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足元
- 作品数:16 被引量:68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近年住院患者死因分析与降低死亡率探讨
- 降低恶性肿瘤发病率、病死率不仅可以降低院内死亡率,同时可延长人民群众的平均寿命。社区、疾病防治保健部门卫生工作者应加强广大人民的健康教育,如锻炼和饮食健康,尤其改变是吸烟等不良习惯。医院在做好院前有效抢救工作的同时,应加...
- 何足元李兵黄福文
- 关键词:医院组织医疗资源服务质量
- 文献传递
- 治疗小儿盗汗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小儿盗汗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是由包括如下原料制备而成的:枸杞子、菊花、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丹参、百合、浮小麦、白芍、神曲、海螵蛸、浙贝母、女贞子、墨旱莲、甘草。能有效治疗小儿体质虚弱,...
- 肖萍罗荔东何足元楚白丽程琳周俊琳
- 文献传递
- 患者住院超过30天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分析医院住院超过30天的患者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收集住院患者的相关信息,分析住院超过30天的患者的影响因素,并予以排序。结果住院30天以上的患者集中于骨科、神经外科、肿瘤科、康复科和血液科;患者年龄集中于40~69岁;外科系统主要影响因素顺次为严重创伤或需要多次手术、康复时间长;内科系统主要影响因素顺次为癌症放化疗、入院时未确诊和病情危重。结论提高医疗诊治水平,抓好医疗质量,对缩短平均住院日有重要意义。
- 张健林卢瑶何足元朱光炜
- 关键词:平均住院日影响因素双向转诊
- 小儿高热惊厥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分析小儿高热惊厥 (FC)发病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 :观察上呼吸道感染 (上感 )患儿 2 2 14例 ,细菌性痢疾 (菌痢 )患儿 92例 ,其中发生 FC2 2 7例 ,比较上感组、菌痢组及其合并佝偻病者惊厥发生情况以及年龄、病程与 FC的关系。结果 :FC发病年龄以 1~ 2岁最高 ,占 78.85 % ;在发热 2 4小时内发作占 88.5 5 % ,上感组、菌痢组与其合并佝偻病者惊厥发生率比较 P <0 .0 1。结论 :FC大部分发生在发热初期 ,上感及菌痢合并佝偻病者易发生惊厥 ,在病初给予退热剂预防再发 ,积极治疗佝偻病也是预防
- 何足元
- 关键词:小儿高热惊厥佝偻病细菌性痢疾
- 甲氰咪胍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观察
- 2003年
- 目的 :评价甲氰咪胍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 (HSP)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89例HSP患者分成两组 ,A组使用抗组胺等药物治疗 ,B组患儿是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甲氰咪胍联合丹参注射液 ,观察两组皮疹消退、消化道症状消失、关节肿痛消退时间及合并紫癜性肾炎情况。结果 :B组上述症状好转所需时间较A组短 (P <0 0 5 ) ,且无合并紫癜性肾炎的患儿。结论 :提示甲氰咪胍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HSP有良好的效果 。
- 何足元
-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甲氰咪胍丹参注射液临床疗效
- 医院内感染和社区感染儿童肺炎克雷伯杆菌临床特点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医院内感染与社区感染儿童肺炎克雷伯杆菌(KP)的临床特点,并对其耐药性作简要分析。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经痰液细菌培养确定为KP的肺炎患儿79例,分为院内感染组(11例)和社区感染组(68例),记录患儿临床信息,对痰液细菌作药敏试验并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结果院内感染组检出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10例(90.9%,9/11),对头孢唑啉、氨苄西林/舒巴坦、青霉素类、头孢曲松、氨曲南、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啶等药物产生高度耐药,对环丙沙星、头孢替坦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等药物敏感。社区感染组共检出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12例(17.6%,12/68),对青霉素类药物产生高度耐药,而对于其他类型抗菌药物未产生明显耐药性。结论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的KP感染肺炎的多重耐药性问题较为严重,应引起重视,在治疗上医院内感染和社区感染患儿在抗菌药物的选用上应区别对待。
- 何足元陈志敏
- 关键词:克雷伯菌肺炎Β内酰胺酶类药物耐受性
- 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是由包括如下原料制备而成的:苍耳子、辛夷花、白芷、柴胡、防风、甘草、鱼腥草、连翘、山银花、杏仁、桔梗、蒲公英、薄荷、炒麦芽、炒谷芽、神曲、桑白皮。本发明提供...
- 肖萍罗荔东何足元程琳楚白丽陈慧梁丽红
- 文献传递
- 喜炎平与利巴韦林治疗165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5
- 2013年
- 目的:观察喜炎平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65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进分为观察组83例和对照组82例,观察组患儿给予喜炎平注射液,5mg.kg-1.d-1,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3-5d;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mg.kg-1.d-1,分两次给药,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3-5d。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临床症状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应用喜炎平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能够显著缩短病程,促进临床症状消失,提高疗效,且安全可行。
- 何足元
- 关键词:喜炎平利巴韦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 氨茶碱持续静滴治疗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的探讨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探讨氨茶碱不同给药方法对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6 8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成两组 ,每日氨茶碱总剂量相同。治疗组使用微量输液泵持续给药 ,对照组每日 2~ 3次静滴氨茶碱。结果 :治疗组咳喘症状缓解及哮鸣音消失均早于对照组 (P <0 . 0 5 ) ,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 . 0 1)。结论 :持续氨茶碱给药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疗效好 。
- 何足元李敏
- 关键词:哮喘氨茶碱持续静脉滴注婴幼儿
-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对中重度哮喘患儿急性发作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对中重度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治疗,以探讨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8例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试验组加吸ICS,治疗(3-7)d后比较两组咳嗽、喘憋、肺部哮鸣音和湿啰音消失时间及疗效。结果:试验组咳嗽、喘憋、肺部哮鸣音和湿啰音消失时间分别为(4.9±2.1)、(5.2±1.3)、(6.8±2.6)、(7.5±3.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9±2.5)、(11.3±4.2)、(13.5±5.2)、(14.5±6.2)(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2.3%和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idit z=9.845,P=0.000)。结论:ICS治疗对中重度哮喘患儿急性发展期疗效显著,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短,副作用小,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 何足元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急性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