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修贺明

作品数:102 被引量:566H指数:14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上海中西医结合科研基金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98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主题

  • 46篇细胞
  • 12篇雷公藤
  • 11篇关节
  • 10篇鼠肝
  • 10篇纤维化
  • 10篇免疫
  • 9篇凋亡
  • 9篇小鼠
  • 9篇超微
  • 9篇超微结构
  • 8篇蛋白
  • 8篇视网膜
  • 8篇网膜
  • 7篇睾丸
  • 7篇肝纤维化
  • 6篇星状细胞
  • 6篇增殖
  • 6篇肝星状细胞
  • 5篇青光
  • 5篇青光眼

机构

  • 69篇中国人民解放...
  • 18篇河北医科大学...
  • 14篇河北医科大学
  • 14篇解放军白求恩...
  • 14篇白求恩国际和...
  • 11篇河北医学院
  • 6篇北京军区总医...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承德医学院附...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02篇修贺明
  • 34篇徐铮
  • 21篇孙辉臣
  • 21篇贾太和
  • 19篇郝晓东
  • 18篇丁卫东
  • 11篇王永海
  • 11篇焦国良
  • 9篇武丽
  • 9篇徐铮
  • 8篇姚希贤
  • 8篇王晓旭
  • 7篇雷建章
  • 7篇梁晓龙
  • 7篇李彬
  • 6篇胡聪
  • 6篇曹景泰
  • 6篇马景学
  • 6篇韩聚强
  • 5篇赵区生

传媒

  • 6篇解放军医药杂...
  • 5篇世界华人消化...
  • 4篇中国计划生育...
  • 4篇解剖学报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中华男科学杂...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眼科研究
  • 3篇生殖与避孕
  • 2篇现代口腔医学...
  • 2篇中国针灸
  • 2篇中华眼科杂志
  • 2篇口腔医学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男性学杂志
  • 1篇针刺研究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年份

