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亚红
- 作品数:12 被引量:177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现状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 本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了解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如何加强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素质,提出维护策略。目前高校普通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据一些研究成果得出的结论显示不容乐观,而作为高校教师中的特殊群体一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没...
- 倪亚红
-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心理素质
- 文献传递
- 溺网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社会原因分析
- 2007年
- 目的初步探讨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引起溺网的社会原因。方法利用SCL-90量表,一般情况表,16PF量表对某大学3409名大一学生进行心理调查。结果以每周上网不低于10小时作为划分是否溺网的标准,溺网的检出率为4.9%;认为上网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不好以至于严重影响的学生为16.13%;男生溺网的情况比女生要严重得多;除了抑郁症状和敌对情绪外,溺网学生与其它学生相比,心理健康状况并无明显差异;溺网与某些性格特征有关;男性,大学与想象中不一致,对专业不喜欢,经济状况不困难,情绪低落时有过自杀意念是容易被网络所吸引的危险因子。结论溺网与性别、人格特征及对大学的适应情况密切相关。
- 杨雪花沈雪萍倪亚红杨易
-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社会原因
- 民航飞行学员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13
- 2007年
- 目的:了解民航飞行学员与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否有差异。方法:以某高校的全体在校民航飞行学员(全为男性)为研究对象,并按比例抽取307名普通男大学生为对照组,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测查。结果:民航飞行学员在心理健康量表的12个维度上得分均低于普通男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t=-2.73^-6.44,P<0.01);人格量表的7个因子中,民航飞行学员严谨因子分低于普通男大学生(51.9±9.8/53.8±9.5,t=-1.99,P=0.047),活跃、坚韧、重情、随和分高于普通男大学生(56.4±9.9/47.4±10.6,t=8.84;51.4±9.8/48.6±10.4,t=2.72;53.3±10.3/50.4±10.5,t=2.84;65.7±10.6/61.0±9.2,t=4.90,均P<0.01),两类大学生爽直和利他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民航飞行学员中有较明显心理问题症状的检出率明显低于普通男大学生检出率(7.55%/15.64%,P<0.05)。结论:民航飞行学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普通男大学生,其人格状况也优于普通男大学生。
- 倪亚红戴劲松沈雪萍
- 关键词:心理健康人格
- 构建自我教育机制被引量:1
- 1998年
- 殷宏健丁秀东平旭褚峥张海良倪亚红
- 关键词:学生自我教育低年级大学生学生骨干队伍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校风建设
- 某高校三类新生的UPI测评比较被引量:18
- 2005年
- 大学生人格调查问卷(UniversityPersonalty Inventory,简称UPI)是为早期发现、治疗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编制的大学生精神健康调查表.此表1966年由全日本大学保健管理协会的日本大学心理咨询员和精神科医生集体编制而成.此表是我国高校应用最为广泛的心理普查量表之一[1].UPI主要以大学新生为调查对象,入学时作为精神卫生状况实态调查而使用,能较科学地评估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2].
- 倪亚红
-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
- 中小学减负政策执行力反思与出路被引量:48
- 2018年
- 减负政策执行不力导致超负荷学业负载对学生乃至社会产生连锁的负面影响,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持久难题。教育利益相关方所持理性观的不同与推动政策执行的权力运行机制的阻滞是我国中小学减负政策执行不力的根本原因。通过沟通理性的介入调节,使教育相关各方理性地协商,及由此带来的主体间性重构与权力运行耗散规避,是提升我国中小学减负政策执行力、解决减负问题的关键。
- 倪亚红倪亚红马陆亭
- 关键词:减负政策沟通理性
-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现状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被引量:48
- 2007年
- 目的了解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并对其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精神卫生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自编量表3个量表对南京市5所高校114名学生辅导员进行问卷测试。结果4.4%的高校辅导员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19.3%的高校辅导员存在轻度的心理问题。结论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水平略好于全国常模,明显好于普通高校教师。但由于高校辅导员群体及其工作的特殊性,测试中所反映出的问题,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 倪亚红
-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
- 高校学困生心理干预研究回顾与展望被引量:4
- 2022年
- 学困生问题是困扰高校人才培养的一大难题。高校学困生致困因素有外因,但更多的是内在心理因素。高校学困生心理干预研究主要涉及相关概念、现状、成因及干预策略等方面。国内外对于高校学困生心理干预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在实践层面始终未能取得根本性突破。库尔特·勒温“解冻-移动-冻结”行动理论视角下的团体咨询实践应用能够创造出学困生的“心理流动性”,并给予学困生“持续不竭的转化动力”,能极大提升高校学困生的心理干预效果,是解决高校学困生问题的良好途径。
- 倪亚红
- 关键词:高校学困生心理干预团体咨询
- 高校班级心理委员角色认同质性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要求高校要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和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班级和宿舍两极是预防和维护的首要环节。能够在大学生心理危机源头上就及时发现问题并初步干预,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心理委员的角色认同如何关系到心理委员制度的完善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败。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委员自我认同较低,经过培训由“被调剂”转变为“很重要”;班级同学认为心理委员“可有可无”,角色认同明显偏低;辅导员对心理委员的角色认同则存在较大差异。对此,就心理委员胜任力提升进而促进自我和他者对心理委员的角色认同提出一些对策。
- 倪亚红赵富春郁建华
- 关键词:高校心理委员自我认同
- 某高校统招本科与民办本科新生UPI测试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民办本科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统招本科新生,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在男女生的差异方面,统招本科新生中男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民办本科新生中男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均不是很明显。统招本科与民办本科新生中男生之间的差异非常显著,女生之间的差异非常小。造成民办本科新生与统招本科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个人期望、个人经历、家庭经济状况及个性等方面的差异。
- 倪亚红
- 关键词: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