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进洪

作品数:46 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6篇超声
  • 13篇造影
  • 13篇造影剂
  • 12篇超声造影
  • 10篇靶向
  • 9篇成像
  • 8篇超声造影剂
  • 7篇液态氟碳
  • 6篇米粒
  • 6篇纳米粒
  • 6篇超声检查
  • 5篇受体
  • 5篇显像
  • 5篇分子
  • 5篇肝脏
  • 4篇蛋白
  • 4篇糖蛋白
  • 4篇去唾液酸糖蛋...
  • 4篇唾液
  • 4篇唾液酸

机构

  • 25篇川北医学院附...
  • 15篇重庆医科大学...
  • 6篇岳池县人民医...
  • 3篇川北医学院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绵阳市人民医...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内江市第一人...
  • 1篇攀枝花学院附...

作者

  • 41篇余进洪
  • 15篇李杨
  • 15篇王志刚
  • 13篇李奥
  • 8篇郑元义
  • 5篇冉海涛
  • 4篇李巧
  • 3篇杜勇
  • 3篇赵建农
  • 3篇敖梦
  • 3篇苟凌云
  • 3篇刘健
  • 3篇石红
  • 3篇项莹霞
  • 2篇周洋
  • 2篇罗玉群
  • 2篇吴伟
  • 2篇李兵
  • 2篇左国庆
  • 2篇刘晓玲

传媒

  • 8篇临床超声医学...
  • 5篇中国医学影像...
  • 4篇中华超声影像...
  • 4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影像研究与医...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国际生物医学...
  • 1篇基础医学教育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2013中国...
  • 1篇中华医学会超...

