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凌至培

作品数:161 被引量:474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6篇期刊文章
  • 47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145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3篇手术
  • 32篇癫痫
  • 29篇帕金森
  • 29篇脑深部
  • 28篇电刺激
  • 27篇外科
  • 26篇帕金森病
  • 20篇丘脑
  • 19篇难治
  • 18篇脑深部电刺激
  • 15篇神经导航
  • 15篇难治性癫痫
  • 15篇磁共振
  • 14篇深部脑刺激
  • 14篇脑刺激
  • 12篇电刺激术
  • 12篇颅内
  • 10篇切除
  • 10篇脑深部电刺激...
  • 8篇血管

机构

  • 77篇中国人民解放...
  • 65篇安徽省立医院
  • 11篇北京三博脑科...
  • 5篇清华大学玉泉...
  • 5篇安徽省脑立体...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南开大学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解放军第30...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合肥脑科医院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武警安徽省总...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辽宁省人民医...

作者

  • 158篇凌至培
  • 53篇潘隆盛
  • 50篇汪业汉
  • 37篇傅先明
  • 36篇徐欣
  • 35篇崔志强
  • 30篇凌士营
  • 30篇余新光
  • 29篇姜晓峰
  • 29篇毛之奇
  • 23篇李光群
  • 23篇魏祥品
  • 20篇牛朝诗
  • 16篇许百男
  • 14篇栾国明
  • 14篇魏建军
  • 11篇钱若兵
  • 10篇梁树立
  • 10篇喻廉
  • 9篇王芙昱

