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军华

作品数:11 被引量:112H指数:6
供职机构: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突发公共
  • 4篇突发公共卫生
  • 4篇突发公共卫生...
  • 4篇卫生事件
  • 4篇公共卫生
  • 4篇公共卫生事件
  • 3篇染病
  • 3篇传染
  • 3篇传染病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疾控
  • 1篇德尔菲
  • 1篇德尔菲法
  • 1篇登革热
  • 1篇应急
  • 1篇应急能力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预警
  • 1篇预警系统

机构

  • 11篇广东省疾病预...
  • 1篇广州市疾病预...
  • 1篇中山大学
  • 1篇3M中国有限...
  • 1篇珠海市疾病预...

作者

  • 11篇傅军华
  • 8篇代吉亚
  • 8篇方艳
  • 8篇易建荣
  • 8篇宋铁
  • 4篇谢雪妹
  • 3篇杜志明
  • 2篇林锦炎
  • 2篇李灵辉
  • 1篇汤洪伟
  • 1篇严子锵
  • 1篇吴发好
  • 1篇郭汝宁
  • 1篇柳青
  • 1篇刘国恒
  • 1篇林晓敏
  • 1篇张恒秋
  • 1篇刘玉飞

传媒

  • 8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东省2005-2008年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分析影响广东省2005-2008年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的原因,提出对策和建议。方法对广东省2005-2008年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个案数据库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8年,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年度网络报告率的中位数依次为90.46%、91.29%、92.50%和96.16%,乡镇卫生院年度网络报告率的中位数依次为83.78%、87.69%、88.03%和97.67%,两率较低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湛江、河源等市;年度直报卡片率的中位数依次为96.98%、95.90%、97.09%和97.36%。2006-2008年,年度未及时报告率的中位数依次为21.20%、9.28%和2.90%,年度未及时审核率的中位数依次为3.06%、0.96%和0.36%,两率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河源、湛江、汕尾和潮州等市;年度重卡率的中位数依次为0.14‰、0.11‰和0.08‰。结论2005-2008年广东省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总体虽逐年提高,但粤西和粤东地区仍存在不少问题。建议加大政府主导作用,提高全省的网络直报能力;加强行政执法力度,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加强业务指导,提高审核质量。
方艳宋铁代吉亚傅军华易建荣杜志明
关键词:传染病网络直报
城市登革热防控几点建议被引量:13
2015年
通过现场调研和文献检索,分析2014年广东省登革热疫情特点、影响因素,总结防控中存在问题和经验。广东省登革热由散发到暴发流行,除自然与社会因素外,发病初期加大防控力度、完善防控策略和技术很有必要。防治策略方面,前期存在预警、宣传教育、监督、培训不到位。防控技术方面,药械选择等施药技术需进一步规范,对于现代建筑城市伊蚊密度监测方法需进一步研究。建议加强防治措施的落实、各类孳生地(积水)清理和爱国卫生管理,规范各类施药技术,疫情、虫密度、带病毒率、抗药性及防控效果监测。
黄清臻傅军华严子锵朱金华
关键词:城市
某综合医院呼吸道症候群用于呼吸道疾病监测可行性评价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呼吸道症候群监测应用于已知呼吸道疾病监测的可行性。方法对广州市一综合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 IS)2005年全年门诊、住院部和X线检查室的临床记录开展回顾性调查,筛选呼吸道症候群监测指标,并与同期广州市流感样病例和该院法定报告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从门诊、住院部和X线检查室的临床记录中共筛选出门诊的"肺炎"类似诊断等7个症候群、住院部的"肺炎"类似诊断等4个症候群和X线检查室的门诊X线检查人次/阳性人次等4个症候群拟作为症候群监测指标。其中,门诊肺炎类似诊断与提前4周的流感样病例相关关系最佳(r=0.558),经相关系数假设检验,门诊肺炎类似诊断和本周流感样病例的相关系数只与提前4周的流感样病例相关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9,P<0.05),提示门诊肺炎类似诊断的就诊高峰略早于流感样病例,具有较好的指示流感流行的特异性与及时性。住院部肺炎、哮喘类似诊断、门诊X线检查人次/阳性人次等症候群监测指标与不同时间"移位"的流感样病例有相关性,提示其指示流感流行的特异性较好,但这些指标和本周流感样病例的相关系数与其他不同时间"移位"的相关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其指示流感流行的及时性不好。结论门诊肺炎类似诊断作为症候群监测指标应用于已知呼吸道疾病监测(如流感样病例监测)具有一定可行性,住院部哮喘、肺炎和门诊X线检查人次/阳性人次等指标的应用意义次之。
方艳宋铁代吉亚傅军华易建荣
关键词:症候群呼吸道可行性
用定量适合性检验分析呼吸防护装备应用的影响因素
2016年
目的了解呼吸防护装备应用的影响因素,确保有效使用呼吸防护装备。方法使用TSI Porta Count Pro+8083呼吸器适合性检测仪,对已实施正确使用全面罩培训的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卫生应急队员进行检测,计算其适合因数(FF),并进行面罩适合性的判断和分析。结果共55人参加测试,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37.6岁,以医疗卫生专业(占92.7%)、中级职称(占45.5%)、男性(85.5%)、大学学历(70.9%)为主。45名队员通过了3M6800(中号)全面罩的定量适合性检验,7名队员通过3M 6900(大号)的适合性检验,3名队员通过3M 6700(小号)的适合性检验,平均适合因数分别为7 589.8、10 828.6、15 110.0。"说话"动作的适合因数最低,平均适合因数为2 551。结论首次使用全面罩时,应进行定量适合性检验;正确使用性能良好并适合佩戴者脸型的全面罩,在经历较激烈的脸部表情和肢体动作之后,仍可为使用者提供可靠的呼吸防护。
林晓敏谢雪妹傅军华刘玉飞易建荣