  • 2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7篇2007
  • 12篇2006
  • 3篇2005
  • 7篇2004
  • 3篇2003
  • 8篇2002
  • 9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5篇1998
  • 7篇1997
  • 3篇1996
  • 5篇1995
  • 5篇1994
  • 3篇1993
  • 3篇1992
1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离体内膜组织IL-6的分泌量研究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体外培养EM患者(12例)的异位内膜细胞和在位内膜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水平并与10例正常子宫内膜细胞作对照;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异位内膜细胞分泌IL-6的影响。结果:三种内膜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水平明显不同。异位内膜细胞分泌的IL-6显著高于相应的在位内膜(P<0.01),而后者又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5),即IL-6分泌量异位内膜细胞>在位内膜细胞>正常子宫内膜细胞。TNF-α作用24h后可明显促进异位内膜细胞IL-6的分泌(P<0.01)。结论:异位内膜细胞可自主分泌高水平IL-6,TNF-α进一步诱导其分泌,与EM患者腹腔免疫和炎症反应相关。EM患者在位内膜细胞分泌IL-6的活性明显升高,可能导致其异位种植。
卢静江静王振海吴瑞芳修贺明徐铮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白细胞介素6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子宫内膜细胞
颞下颌关节液内IL-1β的含量与其疼痛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颞下颌关节关节液内白介素 1β(Interleukin 1β ,IL 1β)的水平与关节疼痛关系。方法 :在关节造影或关节冲洗时 ,抽取 5 1名颞下颌关节紊乱 (TMD)患者 5 6侧关节的关节液 ,依据患者关节疼痛存在与否 ,将标本分为疼痛组及无痛组 ;并根据疼痛视觉模拟 (VAS)评分结果 ,进一步将疼痛组标本分为轻、重度疼痛二组 ;15名正常志愿者的 15侧关节液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 (ABC ELISA)检测所得关节液标本中的IL 1β水平。结果 :关节液标本中IL 1β的水平 ,疼痛组 (75 .4 7± 4 3.6 9pg/mgpro .)显著高于无痛组 (37.4 6± 4 3.0 3pg/mgpro .)及对照组(9.2 6± 9.86pg/mgpro .) ;轻度疼痛组 (6 4.2 2± 39.0 9pg/mgpro .)显著低于重度疼痛组 (10 5 .4 6± 4 4.13pg/mgpro .)。结论 :关节液中IL 1β的水平增高与关节疼痛密切相关。
焦国良梁晓龙王永海徐铮修贺明
关键词:IL-1Β白介素-1Β关节疼痛颞下颌关节紊乱
活血化淤中药益肝浓缩煎剂对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被引量:20
2002年
目的:研究益肝浓缩煎剂、强肝胶囊、丹参复方(丹参+当归+水蛭)、当归、水蛭对大鼠肝纤维化降解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成8组,即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模型自然恢复组(C组)、中药治疗组(D-C组)。采用400mL·L^(-1)四氯化碳(CCl_4)_(sc)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结束后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进行治疗,持续10wk。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Hyp)、丙二醛(MDA)含量,光镜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变化。 结果:益肝浓缩煎剂、强肝胶囊及丹参复方治疗组Hyp、MDA显著降低(Hyp 124±20μg·g^(-1)肝粉,130±18μg·g^(-1)肝粉,149±16μg·g^(-1)肝粉 vs 190±29μg·g^(-1)肝粉P<0.05;MDA13.8±1.6umol·L^(-1),14.1±2.5 umol·L^(-1),15.4±1.5 umol·L^(-1) us 23.1±2.4 umol·L^(_1)P<0.05),胶原沉积明显减轻(P<0.05);当归治疗组Hyp、MDA显著下降(Hyp 163±16μg·g^(-1)肝粉vs 190±29μg·g^(-1)肝粉P<0.05,MDA18.7±2.4umol·L^(-1) vs 23.1±2.4umol·L^(-1)P<0.05),胶原沉积无减轻(P>0.05);水蛭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无好转(Hyp179:25μg·g^(-1)肝粉 vs 190±29μg·g^(-1)肝粉P>0.05,MDA21.9±2.6umol·L^(-1)。vs 3.1±2.4umol·L^(-1)P>0.05)。 结论:益肝浓缩煎剂、强肝胶囊?
姚欣姚希贤修贺明高君萍张玉琢
关键词:活血化淤中药益肝浓缩煎剂肝纤维化
门脉高压症时脾静脉的病理改变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1995年
目的 探讨门脉高压症时脾静脉类粥样硬化改变的发生率、形态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对尸检正常脾静脉和门脉高压症切除脾静脉各20例进行光镜观察。后者5例斑块进行电镜观察。 结果 正常脾静脉有瓣膜样结构。门脉高压症时脾静脉内膜结节性斑块及弥漫性增厚;中膜显著增厚;外膜多见急慢性炎。斑块以平滑肌细胞增生为主。 结论 门脉高压症时脾静脉皆有类粥样硬化改变,但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区别。了解脾静脉的病理改变及程度,对脾肾分流术选择合适的术式及吻合口部位以减少吻合口栓塞有一定意义。
马培东张利辉邓平非贾太和田玲娣孙辉臣刘继英李凤云修贺明郝晓东陈春兰强永德胡雄张雯郭宏
关键词:门脉高血压脾静脉病理
颞下颌关节关节液中5-羟色胺的表达与颞下颌关节关节源性疼痛的关系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关节液中5-羟色胺(5-HT)的表达水平与颞下颌关节(TMJ)关节源性疼痛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TMD患者的126侧关节和健康志愿者的32侧关节的关节液标本中的5-HT。126侧TMD患者的关节液标本分为疼痛组(n=90)和无痛组(n=36);32名正常志愿者的32侧关节液设为对照组(n=32)。结果所有标本都检出5-HT,无痛组含量为(178.750±64.979)ng/ml,疼痛组为(223.522±82.636)ng/ml,对照组为(136.125±55.075)ng/ml。疼痛组与无痛组、疼痛组与对照组以及无痛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TMD患者关节内存在炎症状态,关节疼痛与关节液中5-HT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但与疼痛程度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
沈卫焦国良王永海徐铮修贺明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颞下颌关节疼痛关节液5-羟色胺
复方中药体外保护肝细胞的机制被引量:13
