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世彬

作品数:13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语言文字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历史地理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语言文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5篇贵州毛南族
  • 3篇文化
  • 2篇水族
  • 2篇族源
  • 2篇习俗
  • 2篇毛南族
  • 2篇明清
  • 2篇明清时期
  • 1篇医药
  • 1篇知识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学
  • 1篇社会学价值
  • 1篇社会组织
  • 1篇社会组织形式
  • 1篇生产技术
  • 1篇食俗
  • 1篇年节习俗
  • 1篇女服
  • 1篇清朝

机构

  • 13篇黔南民族师范...

作者

  • 13篇刘世彬
  • 7篇孟学华

传媒

  • 8篇黔南民族师范...
  • 1篇当代贵州
  • 1篇黔南民族医专...
  • 1篇毕节学院学报...
  • 1篇凯里学院学报
  • 1篇三峡论坛

年份

  • 1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清朝末期贵州文人欧阳朝相的“都匀竹枝词”民俗特点简析被引量:1
2012年
《都匀县志稿》卷五《风俗》中留存欧阳朝相的"都匀竹枝词"二十一首,把清末民初都匀的民间习俗写得清新、明快、优美,是研究都匀当时民俗的宝贵资料。
孟学华刘世彬
关键词:民俗
贵州毛南族(佯僙人)族源考被引量:5
2012年
贵州毛南族,其前身是贵州佯僙人。1990年7月27日,贵州省人民政府以(90)黔府通106号文件批复,同意将贵州佯僙人认定为毛南族。关于贵州毛南族(佯僙人)的族源问题,有多种观点,现依据史籍查阅、田野调查,作一考辩,提出我们的看法。
孟学华刘世彬
关键词:贵州毛南族族源考辩
贵州毛南族妇女服饰的流变被引量:1
2011年
民族服饰,特别是妇女的民族服饰,是一个民族形象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有关贵州毛南族的著述中,对妇女服饰的记述语焉不详。广泛钩沉历史文献,深入进行田野调查,梳理贵州毛南族妇女服饰的流变过程,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毛南族传统民族服饰提供参考依据。
孟学华刘世彬
关键词:贵州毛南族妇女服饰
水族的习俗及其医药被引量:9
2003年
三都县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为研究、整理和开发水族的习俗和水族医药,本文就具有代表性的三都水族习俗及民族医药介绍如下.
刘世彬
关键词:水族民间习俗民族医药
从《都匀县志稿》看都匀地区各民族的年节习俗被引量:3
2012年
《都匀县志稿》卷五《风俗》卷中含有大量都匀地区各民族"年节"的史料,具有民俗学、文化学的研究价值。对《都匀县志稿》中关于"年节"的记载进行梳理,发现都匀地区各民族在明清时期过"年",不但时间各异,而且内容和形式也各有特点。对这些年节习俗进行探究、保护,进而传承、发展和开发利用,很有必要。
孟学华刘世彬
关键词:明清时期民族年节习俗
贵州毛南族(佯僙人)族源探析被引量:3
2009年
1990年7月27日,贵州省人民政府下文批复,平塘县、惠水县、独山县的佯僙人认定为毛南族。关于贵州毛南族(佯僙人)的族源有土著说、外来说及相关的不同观点。对毛南族族源问题,应当依据有关资料和实际调查进行深入探析,方能作出科学的结论。
刘世彬
关键词:毛南族族源
贵州毛南族“盘瓠后裔说”和“嗜食狗肉”食俗的关系探析被引量:1
2012年
贵州的"佯僙人",经调查、识别后认定为毛南族。有史籍称"佯僙人"是"盘瓠后裔"。在田野调查中未见贵州毛南族有"盘瓠信仰"的遗存,但却存在"嗜食狗肉"的食俗。这其中关系很有探析之必要。
孟学华刘世彬
关键词:贵州毛南族
潘一志对水族古文字的研究
2008年
潘一志(1899-1997),水族,水族史学的奠基者,编纂有《荔波县志稿》(1944)、《荔波县志资料》(1954)、《水族社会历史资料稿》(1959)等,对水族古文字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保留了大量水族文字资料,在近150年水族文字研究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
刘世彬
“北傅南莫”两大家被引量:1
2013年
明、清以来,由于黔南各族人民的辛勤开拓、顽强斗争,加上“调北填南”和“改土归流”使大量汉族移民迁入,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使得黔南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有了显著的发展。
刘世彬
关键词:文化知识汉族移民生产技术
水族背带的文化内涵被引量:7
2005年
水族妇女养儿育女的背带,它的制作和使用深刻地反映了水族的生育观念、妇女的社会地位、水族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水族刺绣的高超技艺,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的内涵。
刘世彬
关键词:水族文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