2004-2006年广东省突发公共卫生相关事件监测信息与防控对策分析被引量:19
2007年
目的了解广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和及时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回顾性调查表,由各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填写2004-2006年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报的突发公共卫生相关事件的监测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6年广东省共报告823起突发公共卫生相关事件,发病33 012例,死亡151例,波及人数2 926 862人,其中传染病相关事件442起(占事件总数53.71%),发病23 216例,死亡19例,且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食物中毒事件337起(占事件总数40.95%),发病8 474例,死亡80例,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主。所报告事件频发地区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共报告605起,占事件总数73.51%。传染病相关事件主要发生在3-6月份,共283起,占事件总数34.39%,其中3月份最多,报告126起;食物中毒事件主要发生在6、7、9、10和12月份,共201起,占事件总数24.42%。波及人群以学生为主的事件共383起(占事件总数46.54%),发病20 699例,死亡6例,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发病人群,且波及该人群以传染病相关事件为主;其次波及人群以工人和民工为主的事件189起(占事件总数22.96%),发病5 286例,死亡45例,波及该人群以食物中毒事件为主。结论广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应加强重点人群如学生、工人和民工的传染病及食物中毒的预防及控制。
宋铁傅军华林锦炎杜志明方艳代吉亚汤洪伟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10年广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分析广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和规律,为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报告的2010年广东省网络直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全省2010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30起,其中未分级事件205起,一般事件20起,较大事件5起,无重大事件发生,发病人数为8 219例,死亡22例。其中发生的基孔肯雅热疫情为全国首起本地暴发疫情,发生的水污染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为全国首次从饮用水中检测出诺如病毒。珠江三角洲地区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占73.04%(168/23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时间呈双高峰分布,4—5月和9月为发病高峰季节,分别占报告总起数的26.96%(62起)和18.26%(42起);传染病疫情占总起数的86.96%(200/230);托幼机构和学校发生的事件数占总起数的63.91%(147/230),学生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63.21%(5 195/8 219)。结论广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发生在人口密集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学校,提示要重视这些地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工作。
张恒秋李灵辉傅军华谢雪妹宋铁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
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的疾控机构应急能力评估被引量:34
2014年
目的建立广东省疾控机构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并对疾控机构应急能力进行评估。方法根据广东省疾控机构在应急工作中的职责和特点,在专家咨询、文献循证评价和专题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拟定"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草案,在全省选择26名专家,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咨询,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一、二级指标权重,采用比例分配法计算三级指标权重,建立评估指标体系。设计"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应急能力评估调查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广东省22个地市(含顺德)进行普查。应用层次聚类法对广东省各地市疾控机构应急能力进行分类。结果共进行了2轮专家咨询,其中第1、2轮分别发送问卷26、24份,分别回收24、23份,总回收率为94%(47/50);第1、2轮专家咨询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412、0.490;经过2轮专家咨询,确立了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其整体的克朗巴赫α系数=0.858;指标体系由8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和60个三级指标组成,8个一级指标分别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应急人力资源、监测预警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实验室检测能力、应急保障能力、培训和演练、健教宣传与媒体沟通,权重系统分别为0.119 8、0.131 2、0.121 3、0.193 6、0.129 3、0.127 8、0.099 5和0.077 5。广东省疾控机构应急能力总分排名前3的地市是深圳、广州、珠海,分别为0.922、0.913、0.877。排名居后的地市分别是汕尾、河源和云浮,总分分别为0.475、0.523、0.541。应用层次聚类法将广东省22个地市分为4类,应急能力较低的第3、4类主要分布在粤东、粤西和粤北。各地应急综合能力评分与当地2011年人均GDP呈高度正相关(r=0.828 9,P<0.01)。结论该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贴近实际情况,指标体系的可信度较高。评估结果显示广东省各市应急能力发展不均衡,经济欠发达地区�
