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东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甘肃省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沙棘
  • 2篇沙棘果
  • 2篇果实
  • 1篇饮料
  • 1篇饮料生产
  • 1篇沙棘果实
  • 1篇沙棘果汁
  • 1篇生产工艺
  • 1篇生理作用
  • 1篇维生素含量
  • 1篇果实成熟
  • 1篇果汁

机构

  • 3篇甘肃省科学院
  • 1篇天祝藏族自治...

作者

  • 3篇刘东
  • 2篇李成一
  • 2篇张微
  • 1篇张锐
  • 1篇马子骏
  • 1篇邓学箴
  • 1篇张慧
  • 1篇杜长有
  • 1篇李有俊

传媒

  • 1篇林业科学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园艺学报

年份

  • 2篇1991
  • 1篇198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沙棘果实生长期间维生素含量变化研究
1991年
本文对乌鞘岭地区天然分布的中国沙棘和西藏沙棘果实生长与成熟期间维生素C,PP,E等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V_C主要存在于果肉中,且随果实发育而增加,果实变色期(花后107—110天)达到最高值,随后急速下降。但完熟后果肉中V_C减少时种子内V_C却有所增加。中国沙棘V_C水平远较西藏沙棘为高(5倍以上)。果实发育前期果肉中V_(PP)含量很高,以后逐渐下降,完熟期中国沙棘果实内V_(PP)再度升高,其变化与呼吸速率的变化表现出相同的消长规律。V_E主要存在于种子里,总趋势是随成熟而增加。种子变色期V_E上升至第一高峰值,随后下降,果实完熟后达到第二高峰值。西藏沙棘V_E含量高于中国沙棘。本文对不同维生素可能起的生理作用也进行了讨论。
刘东张微张锐
关键词:沙棘果实维生素含量生理作用
沙棘果汁饮料生产主要工艺中Vc损失率试验被引量:1
1991年
沙棘果汁饮料生产中的澄清、灭菌及浓缩等工艺过程,对其Vc均有一定的损失。本试验表明,其损失程度与采用的工艺条件有关。若采用离心—硅藻土压滤—高温瞬时灭菌及真空浓缩等先进工艺时,其Vc的总损失率在10%以下。
李成一刘东马子骏
关键词:沙棘果汁饮料生产工艺
沙棘果实成熟模式研究被引量:9
1989年
本文对乌鞘岭地区天然分布的中国沙棘和西藏沙棘物候期进行了系统观察,对两种沙棘果实生长与成熟期间的呼吸速率、内源植物激素IAA、ABA、乙烯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系统测定,结果表明果实发育前期IAA含量与呼吸速率都很高,果实变色期时降至极小值,ABA恰在此时出现,9月末(花后135—139天)果实完熟时,ABA达到最高水平。果实完熟后果肉与种子中IAA又有增长趋势。中国沙棘、西藏沙棘分别于9月中旬末(花后133天)和9月上旬(花后115天)种子完熟时出现呼吸升高现象。果实生长后期有微量乙烯生成。根据沙棘果实ABA在变色期出现,完熟衰老前达到高峰值与呼吸速率及IAA的变化状况,有理由认为ABA在沙棘果实生长阶段的转化与成熟过程中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按照其成熟模式,沙棘应属于非跃变果实,但成熟时却伴有呼吸升高现象,又有别于其它非跃变果实。
张微李成一刘东邓学箴张慧杜长有李有俊
关键词:沙棘果实
共1页<1>
聚类工具0