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咽炎中药治疗81例的社区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清炎合剂治疗急性咽炎的疗效。方法:将收治急性咽炎患者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清炎合剂组总有效率89%,银黄颗粒组71%,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清炎合剂是治疗急性咽炎的有效药物。
- 何红
- 关键词:急性咽炎疗效观察
- 帅焘老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临证经验被引量:3
- 2015年
-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简称PCO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以高雄激素血证和持续不排卵为其最基本的特征,临床表现存在很大异质性,包括月经不调(月经稀发、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不孕、多毛、肥胖等。常有雌激素过多、LH/FSH比值增高、胰岛素抵抗、雌酮过多等内分泌异常表现。目前西医多采用激素治疗或腹腔镜下对多囊卵泡用电凝或激光技术穿刺打孔、卵巢契形切除等手术治疗,单纯西医治疗排卵率及流产率高、妊娠率低,且会引起卵巢过度刺激症(OHSS)等,故不易被接受。
- 何红
-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症中医临证经验
- 帅焘老师调阴阳平衡治疗更年期综合症被引量:3
- 2015年
- 云南省名老中医帅焘老师,深研古代医籍《内经》《伤寒论》《脾胃论》,重视中医理论,学术根底十分深厚,强调中医理论对临床实践的指导,尤其重视辨证论治的灵活运用,力求理法方药清楚,丝丝入扣。帅焘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50余载,博采众长,师古不泥古,主张衷中参西,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锐意创新,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创造了许多临床上行之有效的方剂。
- 何红
- 关键词:学术思想临证体会
- 中医体质辨识在社区高血压前期中的防治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的辨别在社区高血压前期中的防治。方法从中医辩治探讨高血压前期的防治。结果中医采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及辨证施治的思维方式,对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具有不可忽视的临床价值。结论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强强联合的方法将是一条具有临床现实意义的途径。
- 何红
- 关键词:体质辨识高血压前期
- 中药为主治疗急性心肌梗塞41例
- 1993年
- 本文总结了41例以中药治疗为主的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资料,其中有三大并发症者33例。结果恢复35例,死亡6例,死亡率为14.6%。笔者认为,提高中医药治疗AMI的疗效,关键在于要多渠道多剂型给药;死亡原因主要为高龄且有严重的三大并发症;AMI并非皆有“手足青至节,心痛甚”的症状,临证时对不明原因的上腹痛、昏迷休克等症状的患者应细查心电图及心肌酶谱以免误诊。在治疗上,宜多运用益气、养阴、温阳、活血化瘀、芳香温通、理气宽胸等方法。
- 毕云何红
- 关键词:心肌梗塞中医药疗法
- 温阳安神法治疗阳虚失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7年
- 历代医家多将失眠病因病机归结为阴分不足、营血亏虚之证为多。然阳虚失眠也不少见,劳逸失调系诱发因素;心肾阳气虚衰、心神浮越,心肾不交与阳虚失眠息息相关。五脏及胆、胃之阳虚、气虚亦可致不寐。
- 何红李玉霞岳美琼
- 中医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研究进展
- 2001年
- 毕云何红
- 关键词:快速性心律失常中医药疗法病因病机
- 时间治疗学在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干预
- 2012年
- 以"时间治疗学"的理论为依托,根据患者24h的血压变化来指导社区患者用药和进行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减少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从而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 何红
- 关键词:高血压时间治疗学社区干预
- 桑蝉止咳方治疗亚急性燥热型咳嗽临床观察
- 2013年
- 目的:观察桑蝉止咳方治疗亚急性燥热型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起病3~8周的燥热型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用桑蝉止咳方治疗7天,对照组用京都念慈庵蜜炼川贝枇杷膏治疗7天。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天时,治疗组治愈率为13.33%,总有效率为66.67%;对照组治愈率为5.00%,总有效率为50.00%,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7天时,治疗组治愈率为51.67%,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率为22.50%,总有效率为80.00%,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常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尿素氮、肌酐也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桑蝉止咳方为治疗亚急性燥热型咳嗽的有效方剂,值得深入研究。
- 毕云魏丹霞熊丽娟何红吕锐萍
- 关键词:咳嗽燥热型
- 中医体质辨识对社区管理中高血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通过观察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比较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加入中医体质辨识后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各个维度的影响,为中医及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SF-36量表评价191名社区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现行的社区管理模式上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根据患者的体质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处方,定期以上门或电话随访的形式督促实施;对照组仅用现行的社区管理模式,定期进行随访,观察期一年结束后,再用SF-36量表评价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并比较两组间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差异。结果:在社区管理的高血压患者加入了体质辨识后,并根据体质给予相应的中医干预,各个维度的生存质量评分均有所提高。结论:将中医体质辨识及有针对性的中医体质干预纳入高血压患者的社区管理中,可以更有效的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且优于单纯社区管理。
- 何艳何红李玉霞雷蕾郭淑毅
- 关键词:中医体质辨识高血压病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