传媒

  • 34篇立体定向和功...
  • 12篇中华神经外科...
  • 9篇中国微侵袭神...
  • 9篇功能性和立体...
  • 7篇军医进修学院...
  • 7篇中国现代神经...
  • 5篇临床神经外科...
  • 4篇中华医学会神...
  • 3篇解放军医学院...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第七届全国立...
  • 2篇首届中国中青...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国外医学(神...
  • 1篇计算机应用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现代神经疾病...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8篇2019
  • 3篇2018
  • 9篇2017
  • 15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8篇2011
  • 7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7篇2007
  • 8篇2006
  • 12篇2005
  • 13篇2004
1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痴呆患者下丘脑/穹窿核的脑深部电刺激电极植入技术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重度痴呆患者行下丘脑/穹隆核脑深部电刺激(DBS)电极植入的技术及安全性。方法介绍接受下丘脑/穹隆核 DBS 治疗的3例重度原发性神经系统痴呆患者手术方法,观察电极植入的靶点位置、手术操作的不良反应和电极植入的安全性。结果电极植入位置准确,3例患者术后磁共振或 CT 扫描证实电极均位于术前设计靶点位置,术中及术后均无手术操作相关的不良反应,术后3个月随访电极植入安全,无感染、电极移位等并发症。结论严格按照电极植入技术流程进行操作,可保证下丘脑/穹窿核 DBS 电极植入位置准确,术中及术后患者安全。
毛之奇凌至培潘隆盛崔志强徐欣贾建军韩璎王珊珊余新光
关键词:电极植入
MR导向丘脑、苍白球毁损治疗锥体外系疾病被引量:14
1996年
从1995年10月~1996年5月,我们使用Leksell-G型定向仪,1.0tesla超导磁共振导向,对34例(男21例,女13例)锥体外系疾病(PD27例,扭转痉挛3例,意向性震颤4例)进行靶点毁损术,通过临床效果和术前、后MR复查,证实MR导向三维误差<1mm,MBI导向的功能性神经外科疾病治疗,几何图像失真小,清晰,靶点易辨认,术后反应小,若在电生理监测下更安全、有效。
凌至培汪业汉傅先明邵坤山汪圣平王昌新翟羽佳吴晓鸣黄石玲
关键词:锥体外系疾病丘脑腹中间核
帕金森病的神经组织移植和基因治疗研究被引量:3
2000年
牛朝诗凌至培汪业汉傅先明
关键词:帕金森病神经组织移植基因治疗
丘脑底核高频刺激治疗帕金森病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 :研究脑深部刺激 (DBS)对帕金森病 (PD)的治疗作用 ,观察术中丘脑底核 (STN)刺激对PD震颤、肌僵直、运动缓慢的缓解效果及对语言的影响 ,探讨植入刺激电极的最佳位置。方法 :17例帕金森病患者 ,利用MRI及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方法将刺激电极植入丘脑底核 ,其靶点 :X =11mm ,Y =- 1mm ,Z =- 7mm。术中予以高频刺激 (频率为 15 0Hz,脉宽为 15 0 μs,电压自 0 5V开始 ,逐渐增至 6~ 8V) ;其中有 2例进行了STN电极永久性植入慢性电刺激 ,术后随访 6~ 8月。结果 :17例术中刺激发现 ,STN中上部是其刺激、改善病人症状的最佳位置 ,而电极过深及过外则易引起言语障碍。 2例永久性植入慢性电刺激经随访观察对肌僵直的控制非常满意 ,对运动缓慢有明显改善 ,并减少美多巴的服药量 ,UPDRS运动评分下降 5 0 %。结论 :STN的高频刺激能改善PD的震颤、僵直、运动缓慢等主要症状 ,是PD慢性刺激的最理想靶点 ,其中上部是刺激效果的最佳位置。
凌至培汪业汉牛朝诗凌士营姜晓峰喻廉李光群孙华明
关键词:帕金森病丘脑底核深部脑刺激
多通道微电极记录在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定位中的作用
目的:脑深部电刺激(DBS)是目前帕金森病外科治疗主要的方法,丘脑底核(STN)是帕金森病(PD)DBS治疗的首选靶点,STN内的感觉运动部分与STN其它区域相比较,有着不同的放电模式和频率,DBS术后的程控临床试验证实...
徐欣凌至培潘隆盛崔志强毛之奇余新光
关键词:帕金森病手术定位
分次放射外科治疗颅底神经鞘瘤的初步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 阐明分次放射外科治疗颅底神经鞘瘤的分次治疗模式、初步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根据颅底神经鞘瘤的肿瘤大小、部位,和脑干的剂量容积限制,以及控制肿瘤的生物学有效剂量制定分次放射外科治疗计划,采用机器人放射外科治疗系统(Cy...
王竞潘隆盛鞠忠建曲宝林王伟军孙璐余兴光凌至培
关键词:安全性
无明显占位效应颅内病变立体定向活检术后病理分析
潘隆盛尚爱加张远征凌至培王芙昱张月高苏辉许百男
经眶上锁孔入路切除鞍区颅咽管瘤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经眶上锁孔入路切除鞍区颅咽管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例位于鞍上,肿瘤上下径为3.5~6cm的颅咽管瘤患者(部分囊性变者4例,完全实性者3例),作眉弓内弧形小切口,在眶上铣开一直径为2.5cm的半圆形小骨瓣,术中根据肿瘤位置,从视交叉前间隙,视神经外侧间隙和颈内动脉外侧间隙切除肿瘤.术中除注意保护视神经、垂体柄、下丘脑之外,还应防止损伤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和大脑后动脉发出的到下丘脑和前穿质部位穿通动脉的损伤.结果术中6例病人肿瘤全切除,1例病人次全切除,术后5例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尿崩症及电解质紊乱,经药物治疗后好转,6例病人视力改善.结论眶上锁孔入路切口小,但能提供鞍上区足够的手术空间,足以显露鞍区病变及其邻近结构,且减少了脑牵拉和手术创伤,有利于颅咽管瘤的全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处理鞍区病灶手术入路途径.
姜晓峰凌至培傅先明汪业汉计颖李光群
关键词:眶上入路锁孔颅咽管瘤显微手术
积极稳妥地开展功能神经外科被引量:1
2012年
1我国功能性神经外科发展概况功能性神经外科由Lericho于1949年提出。1956年Wertheimer《功能性神经外科学》出版。功能性神经外科包括:神经内外科、精神科及其他临床学科的一些功能性疾病。
凌至培汪业汉
关键词:功能神经外科癫痫疼痛
下丘脑错构瘤在非发笑性癫痫发作中的作用-关于脑网路的探索
<正>目的下丘脑错构瘤患者经常有发笑性癫痫和其他多种类型的,如过度运动(伴或不伴有意识障碍)、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不典型失神发作、强直发作(部分性)、倾倒发作以及植物神经性发作等癫痫发作类型;这些导致下丘脑错构瘤是药物难...
徐欣凌至培梁树立潘隆盛崔志强毛之奇余新光
文献传递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