2001年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制剂体外保护肝细胞的机制.方法用 MTT 法、荧光染色、透射电镜、DNA 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观察不同浓度中药复方制剂(包括黄芩、黄柏、板蓝根、山豆根等)抑制 TNF-α+Act-D 诱导正常大鼠肝细胞凋亡的作用,并检测各组清蛋白的分泌.结果自组中药复方制剂能明显改善肝细胞的凋亡状况,出现了典型的形态学和生化学改变,但存在药物浓度上的差异.中药组(0.2,2 mg·L^(-1))的凋亡率(10.4%±1.2%,13.9±0.4%)低于凋亡模型组(vs17.4%±1.9%,n=3,P<0.05),中药组(20 mg·L^(-1))的凋亡率(18.30%±1.15%)与凋亡模型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除此之外,自组中药复方制剂还促进肝细胞清蛋白的分泌,但存在作用时间和药物浓度的交互作用.结论复方中药制剂能够抑制正常肝细胞凋亡并促进其清蛋白分泌.
韩聚强胡聪刘树贤修贺明徐铮胡大荣
关键词:复方中药制剂肝脏药物作用白蛋白
“益肝浓缩煎剂”等活血化淤药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实验研究被引量:34
2001年
目的 研究“益肝浓缩煎剂”、丹参复方 (丹参 +当归 +水蛭 )、当归、水蛭对大鼠肝纤维化预防与治疗作用 ,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以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造模前 2周及造模结束后分别予相应药物进行防治 ,各持续 10周 ;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 (Hyp)、丙二醛 (MDA)含量 ,光镜、电镜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变化。结果 “益肝浓缩煎剂”预防、治疗组Hyp、MDA显著降低 (P <0 .0 5 ) ,胶原沉积及脂肪变性明显减轻 (P <0 .0 5 ) ;丹参复方治疗组Hyp、MDA及纤维增生均显著下降 (P <0 .0 5 ) ;当归治疗组Hyp、MDA显著下降 (P <0 .0 5 ) ,胶原沉积无减轻 (P >0 .0 5 ) ;水蛭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无好转 (P >0 .0 5 ) ;“益肝浓缩煎剂”预防组α 平滑肌肌动蛋白染色强度减弱。结论 “益肝浓缩煎剂”对大鼠肝纤维化具有明确防治作用 ;丹参复方对大鼠肝纤维化具有明确治疗作用 ,当归次之 ,仅Hyp、MDA显著下降 ,水蛭作用较差 ;上述疗效作用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或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有关。
姚希贤姚欣修贺明孙泽明宋梅冯丽英
关键词:水蛭
二十碳五烯酸对体外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抑制效应的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二十碳五烯酸(EPA)对体外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应用酶联免疫检测仪,测定不同浓度EPA对体外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吸光度(A)值的影响。采用重复测量的实验设计类型,观察EPA对体外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抑制效应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应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各组间A值和细胞增殖抑制率的比较,采用单因素和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EPA对体外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周期、增殖指数及凋亡的影响,检测结果应用R×C列联表的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TT比色法显示EPA浓度≥0.15g/L时,对体外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A值降低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0.15g/L EPA组与空白组比较P=0.014,0.20g/L EPA组与空白组比较P=0.001),并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强,与浓度无关;对其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影响亦有统计学意义(0.15g/L EPA组与空白组比较P=0.02,0.20g/LEPA组与空白组比较P=0.001),且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强。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用药组细胞增殖指数为23.9%,低于未用药组(26.9%),无凋亡峰出现,表明EPA仅通过影响细胞增殖周期的变化抑制细胞增殖,无直接促进凋亡的作用。结论EPA对体外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具有抑制效应,该效应是通过封闭flk-1受体和影响细胞增殖周期实现;EPA对体外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无直接促进凋亡的作用,因此不会对体内正常的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损害,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董白霞马景学叶存喜修贺明徐铮吕兰存
关键词:二十碳五烯酸内皮血管细胞分裂
实验性犬侧颅底骨缺损修复材料的研究被引量:2
1997年
为达到修复颅底骨和硬脑膜缺损的目的,通过手术造成狗侧颅底骨及硬脑膜大面积缺损模型,利用自体阔筋膜或与细胞生长促进因子——骨形成蛋白(bonemorphogenticprotein,BMP)进行修复。观察移植后不同时期所修复组织的成活及成骨的组织学变化情况。探讨了阔筋膜修复硬脑膜后组织学变化,证实生物膜与骨形成蛋白是一种理想的颅底缺损修复材料,为临床修复硬脑膜、颅底缺损等提供了参考。
时利吴彦桥时文杰时文杰徐铮修贺明徐铮尚耀东修贺明毕爱芳
关键词:颅骨缺损外科手术骨形成蛋白
益肝浓缩煎剂与强肝胶囊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研究益肝浓缩煎剂、强肝胶囊对大鼠肝纤维化治疗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CCl_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结束后分别予相应药物进行治疗,持续10周,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Hyp)、丙二醛(MDA)含量,光镜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变化。结果:与模型自然恢复组相比,益肝浓缩煎剂、强肝胶囊治疗组Hyp、MDA显著降低,胶原沉积明显减轻。结论:益肝浓缩煎剂、强肝胶囊对大鼠肝纤维化具有明确治疗作用,可促进胶原纤维降解,使早期肝纤维化逆转。其疗效作用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姚欣姚希贤冯丽英修贺明唐有为
关键词:益肝浓缩煎剂强肝胶囊丙二醛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