宋铁代吉亚吴发好郭汝宁刘国恒方艳傅军华易建荣
关键词: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
2001-2007年广东省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原因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分析2001-2007年广东省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原因,提出有效减少漏报的对策。方法对广东省2001-2007年抽查的各地市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1-2007年累计抽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102家,查出法定传染病病例或疑似病例3 355例,漏报722例,漏报率为21.52%。结论加大卫生行政执法力度,加强医疗机构内部传染病报告管理建设是有效减少传染病漏报的手段。
方艳代吉亚傅军华易建荣
关键词:传染病病例报告
2009年广东省流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监测质量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分析2009年广东省流感(含甲型H1N1流感和季节性流感,简称甲流和季流)突发事件及关联的传染病个案在应急和常态下监测质量的差异,为进一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监测质量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整理2009年广东省流感突发事件,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筛选出上述事件关联的传染病个案,对其监测质量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全省共报告流感突发事件相关信息505起,其中甲流400起,报告发病3 196例;季流105起,报告发病4 414例。县级卫生部门获取甲流和季流事件相关信息的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8和2 d,进行初次报告的时间中位数分别为4.05和9.79 h,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流和季流个案关联总缺失率分别为34.79%(1 112/3 196)和38.15%(1 684/4 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流和季流事件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描述的发病数与事件报告发病数不符率分别为3.86%(15/389)和11.11%(11/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流和季流事件结案不及时率分别为63.00%(252/400)和38.10%(40/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流和季流事件个案填报错误率分别为4.46%(93/2 084)和17.03%(465/2 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尽管在应急状态下甲流突发事件的某些监测质量比常态下的季流好,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应建立长效的培训、质控、评价和通报等管理机制,加强对基层卫生部门的培训工作,保证监测数据的质量。
方艳宋铁代吉亚傅军华易建荣谢雪妹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疾病报告
广东省市、县级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况分析被引量:22
2008年
目的分析广东省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现况。方法分别设计针对地市和县区级疾控中心的两种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应急人员基本情况、应急管理机制、监测预警、现场调查处理、实验室检测、应急储备、职工的培训演练、公众宣传和信息通报等8个方面。于2006年问卷调查广东省所有市、县级疾控中心的应急能力(截至2005年12月31日),并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21个地市疾控中心和93个县区疾控中心。调查显示地市级和县区级应急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分别占74.03%(670/905)和53.55%(1116/2084),76.19%的地市级和65.59%的县区级疾控中心有承担应急协调职能的部门,85.71%的地市级和73.12%的县区级疾控中心成立了应急专家组;100.00%的地市级疾控中心和78.49%的县区级疾控中心制定了应急预案;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的网络直报率分别达到98.08%和92.21%;接报事件后,88.65%的疾控中心能在6h内前往调查;地市级和县区级疾控中心平均能开展的病原微生物检测项目分别占卫生部《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规定必须开展的工作项目的51.22%(21/41)和24.32%(9/37);疾控中心对消毒剂和消杀药械的储备率普遍大于80%,对应急药品的储备率地市和县区疾控中心分别仅为19.05%和11.83%;85.71%的地市级和81.72%的县区级疾控中心在2005年开展了应急知识培训。结论广东省各级疾控中心应急框架体系已基本建立,但仍存在应急专业人员素质偏低、实验室检测能力不足、缺乏应急储备协调管理、以及地域间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应树立长期建设理念,以"一案三制"为重点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代吉亚宋铁柳青方艳傅军华杜志明易建荣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流行病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