年份

  • 3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超声及CT表现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超声及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资料,11例均接受超声检查,8例同时行CT扫描。结果超声显示6例呈囊实性,含纤维包膜,与周围正常胰腺分解清楚; 5例呈实性,无包膜; 4例显示钙化;多普勒超声显示4例有少量至中量血流。同时行CT检查的患者,CT平扫显示5例为囊实性混杂密度肿块,3例为实性,2例显示钙化,动脉期实性部分呈现轻度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实性部分、壁结节及包膜进一步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超声及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熟悉这些影像表现有助于准确诊断。
李杨余进洪陈莉李兵张川陈丽君苟凌云刘晓玲
关键词: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多普勒超声
纳米级超声分子探针的制备及其体外寻靶实验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纳米级超声分子探针,即含硫酸脑苷脂的液态氟碳纳米粒,并观察其体外寻靶能力。方法采用薄膜-超声法将硫酸脑苷脂溶入液态氟碳纳米粒的成膜材料中,制备含硫酸脑苷脂的液态氟碳纳米粒,并检测其一般性质,通过光镜和激光...
李奥王志刚赵建农余进洪刘学兵
关键词:分子探针纳米靶向液态氟碳
文献传递
不同MR成像方式对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术后的评估
2021年
以射频消融为主的肝细胞癌消融治疗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治疗后肿瘤残存和复发是影响疗效的主要问题,所以消融后的评估显得尤为重要。MRI具有多参数、多序列、任意平面成像及多种功能成像方式,使其对肿瘤消融术后的评估更具优势。因此,本文就MRI常规平扫、MRI增强、DWI、DKI、PWI及MRS在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术后评估中的应用作出综述。
杨朝凤余进洪杜平杰(综述)李杨
关键词:肝细胞癌射频消融磁共振成像
载Fe_3O_4液态氟碳纳米粒增强磁共振成像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制备载Fe3O4液态氟碳(Fe3O4-PFOB)纳米粒,并探讨其增强磁共振成像效果。方法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Fe3O4-PFOB纳米粒,并检测其理化性质。将24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Fe3O4-PFOB纳米粒组(静脉注射Fe3O4-PFOB纳米粒)、PFOB纳米粒组(静脉注射PFOB纳米粒)及生理盐水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对各组大鼠于处理后24 h行肝脏MR扫描。扫描完成后取出大鼠肝脏组织,进行HE及普鲁士蓝染色观察。结果所得样品为膜壳装载Fe3O4、中心包裹液态氟碳的纳米粒,呈球形,粒径(272.9±19.5)nm。注射Fe3O4-PFOB纳米粒24 h后,大鼠肝实质信号显著降低,肝脏-肌肉信号比明显减少,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普鲁士蓝染色可见Fe3O4-PFOB纳米粒组大鼠肝实质内有较多蓝色颗粒分布,其余两组染色阴性。HE染色各组大鼠肝脏均未见明显的形态学改变。结论 Fe3O4-PFOB纳米粒能有效增强磁共振成像效果,可以用作MRI阴性对比剂。
李奥王志刚吴伟苏敏余进洪陈维娟罗银灯赵建农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纳米微粒
载Fe3O4全氟溴辛烷纳米粒增强超声显像的实验研究
2011年
目的 探讨载磁性纳米材料Fe3O4颗粒的全氟溴辛烷纳米粒(Fe3O4-PFOB)增强超声显像的效果.方法 将Fe3O4-PFOB纳米粒与RAW264.7 巨噬细胞孵育30 min、1 h后,分别进行光镜及体外超声检查.12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于注射Fe3O4-PFOB及空白PFOB纳米粒前后进行大鼠肝脏超声显像,并用DFY超声图像定量分析诊断仪评价显像效果.结果 Fe3O4-PFOB纳米粒与巨噬细胞孵育1 h后可见大量Fe3O4-PFOB纳米粒被巨噬细胞吞噬,巨噬细胞吞噬纳米粒后能够增强超声回声信号.体内显像中,与空白PFOB纳米粒相比,Fe3O4-PFOB能够更好地增强大鼠肝实质超声显像效果,而且其增强显影时间延长.结论 膜壳装载Fe3O4颗粒的Fe3O4-PFOB纳米粒能够有效增强超声显像效果,有望实现一种造影剂多种模态显像.
李奥王志刚左国庆余进洪郑元义
关键词:超声检查超顺磁性氧化铁
肝脏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的配体制备研究
2015年
目的优化制备出具有高效性的肝脏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的配体半乳糖化多聚赖氨酸(Gal-PLL),为后期肝靶向性纳米液态氟碳微球超声造影剂的制备以及肝脏靶向分子成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还原胺化法,根据各反应组分的比例不同总体分为实验组(A、B组)和对照组(C组),A、B组又分别细分成3组。A组将3种不同摩尔比的D-半乳糖和多聚赖氨酸分别与等量的足量还原剂硼氢化钠(NaBH。)进行反应,B组将相同摩尔比的D.半乳糖和多聚赖氨酸分别与3种不同量的还原剂进行反应。各组产物均经葡聚糖凝胶柱分离纯化,得到不同化合物分子质量的达峰曲线并进行分析。结果当还原剂等量时,适量减少D-半乳糖的量,分离纯化的化合物分子质量的达峰曲线提前;当D-半乳糖与多聚赖氨酸摩尔比相等时,适当减少还原剂的量,分离纯化的化合物分子质量的达峰曲线亦出现提前;当D-半乳糖与还原剂的摩尔比为1:1时,反应合成的半乳糖化多聚赖氨酸化合物与游离组分的曲线分离最为明显,且化合物的量达到最大值。结论当还原剂等量时,适量减少D-半乳糖可增强D-半乳糖与多聚赖氨酸的偶联效果;而当D-半乳糖与多聚赖氨酸摩尔比相等时,适量减少还原剂,D-半乳糖与多聚赖氨酸的偶联效果更佳;当D-半乳糖与还原剂的摩尔比为1:1时,D-半乳糖与多聚赖氨酸的偶联效果最好。D-半乳糖与多聚赖氨酸的偶联效果不仅与2者的配比相关,也与D-半乳糖与还原剂的配比相关。
石红余进洪刘健
关键词:D-半乳糖多聚赖氨酸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超声特点及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超声表现特征,了解其病理特征,提高超声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SPTP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观察肿瘤位置、囊实性成分、边缘、形态、直径、主胰管扩张、包膜及钙化等情况,并分析其相应的病理特征。结果 11例SPTP患者肿瘤直径1.2~12.0 cm;肿瘤位于胰腺体尾部6例,胰头2例,胰体2例,胰颈1例。6例呈囊实性混合回声,含纤维包膜,与周围正常胰腺边界清楚;5例呈实性低回声,无包膜。4例显示钙化,4例肿瘤内部可探及血流信号。病理特征显示在纤维血管中心周围的细胞中散布着不同比例的假乳头状肿瘤细胞。结论 SPTP的超声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可反映其病理特征;临床医师应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知程度,以提高超声对SPTP的诊断准确率。
余进洪陈丽君苟凌云刘晓玲李杨
关键词:超声检查病理
肝脏超声弹性成像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的实验研究
余进洪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介导的肝靶向纳米脂质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体外实验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以肝细胞膜特异性受体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为靶向受体,利用共价结合的原理,制备出肝靶向性液态氟碳纳米超声造影剂,观察该造影剂的一般特性、与人肝细胞L02的靶向结合及体外聚集显像效果.方法 利用还原胺法制备去唾液酸糖蛋白特异性配体半乳糖化多聚赖氨酸(Gal-PLL);利用旋转蒸发及声振法制备液态氟碳纳米脂质超声造影剂;培养人肝细胞L02,于不同时间点观察与L02细胞的靶向结合;Philips iU 22超声诊断仪L12-5探头对比观察靶向液态氟碳纳米脂质超声造影剂的体外显像效果.结果 靶向液态氟碳纳米脂质超声造影剂粒径极小,分布均匀,形态呈圆球形,且能与L02有效结合;体外乳胶囊显示:脱气水侧呈现无回声,靶向液态氟碳纳米脂质超声造影剂侧呈现高回声.结论 以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为靶向受体,自制的携半乳糖化多聚赖氨酸的靶向液态氟碳纳米脂质超声造影剂能有效与人肝细胞LO2靶向结合,该靶向超声造影剂能在体外聚集显影.该靶向超声造影剂粒径极小,是细胞水平上肝靶向性超声分子显像的一种理想的超声分子探针.
余进洪王志刚郑元义项莹霞李奥李巧
关键词:基因打靶
CT引导下经皮同轴活检在肺磨玻璃病变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同轴活检(CNB)在肺磨玻璃(GGO)病变中的诊断准确性及并发症。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CT引导下经皮CNB的102例GGO病变。GGO病变分为纯GGO、GGO为主型两组。比较两组的诊断准确性、气胸和出血率。结果102例GGO病变包括恶性病变77例,良性病变25例。纯GGO、GGO为主型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8.6%和93.1%(P=0.663)。纯GGO病变CNB术后的出血率明显高于GGO为主型的病变(100.0%vs 72.4%;P<0.001),但气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下CNB在GGO病变的准确性不受GGO成分比例的影响。纯GGO病变CNB的出血率高于GGO为主型的病变。
李杨杜平杰杨朝凤李兵张川余进洪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