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林春
- 作品数:40 被引量:352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农业碳排放时序测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湖北省公安县为例被引量:1
- 2016年
- "农业碳排放"最早在20世纪早期就已提出,近年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活动导致的碳排放量有增无减,农业碳排放问题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从县域视角出发,以湖北省江汉平原荆州市公安县为例,基于农业投入与生产过程中的6个主要方面的碳源,测算了近年公安县农业碳排放量,运用Kaya恒等式变形公式对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分析。结果表明:公安县近年农业碳排放总量呈现增长趋势,农业碳排放总量及农业碳排放强度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08%,1.59%。经济因素是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效率因素,结构因素和劳动力因素均表现为抑制碳排放的增长。
- 侯林春彭月
- 关键词:农业碳排放
- 高新区创新网络的运行机制研究被引量:5
- 2002年
- 孙劭方侯林春
- 关键词:高新区创新网络技术创新
-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被引量:17
- 2008年
- 文章以中国地质大学为例,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专业素质角度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模块化课程体系的设计原则和构建思路。
- 张利华董玉森彭红霞侯林春
- 关键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模块化课程体系
- 武汉市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被引量:8
- 2006年
- 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动态评价考察期(1992年-2005年)14年内的武汉市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果表明,武汉市经济系统的4个子系统:经济效益、发展能力、经济实力和产业结构相互影响,共同控制着经济系统的发展特点,且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呈“S”型曲线的上升趋势.这对制定武汉市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具有借鉴意义.
- 李会琴侯林春肖拥军
- 关键词: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
- 基于生态足迹的开封市可持续发展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在生态足迹理论的基础上,对开封市1999-2008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并在时间序列上进行了分析,最后从生态的角度对开封市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开封市的生态足迹大于其生态承载力,处于生态赤字状态,根据蒂斯德尔(C.Tisdell)等的观点1999-2008年开封市的平均生态赤字为0.75hm^2,从生态角度看目前开封市的发展属于弱不可持续型。
- 彭红霞张红娟王新君侯林春
-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可持续发展
- 扬子陆块三峡地区莲沱组砂岩中碎屑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1
- 2021年
- 对扬子陆块三峡地区黄牛岩剖面莲沱组顶部砂岩中的120颗碎屑锆石进行了U-Pb定年和Lu-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黄牛岩剖面莲沱组中碎屑锆石的年龄谱具有~880~800 Ma、~2 000 Ma、~2 500 Ma及~2 700 Ma的峰值,其中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为724±8 Ma.结合前人对该地区莲沱组顶部凝灰岩开展的年代学工作,将莲沱组顶部砂岩沉积时代限定为724~714 Ma.莲沱组砂岩沉积时间与其中最年轻的碎屑锆石U-Pb年龄接近,反映了其源区地壳物质的快速再循环.碎屑锆石Hf同位素两阶段模式年龄(T_(DM2))集中在~3.7~3.1 Ga、~2.5~2.0 Ga和~1.3~1.0 Ga,反映其物源区存在古-中太古代、古元古代以及中元古代末期的初生地壳生长.对比近年来三峡地区不同剖面莲沱组砂岩中已报道的碎屑锆石年龄和Hf同位素数据,黄牛岩剖面的莲沱组碎屑锆石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与之以北的王丰岗剖面均存在明显差异,说明莲沱组沉积期两者的陆源物质供给区有较大差别.
- 徐琼徐琼江拓侯林春赵小明散飞雪童喜润
- 关键词:扬子陆块莲沱组碎屑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
- 基于DEA的宜昌市农业生产效率评价被引量:3
- 2013年
- 通过构建农业生产效率投入和产出指标体系,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运用DEAP 2.1软件对湖北省宜昌市2004-2011年农业生产效率进行实证分析,旨在为相关决策和研究提供借鉴参考。结果表明,近10年来宜昌市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特别是最近两年的农业生产技术值得推广;但从投入角度来看,非技术有效年份均存在农业生产投入结构不合理问题,需进一步改进。
- 冯丽侯林春闫晓冉
- 关键词:DEA农业生产效率
- 基于RS、GIS的黄土高原环境脆弱区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以山西省中阳县为例被引量:18
- 2009年
- 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为黄土高原环境脆弱区旅游开发提供产品开发、项目选址、旅游分区等方面的决策依据,从而有效降低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根据黄土高原区域特征及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论文构建了黄土高原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因子和模型。并基于RS、GIS空间信息技术,实现了地形、植被、黄土地貌等6个评价因子的信息采集与评价结果的空间显示,提出了黄土高原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方法。以山西省中阳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了南川河河谷为该县生态旅游最适宜区、吴家峁黄土地貌等为中适宜区以及一般适宜区和不适宜区。根据评价结果,论文最后提出了该县生态旅游的开发方向及应注意的问题。
- 李会琴侯林春肖拥军薛重生
- 关键词:黄土高原GISRS
- 黄土高原地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研究——以山西省中阳县为例被引量:4
- 2009年
-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是区域生态旅游开发的重要依据.黄土高原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以黄土风情为主要特色.论文以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了黄土高原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从而得到资源的美学价值、民俗文化、科学考察、生态教育价值权重较大,反映了该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开发方向.论文结合山西省中阳县实际,对该县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柏洼山民俗生态旅游区得分最高,为一级,上顶山森林生态旅游区、吴家峁黄土地貌生态旅游区、暖泉生态农业旅游区为二级生态旅游资源.根据评价结果,论文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中阳县生态旅游开发以黄土地貌观光、科学考察、黄土民俗体验为主,综合发展森林生态游、农业观光游等项目.
- 李会琴侯林春王林肖拥军
- 关键词: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黄土高原
- 农业可持续性评价的研究综述被引量:5
- 2016年
-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活动直接依赖于自然资源并且影响生态环境。农业活动及其发展对资源、环境和生态的依赖性很强,农业的持续性直接反映了资源、环境和生态的可持续性程度。农业可持续性的概念也在不断地演化,其包括农业经济可持续性、农业社会可持续性、农业生态可持续性。目前,国内外关于农业可持续的研究侧重不同的方面:(1)国外关于农业可持续性的研究主要以农场(农田)尺度,我国的研究主要是以区域尺度;(2)国外农业可持续性评价指标的选取多注重农业环境,我国学者在评价指标的设计中,比较注重功能和特性指标,总体的缺陷是包含了太多的指标,同时对经济效益的指标过于侧重,对生态指标的重视不够;(3)农业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指标的计算结果,根据所选取的权重和计算方法不同而差异较大。然而,我国近年来的农业可持续性的研究重点主要放在针对农业承载力、农业能值、农业生态安全、气候变化的影响和有机农业和农业碳排放等方面。
- 侯林春李会琴
- 关键词:农业可持续性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