...
  • 1篇北京市红十字...

作者

  • 30篇何水珍
  • 18篇夏宁邵
  • 16篇张军
  • 11篇牛建军
  • 8篇郑子峥
  • 7篇程通
  • 6篇苗季
  • 6篇吴小成
  • 5篇苏成豪
  • 5篇葛胜祥
  • 5篇徐雪荣
  • 5篇唐明
  • 5篇吴婷
  • 5篇孙媛媛
  • 4篇欧山海
  • 3篇陈毅歆
  • 3篇颜玉炳
  • 3篇沈理通
  • 3篇陈敏
  • 2篇伍小路

传媒

  • 7篇病毒学报
  • 7篇海峡预防医学...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微生物与感染
  • 1篇2010全国...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突变及其影响
2009年
随着乙肝疫苗的普及、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的使用和核苷类似物的临床应用等,近年来各种具有不同临床意义的HBsAg突变株不断出现。部分HBsAg突变能显著降低HBsAg试剂的检测能力甚至漏检,而HBsAg的免疫逃避突变还可能突破个体的免疫防护发生HBV感染,导致临床上免疫阻断措施失败。本文综述了HBsAg突变株的流行现状和流行趋势,及这些突变株对乙肝诊断试剂和乙肝疫苗有可能带来的影响。
牛建军何水珍苏成豪沈理通
关键词:表面抗原
一株EV71-B5亚型病毒的分离鉴定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对首次在中国大陆地区发现的EV7-B5亚型分离株XMCDC-5535进行全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方法通过对5′UTR区及VP1区部分序列的鉴定,发现XMCDC-5535为EV71-B5亚型感染的手足口病病原。经病毒分离培养后获得全基因序列,并分析与EV71其他亚型的同源性,以及与EV71-B5亚型毒株VP1段的进化关系。结果经过病毒培养,XMCDC-5535的全长序列可成功扩增获得(7325bp,GenBank号JN964686),它与B5亚型毒株同源性为96.3%~97.3%,高于其他亚型(A亚型76%;B1~B4亚型84.1%~91.8%;C1~C5亚型75.1%~78.5%)。结论在中国大陆地区首次分离出EV71-B5亚型毒株,应密切关注其流行情况。
何水珍闫强徐雪荣葛胜祥夏宁邵牛建军
关键词:手足口病基因序列
厦门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规律与控制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牛建军苏成豪何水珍马桂林黄建炜沈理通李莉池益强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是厦门最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给市民健康和社会发展带来沉重的负担。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的“厦门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规律与控制模式的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开展厦门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血清流行病学和分...
关键词:
关键词:乙型肝炎疾病预防
戊型肝炎病毒抗体双抗原夹心法ELISA的建立与初步应用被引量:10
2002年
目的 建立抗戊型肝炎病毒 (HEV)抗体检测的双抗原夹心ELISA(DS -ELISA) ,并应用于多种动物血清的检测。方法 将大肠杆菌表达的一段HEVORF2区重组抗原分别包被微孔板和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标记 ,利用 5份阳性血清和 4 0份阴性血清建立双抗原夹心ELISA ;用 4 0 0份义务献血员血清比较双抗原夹心ELISA与间接法IgG抗体ELISA的符合情况 ;用 3只HEV感染猴系列血清比较双抗原夹心ELISA试剂和Genelabs公司HEVIgG试剂 ;用双抗原夹心ELISA试剂检测新疆地区的部分牛、绵羊、山羊、猪血清和上海地区的部分鸡血清中的HEV抗体。结果 建立了检测HEV抗体的双抗原夹心ELISA方法 ,对 4 0 0份义务献血员血清的检测表明其与间接法IgG抗体ELISA试剂的符合情况良好 ,并且有更高的s/co比值 ;与Genelabs公司HEVIgG试剂的比较表明双抗原夹心ELISA试剂的检出更早 ,尤其是持续时间及强度明显优于Genelabs试剂 ;在所检测的各种动物中均发现了HEV抗体 ,其中猪抗体的阳性率最高 ,表明双抗原夹心ELISA试剂可同时用于不同动物的抗HEV抗体检测。结论 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的HEV重组抗原建立了双抗原夹心法ELISA ,并可同时用于不同动物的抗HEV抗体检测。
何志强葛胜祥邱艳彭耿陈毅歆何水珍张军夏宁邵
关键词:戊型肝炎抗体检测重组抗原HEV
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机制初步研究
戊型肝炎病毒(HEV)不稳定易降解,难以从载毒标本中分离,而迄今为止仍没有有效的细胞培养模型,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HEV感染致病机制的研究。近年来,随着对HEV研究的深入,较好模拟了HEV病毒农壳表面结构的重组蛋白为研究H...
何水珍
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肝细胞
手足口病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病原阳性检出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在2011年4月-2013年11月,通过监测哨点医院收集全市手足口病病例的咽拭子和血清标本1 522人份,并填写病例相关基本信息,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分析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的相关因素。结果 1 522人份标本中,肠道病毒阳性927份,其中EV71阳性379份,Cox A16阳性137份,其他肠道病毒阳性411份,总阳性率为60.9%。咽拭子标本的阳性率(61.37%)高于血清(28.81%),发病3 d内的标本阳性率(62.81%)高于3 d以上的标本(52.04%),岛内(66.71%)和近岛(65.69%)医院的标本阳性率高于岛外(44.47%)医院,随着发病年龄的增加,阳性检出率先升高后下降。结论标本类型、标本采集时间、医院地理位置、患者年龄与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相关。
颜玉炳刘红莲何水珍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检出率
人肝细胞内戊型肝炎病毒结合蛋白的酵母双杂交筛选被引量:5
2006年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机制以及致病机理,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从人肝细胞cDNA文库中筛选与戊型肝炎病毒衣壳蛋白E2相互作用的蛋白,核酸序列分析及同源性检索表明,4个克隆与E2相互作用,其中一个克隆与P38IP高度同源,细胞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显示:在哺乳动物细胞水平仍能够检测到E2与P38IP片段的特异的相互作用。
何水珍林亦伟郑子峥吴小成张军夏宁邵
关键词:酵母双杂交
重组戊型肝炎病毒衣壳蛋白p239特异性吸附、侵入HepG2细胞并阻断野病毒对肝细胞的感染被引量:4
2007年
By using Western blot and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s,the recombinant HEV capsid protein p239 was found specifically attached to the HepG2 cell surface and entered to the cytoplasm with the increase of incubation temperature.Pre-mixture of wild-type HEV with p239 blocked the infectivity of the virus on primary cultured human hepatocytes and HepG2 cells,indicating that p239 and HEV competed the same targeting site on these cells.These data provide evidence that p239 has a similar cell surface structure with wild-type HEV.
苗季郑子峥何水珍刘平果吴小成孙媛媛唐明张军夏宁邵
荧光素标记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特异性杀伤性T淋巴细胞方法的探讨被引量:3
2005年
用绿色荧光前体化合物CalceinAM标记靶细胞,经过与杀伤性T淋巴细胞(CTL)效应细胞数小时的孵育,通过分析培养上清中的荧光强度检测CTL效应。通过对一系列标记条件的研究:不同浓度CalceinAM标记靶细胞、不同洗涤缓冲液、不同标记细胞浓度、不同洗涤次数、不同裂解液配方,确定CalceinAM荧光素标记法的最佳条件。用该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DNA疫苗免疫Balb/c小鼠对P815S细胞的CTL效应,E/T比为10时,杀伤效率接近饱和,达到65%。通过荧光显微镜直接观察杀伤后的P815S细胞,细胞破裂程度与计算出的杀伤效率有一定相关性。
吴婷陈敏欧山海何水珍程通张军夏宁邵
关键词:CTL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特异性杀伤荧光素标记培养上清洗涤次数
2011年厦门市某医院十例无菌性脑炎暴发病例病原学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对2011年5月11-17日厦门某医院收治的10例无菌性脑炎患者进行病原学鉴定。方法采集10例患者的咽拭子、肛拭子及部分患者的脑脊液,进行总肠道病毒核酸检测。总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的样本,分别用肠道病毒A、B、C基因型各自的VP1通用引物扩增,VP1区扩增阳性的标本测序后进行序列分析。同时,用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对培养成功的病毒与原始临床标本进行VP1序列同源性分析,从而对引发本次脑炎的病原进行鉴定。结果10例脑炎患者中,有7例患者的临床标本总肠道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这7例患者的咽拭子和(或)肛拭子标本肠道病毒B基因型VP1通用引物扩增阳性,测序后分析表明均为肠道病毒B基因型埃可病毒30(Echo30),且与浙江2004年流行毒株的同源性达95.3%~97.1%。其中编号为XM2、XM3、XM4、XM8的咽拭子和XM3、XM6的肛拭子相互间序列同源性为99.4%-100.0%,但与XM1的咽拭子序列存在差异,同源性为92.8%-93.4%。此外,XM1、XM2、XM3、xM4、XM8咽拭子标本Vero细胞分离培养病毒成功,其VP1区部分序列与相应的原始标本同源性大于99.9%。结论导致这次无菌性脑炎的病原体为肠道病毒B基因型Echo30,并提示可能存在多种不同遗传背景的Echo30在流行。
何水珍徐雪荣黄建炜苏成豪黄仕杰温慧欣颜玉炳牛建军
关键词:脑炎肠道病毒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